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 MACH 架构

简介: 一分钟了解 MACH 架构

在做架构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支撑业务的快速演进和变化,需要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因此 MACH 架构无疑是当前最佳技术架构解决方案。原文:MACH Architecture 101[1]


在数字技术领域,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发展,甚至有些技术在被公司采用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


根据 Gartner 公司的报告[2],2021 年的一个关键技术趋势是将“客户、员工、用户的多重体验”结合为一个旨在改变业务结果的整体体验。


但是,要想真正快速转化技术成果,需要我们打破桎梏,有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

MACH(Microservices,API-First,Cloud Native,Headless)将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


MACH 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已经迅速成为软件设计和营销术语的一部分。它代表着模块化、可扩展、足够灵活,可以随着不断变化的期望而发展,并提供良好的数字体验,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 MACH 架构的本质。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 MACH?


MACH 这个词是由一批现代科技公司在 2019 年创造的。MACH 是一组架构设计原则,使组织能够构建敏捷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面向未来的模块化软件。


让我们看看每一个 MACH 特性在业务技术方面意味着什么。


image.png


微服务(Microservices)

微服务架构通过一组小型服务构建应用程序。简单来说,应用的每一个单独的功能都是独立开发、部署和管理的。由于这些功能是独立的,某个功能的故障或错误不会导致整个应用宕机,从而使其更具弹性。这种架构可以帮助团队在独立的功能上并行工作,从而更快的将产品推向市场。


例如,eBay 的核心应用基于微服务架构,由几个独立的应用组成,每个应用执行不同的功能逻辑。


API 优先(API-First)


在代码优先(code-first)的方案中,需要依次构建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模块,有些模块可能会依赖于其他模块,从而导致某些功能受到其他功能的限制。而在 API 优先的解决方案中,我们首先规划、设计和测试 API。通过 API 将多个应用程序连接在一起,可以以结构化的方式更快地交换数据。例如,Netflix 基于 API 优先的方案,首先定义和发布 API,这样每个客户端团队可以同时实现自己的终端应用程序。


云原生 SaaS(Cloud-Native SaaS)


在云原生 SaaS 中,软件的开发和交付完全基于云,其天然具备高性能,并可支持自动伸缩。云原生 SaaS 技术的自动伸缩能力,可以支持不同的流量需求,在满足业务增长需求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基础设施成本。


Headless


Headless 将应用程序的前端和后端分离,可以让我们在任何设备上实现任何前端体验。由于后端更改独立于前端,因此我们可以轻松扩展业务。无论客户在哪里,企业都能够通过任何方式触达客户。例如,Feelunique 通过 Headless 商业系统实现了产品搜索栏,帮助购物者找到 500 多个不同品牌的产品。


这四种策略完美结合在一起,使企业能够拥抱灵活性并能够支持更快的上市时间。


为什么单体架构已经成为过去时?


单体架构曾经是软件设计的标准模型,如今企业已经没有必要再选择单体架构了。根据一份报告,64%的企业表示,2020 年增加 IT 预算的原因是需要升级过时的基础设施[3]


因为所有必要的组件都包含在一个系统中,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单体架构更简单。但是,一旦业务开始复杂,需要更多定制化的需求,就会使单体架构越来越复杂,许多企业都曾经面临这样的问题。


此外,单体架构很难快速实施更改以满足新的趋势和期望。高度耦合会导致更高的失败风险,一旦某些模块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为什么 MACH 是可行之道?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 MACH,接下来看看 MACH 架构有什么好处。

  • MACH 技术是可伸缩的、可替换的,并且可以不断演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 告别过时技术的束缚,打开创新发展的大门。
  • 基于敏捷架构,让产品和服务更快到达市场,更快的流程意味着节约时间和金钱。
  • 升级将变得安全,因为在 MACH 架构下,所有发布都将自动完成。
  • 不断改变和创新以提供更好的数字客户体验的能力是 MACH 架构的关键支柱。


MACH 架构不仅对电商业务有价值,更是在改变商业世界的方方面面。它可以帮助提升企业在数字领域的影响力,改善终端用户体验。所以,如果想要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数字体验,那么 MACH 就是最好的选择!


References:

[1] https://www.grazitti.com/blog/mach-architecture-101/

[2] https://www.gartner.com/smarterwithgartner/gartner-top-strategic-technology-trends-for-2021/

[3] https://www.spiceworks.com/marketing/state-of-it/report/


目录
相关文章
|
运维 Cloud Native 前端开发
MACH 架构的质量工程指南
MACH 架构的质量工程指南
272 0
MACH 架构的质量工程指南
|
30天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48 3
|
2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30天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160 69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1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65 8
|
2月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复杂度的提升,对软件系统架构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架构模式在应对现代业务场景时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于是服务架构开启了持续演变之路。从单体架构的简易便捷,到分布式架构的模块化解耦,再到微服务架构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技术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 Spring Cloud 和 Dubbo 等微服务技术的对比和应用,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本篇文章会从服务架构的演进开始分析,探索从单体项目到微服务项目的演变过程。然后也会对目前常见的微服务技术进行对比,找到目前市面上所常用的技术给大家进行讲解。
61 1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
2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 持续交付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80 7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Kubernetes
后端架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
本文将探讨后端架构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从传统的单体架构向现代微服务架构的转变。通过实际案例和理论解析,揭示这一转变背后的技术驱动力、挑战及最佳实践。文章还将讨论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划分、通信机制、数据管理以及部署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架构转型视角。 ####
39 1
|
2月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开发者
后端架构优化:微服务与容器化的协同进化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后端架构的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技术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后端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分析两者的优势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最佳实践策略,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的后端服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