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及其一些常用方法的总结

简介: 首先,HashSet的底层实现就是map,接下来介绍一下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以jdk7和jdk8为例),HashMap的一些常用方法我整理了一下,放到了文章结束的代码块里。先介绍jdk7的: 当 HashMap map = new HashMap(); 实例化一个对象时,其底层实际上创建了一个Entry[ ] 类型的长度为16的数组。然后,当你map.put(key,value);往map容器中添加对象时,底层会进行以下过程:...

     首先,HashSet的底层实现就是map,接下来介绍一下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以jdk7和jdk8为例),HashMap的一些常用方法我整理了一下,放到了文章结束的代码块里。

      先介绍jdk7的: 当 HashMap map = new HashMap(); 实例化一个对象时,其底层实际上创建了一个Entry[ ] 类型的长度为16的数组。

       然后,当你map.put(key,value);往map容器中添加对象时,底层会进行以下过程:

       首先,其会调用所在类的hashCode()方法计算key的哈希值,经过算法找到其在Entry[ ]内的位置:

       如果该位置上没有数据,那么直接添加;

       如果该位置上有数据(可能以链表的形式存在多个数据),此时先比较该对象与各个数据哈希值的大小是否相同,不相同的话,添加到该位置链表的表头;如果其(key-value)相同的话,在调用该类的equals()方法比较其key值是否相同,相同的话(即equals()方法返回true),则将该位置上的value值覆盖(相当于做了一次value值得更改);如果不同(即equals()方法返回false),那么直接添加。

       扩容问题:当需要扩容时,默认扩容到原来的二倍,并将原来的数据复制过来。

      接下来介绍一些jdk8与jdk7的一些区别:

       首先,当 new HashMap( );实例化一个对象时,此时并未创建一个长度为16的Entry[ ]数组,当其第一次调用put( )方法时,底层创建了一个长度为16的Node[ ]数组,与此同时,其底层结构也有些不同,jdk7de底层是数组+链表,而jdk8底层是数组+链表+红黑树。

补充:jdk8中,当一个位置上的链表存储的数据长度>8且当前数组长度>64时,此时,该位置上的存储方式由链表变为红黑树,提高了数据过多时查找的效率。

@Test
    public void test1() {
        HashMap<String, Integer> b1 = new HashMap<>();
        b1.put("雷军", 20);
        b1.put("乔布斯", 18);
        b1.put("卢伟冰", 18);
        b1.put("马云", 20);
        b1.put("刘强东", 19);
        //在此调用put方法可以修改相同key值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b1);
        System.out.println("**************************");
        b1.put("刘强东", 20);
        System.out.println(b1);
        System.out.println("**************************");
        //get()方法是根据key值获得其相对应的value
        Integer c1 = b1.get("马云");
        System.out.println(c1);
        System.out.println("**************************");
        //keySet()方法是获得当前map容器中key值得集合
        Set<String> c2 = b1.keySet();
        System.out.println(c2);
        System.out.println("**************************");
        //values()方法是获得当前map容器中的value值的集合
        Collection<Integer> c3 = b1.values();
        System.out.println(c3);
        System.out.println("**************************");
        //containsKey()和containsValue()是判断是否包含相应的key值和value值
        //其返回值是boolean型
        boolean c4 = b1.containsKey("马云");
        boolean c5 = b1.containsValue(18);
        System.out.println(c4 + "---" + c5);
        System.out.println("**************************");
        //remove()可以根据key值移除对象
        b1.remove("刘强东");
        System.out.println(b1);
        System.out.println("**************************");
        //遍历操作
        Set<String> string1 = b1.keySet();
        Iterator<String> s1 = string1.iterator();
        while (s1.hasNext()) {
            String m1 = s1.next();
            Integer m2 = b1.get(m1);
            System.out.println( m1+ m2);
        }
        System.out.println("**************************");
        //clear()方法是清除当前容器中的内容
        b1.clear();
        //size()方法是获取当前map中Node[]数组的长度
        int size = b1.size();
        System.out.println(size);
        System.out.println("**************************");
        //isEmpty()是判断当前集合是否为空
        boolean empty = b1.isEmpty();
        System.out.println(empty);
        System.out.println("**************************");
    }

