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贝叶斯定理
1763年12月23日,Thomas Bayes的遗产受赠者R. Price牧师 在英国皇家学会宣读了贝叶斯的遗作《An essay towards solving a problem in the doctrine of chances》(《论机会学说中一个问题的求解》),其中给出了贝叶斯定理。
在这篇文章之前,人们已经能够计算“正向概率”,如12个白球和3个黑球在1个箱子中,随机取1个球,计算该球为白球的概率。
在这篇文章之前,人们已经能够计算“正向概率”,如12个白球和3个黑球在1个箱子中,随机取1个球,计算该球为白球的概率。
反过来, 如果事先并不知道袋子里面黑白球的比例,随机取到5个球(4个白球,1个黑球),估计该总体中黑球与白球的比例。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逆向概率问题,可以看做在总体未知的情况,已知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
1.1 贝叶斯公式
根据条件概率:
可推导出贝叶斯公式:
其中,
P ( A ):事件A AA的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
P ( A ∣ B ) :事件B条件下的,事件A 的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
P ( B ):事件B 的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
P ( B ∣ A ) :事件A 条件下的,事件B 的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
条件概率可理解为:后验概率=先验概率 × 调整因子(标准似然度)
若P ( B ∣ A ) = P ( B )或P ( A ∣ B ) = P ( A ),则P ( A B ) = P ( A ) P ( B ) ,此时事件A , B为相互独立事件,即任一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
e.g1.
肺癌发病率 P ( A ) = 0.001 ; 吸烟人群占比P ( B ) = 0.4 ;根据观测,肺癌病人中有80 %吸烟 P ( B ∣ A ) = 0.8 。
若某患者吸烟,则该患者肺癌的概率为:
在该例子中,贝叶斯公式将先验概率P ( A ) 转化为了后验概率P ( A ∣ B ) ,这个过程中主要利用了观察数据P ( B ∣ A )
肺癌发病率只有P ( A ) = 0.001,但是根据观察数据发现,肺癌病人的吸烟者比率 P ( B ∣ A ) = 0.8 高于整体人群的吸烟者占比P ( B ) = 0.4,因此增强了吸烟者中肺癌发病率的信念。
1.2 全概率公式
B 1 ...B n是随机试验S 的一组事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称B 1 . . . B n 是样本空间S 的一个划分。
通过样本划分可以将复杂事件划分为若干不相容的简单事件B i ,利用全概率公式可求得结果事件概率P ( A )
其中,P ( B i ) 为已知的每个原因事件B i的概率,P ( A ∣ B i ))表示每个原因事件对结果事件的影响程度。
1.3 贝叶斯公式推广
P(B i∣A)用来反映引起结果事件A 发生的各种原因事件B i的可能性。
**e.g.1 ** A容器中有7个红球和3个白球,B容器中1个红球和4个白球
事件A :从A容器里拿一个球
事件B :从B容器里拿一个球
事件R :拿出一个球为红球
事件W :拿出一个球为白球
从A容器里拿球的概率P ( A ) = 1/ 2 ,从B容器里拿球的概率P ( B ) = 1/ 2
(1)随机从其中一个容器里取出一个球,该球为红球的概率:
(2)随机取出一个球为红球,该红球来自A容器的概率:
同理可得,P ( B ∣ R ) = 2/ 9
2. 频率学派 v.s. 贝叶斯学派
2.1 频率学派
从客观事件本身出发,认为事件本身具有某种客观随机性,数据样本都是在这个空间里的“某个”参数值下产生的
把参数θ视作固定且未知的常数,而样本数据D 是随机的,着眼点在样本空间通过引入了极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以及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根据数据样本计算参数值
2.2 贝叶斯学派
从“观察者”角度出发,认为概率是主观对某个事物发生的相信程度,由于“观察者”知识不完备,需要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中得到规律更新对事件的假定
把参数θ \thetaθ视作随机变量(本身也有分布),而样本数据D DD是固定的(即实际观测到的数据集),着眼点在参数空间
通常假定参数服从一个先验分布(prior distribution),然后基于观测的数据样本(证据)来计算参数的后验分布(posterior distribution)
频率学派坚持数据说话。贝叶斯学派认为数据会有偏差,先验概率可对这些噪音做到健壮。事实证明贝叶斯学派方法更为科学,胜利的关键在于先验概率实质上也是经验统计的结果(先验信息一般源于历史的经验与资料),所谓先“验”中先于的经验就是指先于样本数据。
贝叶斯方法更符合人类认识自然的规律与日常的思考方式,即我对客观世界总有一个主观的先验判断,但是这个判断会随着对真实世界的观察而修正,从而对世界永远保持开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