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tual与析构函数
这里的父类和子类析构完成了重写。
因为析构函数名会被处理成destructor,所以这里析构函数完成虚函数重写。
不加virtual,子类对象没被析构,因为这里是一个普通调用,
delete b,变成b->destructor(); operator delete(b);
满足多态时,此时子类调用子类析构,父类调用父类析构。
子类的析构函数重写父类析构函数,才能正确调用,这里对父类析构了俩次是因为,Student里面也继承了一个父类,而我们又创建了一个父类对象,所以对父类析构了俩次。不存在重复析构。由于先delete a所以先析构子类对象。
C++11 override 和 final
.final:修饰虚函数,表示该虚函数不能再被重写
override: 检查派生类虚函数是否重写了基类某个虚函数,如果没有重写编译报错
重载,重写(覆盖),隐藏(重定义)对比
重载:俩个函数在同一作用域,要求函数名相同,类型不同(包括类型不同,顺序不同,个数不同)
重写(覆盖): 俩函数分别在基类和派生类的作用域,函数名/参数/返回值都必须相同(协变例外),俩个函数必须是虚函数。
重定义(隐藏):俩个函数分别在基类和派生类的作用域,函数名相同,俩个基类和派生类的同名函数不构成重写就是重定义。
抽象类
在虚函数的后面写上 =0 ,则这个函数为纯虚函数。包含纯虚函数的类叫做抽象类(也叫接口类),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出对象。派生类继承后也不能实例化出对象,只有重写纯虚函数,派生类才能实例化出对象。纯虚函数规范了派生类必须重写,另外纯虚函数更体现出了接口继承。
这种情况下,子类也没办法实例化
因为子类继承了纯虚函数,如果没有重写,则子类也是抽象类
子类重写后正常运行
普通函数的继承是一种实现继承,派生类继承了基类函数,可以使用函数,继承的是函数的实现。
虚函数的继承是一种接口继承,派生类继承的是基类虚函数的接口,目的是为了重写,达成多态,继承的是接口。所以如果不实现多态,不要把函数定义成虚函数。
子类和父类虚表
这里p1和p2共用一个虚表
student和person创建的对象用的不是同一个虚表,父类虚表存父类虚函数,子类虚表存子类虚函数。
通过观察和测试,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1. 派生类对象d中也有一个虚表指针,d对象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父类继承下来的成员,虚表指针也就是存在部分的另一部分是自己的成员。
2. 基类b对象和派生类d对象虚表是不一样的,这里我们发现Func1完成了重写,所以d的虚表
中存的是重写的Derive::Func1,所以虚函数的重写也叫作覆盖,覆盖就是指虚表中虚函数
的覆盖。重写是语法的叫法,覆盖是原理层的叫法。
3. 另外Func2继承下来后是虚函数,所以放进了虚表,Func3也继承下来了,但是不是虚函
数,所以不会放进虚表。
4. 虚函数表本质是一个存虚函数指针的指针数组,一般情况这个数组最后面放了一个nullptr。
5. 总结一下派生类的虚表生成:a.先将基类中的虚表内容拷贝一份到派生类虚表中
b.如果派生类重写了基类中某个虚函数,用派生类自己的虚函数覆盖虚表中基类的虚函数
c.派生类自己新增加的虚函数按其在派生类中的声明次序增加到派生类虚表的最后。
在vs下,调试的时候,虚表中没有子类自己写的虚函数,其实是fun4进了虚表,只不过没显示
内存中此时多出来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就FUN4这个虚函数的地址
虚函数表是一个函数指针数组,我们可以打印出来
上面这些函数都没有返回值,没有参数
这是一个函数指针类型
这个函数指针类型名字我们设置为ptr,ptr代表没有返回值,没有参数的函数指针类型
传过来的参数类型是函数指针数组
*(int*)&s1 是取前四个字节
但传参穿的是函数指针类型,还要再类型转换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void(*ptr)(); void PrinVFTable(ptr table[]) { for (size_t i = 0; table[i] != nullptr; ++i) { printf("vft[%d]:%p", i, table[i]);//打印地址和函数名 table[i]();//调用函数,由于是无返回值,无参数,table[i]就是虚表里对应的函数 } } class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1() { cout << "Base::Func1()" << endl; } virtual void Func2() { cout << "Base::Func2()" << endl; } void Func3() { cout << "Base::Func3()" << endl; } private: int _b = 1;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1() { cout << "Derive::Func1()" << endl; } virtual void Func4() { cout << "Derive::Func4()" << endl; } private: int _d = 2; }; int main() { Derive s1; PrinVFTable((ptr*)*(int*)&s1);//虚表的地址在对象的前四个或前八个字节 return 0; }
Linux下不支持虚表后面给空指针
这样写即可
多继承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void(*ptr)(); void PrinVFTable(ptr table[]) { for (size_t i = 0; table[i]!=nullptr; ++i) { printf("vft[%d]:%p", i, table[i]);//打印地址和函数名 table[i]();//调用函数,由于是无返回值,无参数,table[i]就是虚表里对应的函数 } } class Base1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1() { cout << "Base1::func1" << endl; } virtual void func2() { cout << "Base1::func2" << endl; } private: int b1; }; class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1() { cout << "Base2::func1" << endl; } virtual void func2() { cout << "Base2::func2" << endl; } private: int b2; }; class Derive : public Base1, public Base2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c1() { cout << "Derive::func1" << endl; } virtual void func3() { cout << "Derive::func3" << endl; } private: int d1; };
Derive大小=Base1+Base2+Derive成员d1
所以整体是20
Derive创建的对象里有俩个虚表
一个是Base1的,一个是Base2的
Derive继承下来的虚表中,func1是自己重写的func1,所以Base1和Base2里面的func1都是自己重写的。
由于没有重写func2,所以俩个表里面的func2都是父类的。
func3此时没有显示,因为这是子类自己增加的,这里func3是被放进了哪个虚表里?
这里打印的是第一个虚表(因为第二行打印的是Base1),说明第一个虚表里面有func3
接下来我们打印第二个虚表,第一个虚表在头四个字节,第二个虚表在中间,因为声明的时候谁先继承谁在前面
由于int *强制转换的级别高,不能直接(int*)&d+sizeof Base1,因为这样没加一次会加4个字节,而我们要取中间四个字节,这样一加会直接将该四个字节跳过
所以要转换为char*,char*一次加1个字节
我们此时发现没有func3
说明自己写的func3在第一个虚表中
这种方式也可以,利用切片,ptr2是Base2的指针,指向Base2这一块,把子类对象给Base2,完成切片
注意这俩个func1的地址不一样
这里都是Derive的func1但地址不一样(这个问题后面说)
调用的时候去指向对象虚函数表中去找func1地址调用
切片后ptr1和ptr2指向各自的区域
打印func3地址
func3地址跟这俩个虚表里的地址都不一样
直接调用d.func1()
观察这俩条语句
Base1* ptr1 = &d; ptr1->func1();这是多态调用,先找到虚表
我们发现直接用子类对象调用func1和用父类指针调用func1,只有一个步骤不同,就是子类对象直接call func1的地址,而父类指针要先找到虚表
执行这俩条语句
Base2* ptr2 = &d; ptr2->func1();
这里的eax跟前面的不一样,eax此时是第二个虚表的第0个虚函数地址,但是执行完eax之后,进行了sub ecx,8这里是给ecx-8,ecx是第二个虚表的地址-8,8是第一个虚表的大小,
ptr2调用ecx时,ecx指向ptr2这个位置,然后-8让ptr2指向跟ptr1同一块地方
最终执行结果调的都是Derive fun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