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数据结构全阶班-左程云版(二)基础阶段之4.堆和比较器(中)

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了堆和比较器:堆包括大根堆和小根堆;比较器的实质就是重载比较运算符,可以用于普通方式的排序和自定义的排序。

现在进一步实现堆排序

package heap04;
/**
 * @author Corley
 * @date 2021/10/12 20:16
 * @description LeetCodeAlgorithmZuo-heap04
 */
public class HeapSort {
    /*
        新加进来的数,现在停在了index位置,请依次往上移动
         */
    private void heapInsert(int[] arr, int index) {
        while (arr[index] > arr[(index - 1) / 2]) {
            swap(arr, index, (index - 1) / 2);
        }
    }
    publ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 int j) {
        int t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mp;
    }
    /*
    从index位置,往下看,不断的下沉
    停:较大的子节点都不再比index位置的数大;已经没子节点
     */
    public void heapify(int[] arr, int index, int heapSize) {
        int left = 2 * index + 1;
        while (left < heapSize) {
            int largest = left + 1 < heapSize && arr[left] < arr[left + 1] ? left + 1 : left;
            largest = arr[largest] > arr[index] ? largest : index;
            if (largest == index) {
                break;
            }
            swap(arr, largest, index);
            index = largest;
            left = 2 * index + 1;
        }
    }
    /*
     * 堆排序
     * */
    public void heapSort(int[] arr) {
        if (null == arr || arr.length < 2) {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heapInsert(arr, i);
        }
        int heapSize = arr.length;
        swap(arr, 0, --heapSize);
        while (heapSize > 0) {
            heapify(arr, 0, heapSize);
            swap(arr, 0, --heapSize);
        }
    }
}

现在分析时间复杂度

建堆时,调用heapInsert(arr, i)方法N次,时间复杂度为O(N*LogN),while循环也是O(N*LogN),整体时间复杂度也是O(N*LogN)

如果只是将数组变成大根堆,而不一定数组有序,可以优化为O(N)的时间复杂度,如下:

2345_image_file_copy_139.jpg

实现如下:

public void heapSort(int[] arr) {
    if (null == arr || arr.length < 2) {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heapInsert(arr, i);
    }*/
    for (int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heapify(arr, i, arr.length);
    }
    int heapSize = arr.length;
    swap(arr, 0, --heapSize);
    while (heapSize > 0) {
        heapify(arr, 0, heapSize);
        swap(arr, 0, --heapSize);
    }
}

现在进行证明,时间复杂度为O(N)

2345_image_file_copy_140.jpg

2345_image_file_copy_141.jpg

堆排序的优势:

堆排序实现了O(N*LogN)的时间复杂度,但是只使用了有限的几个变量,达到了空间复杂度O(1)。

综上,堆排序:

1,先让整个数组都变成大根堆结构,建立堆的过程:

1)从上到下的方法heapinsert,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2)从下到上的方法heapify,时间复杂度为O(N)。

直观说明如下:

2345_image_file_copy_143.jpg

2,把堆的最大值和堆末尾的值交换,然后减少堆的大小之后,再去调整堆。一直周而复始,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3,堆的大小减小成0之后,排序完成

现在实现使用系统的堆:

package heap04;
import java.util.PriorityQueue;
/**
 * @author Corley
 * @date 2021/10/13 14:56
 * @description LeetCodeAlgorithmZuo-heap04
 */
public class HeapUs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orityQueue<Integer> heap = new PriorityQueue<>();
        heap.add(5);
        heap.add(7);
        heap.add(3);
        heap.add(0);
        heap.add(5);
        heap.add(2);
        while (!heap.isEmpty()) {
            System.out.println(heap.poll());
        }
    }
}

优先队列的底层就是堆,默认是小根堆。

与堆有关的题目:

已知一个几乎有序的数组。几乎有序是指,如果把数组排好顺序的话,每个元素移动的距离一定不超过k,并且k相对于数组长度来说是比较小的。

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排序策略,对这个数组进行排序。

分析:

方式是准备一个k+1大小的堆,放入

2345_image_file_copy_145.jpg

实现如下:

package heap04;
import java.util.PriorityQueue;
/**
 * @author Corley
 * @date 2021/10/13 15:12
 * @description LeetCodeAlgorithmZuo-heap04
 */
public class SortArrayDistanceLessK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edArrayDistanceLessK(int[] arr, int k) {
        if (0 == k) {
            return;
        }
        // 小根堆
        PriorityQueue<Integer> heap = new PriorityQueue<>();
        int index = 0;
        for (; index <= k; index++) {
            heap.add(arr[index]);
        }
        int i = 0;
        for (; index < arr.length; i++, index++) {
            arr[i] = heap.poll();
            heap.add(arr[index]);
        }
        while (!heap.isEmpty()) {
            arr[i++] = heap.poll();
        }
    }
}

复杂度为:O(N*LogK)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中红黑树数据结构的 Python 算法实现与应用研究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需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传统数据结构存在性能瓶颈。红黑树通过自平衡机制,确保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稳定在 O(log n),适用于网络记录存储、设备信息维护及安全事件排序等场景。本文分析红黑树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及 Python 实现,并探讨其在企业监控系统中的实践价值,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86 1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跳表数据结构的企业局域网监控异常连接实时检测 C++ 算法研究
跳表(Skip List)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企业局域网监控中海量连接记录的高效处理。其通过多层索引机制实现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优于链表和平衡树。跳表在异常连接识别、黑名单管理和历史记录溯源等场景中表现出色,具备实现简单、支持范围查询等优势,是企业网络监控中动态数据管理的理想选择。
100 0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算法和应用中。本文介绍了树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如二叉树、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平衡二叉树、B树等)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通过递归方法实现了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掌握树结构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优化算法设计。
205 10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
7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Huffman树(哈夫曼树)又称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常用于信息传输、数据压缩等方面。它的构造基于字符出现的频率,通过将频率较低的字符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棵树。在Huffman树中,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字符,而每个字符的编码则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路径所对应的二进制序列。
166 3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
7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搜索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简称BST)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能够高效地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二叉查找树的特点是,对于树中的每个节点,其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小于该节点,而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大于该节点。
220 22
|
8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链表(下)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链表(下)。
208 30
|
8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链表(上)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链表(上)。
342 25
|
8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数组(通俗易懂)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数组。(408算法题的入门)
317 23
|
16天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MATLAB|主动噪声和振动控制算法——对较大的次级路径变化具有鲁棒性
127 3
|
21天前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多光谱滤波器阵列设计的最优球体填充】使用MSFA设计方法进行各种重建算法时,图像质量可以提高至多2 dB,并在光谱相似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Matlab代码实现)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