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工作中的23个设计模式

简介: 从基础的角度看,设计模式是研究类本身或者类与类之间的协作模式,是进行抽象归纳的一个很好的速成思路。后面阅读设计模式后,为了加深理解,对相关图片进行了描绘和微调。从技术的角度已经有很多好的总结,本文会换一种角度思考,既然设计模式研究的是类与类的关系,我们作为工作的个体,一些工作中的策略是不是也可以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去思考这些模式?答案是肯定的。

从基础的角度看,设计模式是研究类本身或者类与类之间的协作模式,是进行抽象归纳的一个很好的速成思路。后面阅读设计模式后,为了加深理解,对相关图片进行了描绘和微调。

从技术的角度已经有很多好的总结,本文会换一种角度思考,既然设计模式研究的是类与类的关系,我们作为工作的个体,一些工作中的策略是不是也可以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去思考这些模式?答案是肯定的。

创建型模式 5

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多套方案

抽象工厂模式是对创建不同的产品类型的抽象。对应到工作中,我们的确应该具备提供多套方案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要提供选择题。当你有这样的前瞻意识,一般也会被打上思考较多的标签,但是内在来说,的确想问题更加全面了。

image.png

生成器(Builder):善于分解

生成器模式是对一个个体的创建过程进行细分,拆解为不同的创建部分。这个对应到工作中,作为一些项目管理人员或者团队管理者,需要将一个大泥球一样的事务,合理分解,让大家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才能。同样,我们对日常的工作内容,也可以按照结构去进行划分,从而更有条理。

image.png

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抽象思考

工厂方法模式是说将提供某一产品的过程进行抽象,通过接口的模式去规范出来。类似的,我们很多做事的过程,都是面向过程,没有抽象提炼一下。如果经过进一步思考,那么可以往上再提炼一个层次,发现事物的本质:到底在做什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想的更清楚,做的也会更加准确。

image.png

原型(Prototype):传承知识

原型模式是说,利用拷贝对象的方法,减少一些复杂的创建过程。这里我们能够学到的是,需要做好日常的积累,很多方案不是每次来都重写,是可以在原来的方案上进行拷贝复用的。这个clone的过程,往往也是知识传承的过程。如果有比较好的传承机制,那么会大大提升服务效率。

image.png

单件(Singleton):专注

单件模式是说在多线程的情况下,要保证对象只创建一遍,作为独一无二的资源。这个我觉得,应该去review一下我们的工作模式,虽然我们常常要并发很多事情,但是如果处处被打断,每件事都想干好,那么可能每件事都干不好。我们要确保在某个时间段竭力地做好一件事。事件是一件件有效解决的,不是一起慢慢解决的。

image.png

结构型模式 7

适配器(Adapter):适应能力

适配器是为了结合原来的能力,适配新的接口服务,比如适配不同的协议入口。工作的时候,其实需要适应不同的人和事,有不同的工作方法方式,但是我们的核心能力是一样的,都是解决对应的问题域。

image.png

桥接(Bridge):合理关系

桥接模式是将原来相互依赖的部分,通过上层接口再往抽象层提一下,减少类之间的直接合作,形成间接关系。这个到对应到工作中来说,有一种场景是,常常开发对开发去case by case解决问题。 如果往产品逻辑层走一下,开发对产品,产品层面可能有更好的抽象。当然为了更好的服务体验,这样的解耦是不多见的,但是这样的思考我们可能要get一下。

image.png

组合(Composite):递归思考

组合模式通过继承和孩子节点,可以递归地去描述一个对象层次。这个对我们工作来说,要加深思考的层次,可以某个点拆开去再去思考,同时如果能够在递归分解过程中抽象一些共性的点,就能找到一些规律。比如我们的需求分解,每个需求可以分解为子需求,子需求再往下看又可以递归分解。分解完之后,每个部分有这部分的owner去驱动他的下游,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image.png