image.gif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索引
HashMap的实现原理
HashMap基于哈希算法实现,采用链表散列结构(数组+链表/红黑树)。JDK1.8前使用拉链法解决冲突,将冲突元素存入链表。JDK1.8后,当链表长度超过8时,转化为红黑树以提升查找效率;当元素数小于6时,退化为链表。通过key的hashCode计算索引,put时若key相同则覆盖,不同则添加到链表或树中。get时通过hash值定位并判断key获取对应值。
225 0
|
10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HashMap深度解析:从原理到实战
HashMap,作为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个核心组件,以其高效的键值对存储和检索机制,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名资深的AI工程师,深入理解HashMap的原理、历史、业务场景以及实战应用,对于提升数据处理和算法实现的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手绘结构图、流程图,结合Java代码示例,全方位解析HashMap,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315 14
|
11月前
HashMap原理
1.HashMap在Jdk1.8以后是基于数组+链表+红黑树来实现的,特点是,key不能重复,可以为null,线程不安全 2.HashMap的扩容机制: HashMap的默认容量为16,默认的负载因子为0.75,当HashMap中元素个数超过容量乘以负载因子的个数时,就创建一个大小为前一次两倍的新数组,再将原来数组中的数据复制到新数组中。当数组长度到达64且链表长度大于8时,链表转为红黑树
122 2
|
8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Java HashMap详解及实现原理
Java 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中常用的Map接口实现,基于哈希表结构,允许null键和值,提供高效的存取操作。它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索引,并使用链表或红黑树解决哈希冲突。HashMap非线程安全,多线程环境下需注意并发问题,常用解决方案包括ConcurrentHashMap和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此外,合理设置初始化容量和加载因子、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有助于提高性能和避免哈希冲突。
444 17
Java HashMap详解及实现原理
|
7月前
|
索引
HashMap的put方法的具体流程?
1. 判断键值对数组table[i]是否为空或为null,否则执行resize()进行扩容; 2. 根据键值key计算hash值得到插入的数组索引i,如果table[i]==null,直接新建节点添加,转向 ⑥,如果table[i]不为空,转向③; 3. 判断table[i]的首个元素是否和key一样,如果相同直接覆盖value,否则转向④,这里的相同指的 是hashCode以及equals; 4. 判断table[i] 是否为treeNode,即table[i] 是否是红黑树,如果是红黑树,则直接在树中插入键值 对,否则转向5; 5. 遍历table[i],判断链表长度是否大于8,大于8的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HashMap的实现原理?
HashMap的数据结构: 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HashMap 基于 Hash 算法实现的 1. 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时,利用key的hashCode重新hash计算出当前对象的元素在数 组中的下标 2. 存储时,如果出现hash值相同的key,此时有两种情况。 a. 如果key相同,则覆盖原始值; b. 如果key不同(出现冲突),则将当前的key-value放入链表中 3. 获取时,直接找到hash值对应的下标,在进一步判断key是否相同,从而找到对应值。 HashMap JDK1.8之前 JDK1.8之前
|
12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HashMap的实现原理,看这篇就够了
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分享。深入解析HashMap,涵盖数据结构、核心成员、哈希函数、冲突处理及性能优化等9大要点。欢迎交流探讨。
HashMap的实现原理,看这篇就够了
|
存储
让星星⭐月亮告诉你,HashMap的put方法源码解析及其中两种会触发扩容的场景(足够详尽,有问题欢迎指正~)
`HashMap`的`put`方法通过调用`putVal`实现,主要涉及两个场景下的扩容操作:1. 初始化时,链表数组的初始容量设为16,阈值设为12;2. 当存储的元素个数超过阈值时,链表数组的容量和阈值均翻倍。`putVal`方法处理键值对的插入,包括链表和红黑树的转换,确保高效的数据存取。
178 5
|
算法 索引
让星星⭐月亮告诉你,HashMap的resize()即扩容方法源码解读(已重新完善,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HashMap`的`resize()`方法主要用于数组扩容,包括初始化或加倍数组容量。该方法首先计算新的数组容量和扩容阈值,然后创建新数组。接着,旧数组中的数据根据`(e.hash & oldCap)`是否等于0被重新分配到新数组中,分为低位区和高位区两个链表,确保数据迁移时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219 3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让星星⭐月亮告诉你,HashMap之tableSizeFor(int cap)方法原理详解(分2的n次幂和非2的n次幂两种情况讨论)
`HashMap` 的 `tableSizeFor(int cap)` 方法用于计算一个大于或等于给定容量 `cap` 的最小的 2 的幂次方值。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无符号右移和按位或运算,逐步将二进制数的高位全部置为 1,最后加 1 得到所需的 2 的幂次方值。具体步骤包括: 1. 将 `cap` 减 1,确保已经是 2 的幂次方的值直接返回。 2. 通过多次无符号右移和按位或运算,将最高位 1 后面的所有位都置为 1。 3. 最终加 1,确保返回值为 2 的幂次方。 该方法保证了 `HashMap` 的数组容量始终是 2 的幂次方,从而优化了哈希表的性能。
12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