代理模式定义:代理模式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象的引用。(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
通俗的来讲代理模式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介。比如你想买一个房子,你需要了解的信息在中介这里你都可以了解到,不需要去找房主联系,中介就是代理了房主的一切卖房权利。
主要意图:中介隔离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客户类不想或者不能直接引用一个委托对象,而代理类对象可以在客户类和委托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其特征是代理类和委托类实现相同的接口。)。开放-封闭原则,增加功能(代理类除了是客户类和委托类的中介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给代理类增加额外的功能来扩展委托类的功能,这样做我们只需要修改代理类而不需要再修改委托类,符合代码设计的开闭原则。)
代理模式分类:静态代理,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优缺点:
优点:可以做到在符合开闭原则的情况下对目标对象进行功能扩展。
缺点:我们得为每一个服务都得创建代理类,工作量太大,不易管理。同时接口一旦发生改变,代理类也得相应修改。
动态代理类优缺点:
优点:相比静态代理,到哪个台代理减少了我们的开发任务,减少了对业务接口的依赖,降低了耦合度。
缺点:始终无法摆脱仅支持interface代理的桎梏。
代理模式优点:
1,实现了访问者与访问对象之间的解耦。
2,代理模式在客户端与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保护了对对象的访问。
3,代理模式可以再访问过程中增加逻辑(AOP)
代理模式缺点:
1,增加代理会使程序请求处理变慢。
代理模式的类图:
代码实现:
using System; namespace _04代理模式_结构图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xy proxy = new Proxy(); proxy.Request(); Console.Read(); } } abstract class Subject { public abstract void Request(); } class RealSubject : Subject { public override void Request() { Console.WriteLine("真实请求"); } } class Proxy:Subject {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override void Request() { if (realSubject == null) {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realSubject.Reques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