装饰(Decorator):增量价值

装饰模式是将原来的能力进行包装,并提供新的行为。其实每次功能迭代,我们大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新的功能。我们要定义好新的能力,首要前提是继承、理解好原来的逻辑。这里还想提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我们复用了庞大的基础能力,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在项目中增量的贡献,这是我们的闪光点。不要把“拧螺丝”真的看成了拧螺丝。

image.png

外观(Facade):深入浅出

外观模式是说我们不需要理解复杂的系统,而是通过一个外观去操作。这里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我们不用展示复杂的细节,我们要提供一些高层的理解,汇报如此,系统的包装也是如此。就比如,服务功能孤立来看,可能很多、很杂,但如果有一个统一的站点去引导包装,那么感觉会好很多,也会看上去有点收口和聚焦的感觉。

image.png

享元(Flyweight):善于链接

享元模式是说,当我们已经存在一些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缓存复用,而不是重新创建,减少开销。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做好积累,但是更要做好缓存的key,通过怎么样的手段去链接到我们的工作中,是需要我们做好类目管理和持续积累的。

image.png

代理(Proxy):理解保护

代理是为了包装一个类,对相关操作进行二次转发或者进行一些管控。工作中来说,有些工作模式下,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抱怨管理者代理了我们的决策等操作,但是换个角度想,他们保护了你不用直接被暴露在业务方侧,能够按照预期内的节奏提供服务,不会被主动设置一些预期外操作或私活。

image.png

行为型模式 11

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能力与责任

责任链是说将请求让队列内的处理器一个个执行,直到找到可以执行的。这里对我们工作的启示是,我们常常抱怨我们得到的机会少,不能成为队列内优先可以处理的处理器,总是处理人家不想做的。但是换个角度看,首先责任链里面的处理器应该是正交的,大家应该各司其职。退一步来说,如果真的有重叠,那么你应该努力提升自己,成为能力强的,从而提高队列内的优先级。

image.png

命令(Command):加强合作

命令模型是说将请求包装为命令,这样在执行的时候可以与具体的执行逻辑解耦。工作中来说,我们有时候不应该太关心一个事情是怎么完成的,当交给别人完成时,信任他们即可,就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不用事事亲为,事事较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主动养成全局视角,了解每个细节。合作才能影响更多的事情。

image.png

解释器(Interpreter):加强理解

解释器模式是说针对一套上下文,形成一套语言,可以通过解释表达式含义的方式完成对应的任务。这里来说,我们可以形成某个团体的领域语言,内部交流通过相关领域语言交流,可以增加交流效率。此外,其实不同层次都有不同层次的专业术语,有时候一个术语的解释是一个方面的顿悟,还是要多了解工作内容本身。

image.png

迭代器(Iterator):横向职责

迭代器模式是将集合的访问功能独立出来,通过迭代的模式去访问。这种独立职责的操作,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我们会将需求管理,缺陷管理,资金安全的一些事情独立出来看。一个方面是这些功能块从主体来说是比较内聚的,另一个来方面说,对工作职责的细分,可以让大家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发挥团队作战的效能:开发把开发干好,测试把测试干好,资损防护同学把资损防护干好,整体也就做好了。

image.png

中介者(Mediator):协调能力

中介模式是说:当多个类之间要协调的时候,往往引入中介者进行协调,减少大家的知识成本。这个我们常常需要一些PM、PMO这样的角色去管理项目,系统中也需要一些协调层去协调各个域。因此我们也注重培养协调事务、具备全局观的能力。

image.png

备忘录(Memento):小步快跑

备忘录模式是对操作的一些记录,已被可以恢复到之前的版本。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及时备份、及时保存、及时提交等操作,这样在程序崩溃的时候可以快速恢复到之前版本。但从抽象来说,一些比较长时费力的事情,我们应该分解来做,及时锁住部分收益。

image.png

观察者(Observer):主观能动性

观察者模式是说我们通过注册、回掉这样的协作设计,完成变化通知的协作机制。这个工作中来说,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可以将一些被动的工作,变成主动的思考。比如:我需要干某部分工作,从工作的角度来说,不得不做,从主动的角度来说,就是需要培养某块的能力。如果对工作内容不太满意,也可以沟通协调,而不是事后爆发,凡是都是可以主观驱动的。

image.png

状态(State):管理自己

状态模式是说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处理行为。对工作中来说,我们可能有状态好的时候,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主观的处理的手段是调整状态。但是如果调整不过来,我们应该进行不同的操作。比如,脑子好的时候,想一些复杂问题;脑子嗡嗡的时候,做一些简单整理。

image.png

策略(Strategy):理解决策

策略模式是说完成一个事情有不同的算法,可以进行相关切换。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提供不同的方案,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但是这些方案的选择时候,往往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而是客户client主动判断的。

image.png

模板(Template):标准化能力

模版模式是说对一个执行过程进行抽象分解,通过骨架和扩展方法完成一个标准的主体逻辑和扩展。我们很多时候,做xxx平台也都是这样的:对过程进行标准化,对变化进行定义,形成一个平台逻辑和业务扩展,完成一个产品模版。只是说这个模版是站点,还是扩展点,还是其他的展示形式。这样标准化的能力也是需要长期训练的。

image.png

访问者(Visitor):学会放手

访问者模式是说把对元素的访问操作交给访问者来操作,因为对访问者来说常常有不同的访问行为。在工作中,往往我们只能陈述事实,这个内容消化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代码协作也是一样,比如:页面到底长什么样,其实还是要交还给业务本身,我们应该专注于提供基础的能力。

image.png

总结

作为开发者,我们对于如何写出优雅的代码,表示疑惑。因为常常背后是复杂的问题域,优雅的设计往往产生于局部,很难整体都很优雅。

作为工作者,我们对于如何做出好的表现,表示疑惑。因为背后常常是综合素质与机遇的结合,好的结果往往产生于一个阶段,长期需要较快且持续的成长。

但是,如果我们有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往往我们能够明白事务的折中点,做出更加合理的设计,以及更加关键的贡献。

相关文章
|
3月前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的基础问题之代理模式在工作中的问题如何解决
设计模式的基础问题之代理模式在工作中的问题如何解决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设计模式的基础问题之备忘录模式在软件开发的问题如何解决
设计模式的基础问题之备忘录模式在软件开发的问题如何解决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项目管理
设计模式的基础问题之桥接模式在软件开发应用的问题如何解决
设计模式的基础问题之桥接模式在软件开发应用的问题如何解决
|
6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算法
谈谈我工作中的23个设计模式
从基础的角度看,设计模式是研究类本身或者类与类之间的协作模式,是进行抽象归纳的一个很好的速成思路。后面阅读设计模式后,为了加深理解,对相关图片进行了描绘和微调。 从技术的角度已经有很多好的总结,本文会换一种角度思考,既然设计模式研究的是类与类的关系,我们作为工作的个体,一些工作中的策略是不是也可以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去思考这些模式?答案是肯定的。
|
设计模式 Java uml
设计模式宏观-系统学习五
武侠中有修炼内功和外功之分;程序界也有,而设计模式就是程序界的内功心法之一;我们在写框架或者工程的时候都要尽可能的遵循设计原则,设计模式则是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
|
设计模式 Java 程序员
设计模式 - 基本功的重要性
设计模式 - 基本功的重要性
97 0
|
设计模式 存储 算法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二)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
157 0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二)
|
设计模式 算法 搜索推荐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三)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
163 0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三)
|
设计模式 SQL 安全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一)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
229 0
23个小案例带你吃透23种设计模式(一)
|
设计模式 安全 Java
终于有人将23种设计模式与七大设计原则整理明白了(一)!!!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23种设计模式以及七大设计原则
终于有人将23种设计模式与七大设计原则整理明白了(一)!!!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