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4吨,把人力放大50倍,轻松碾碎小汽车,这个巨型外骨骼到底干嘛用?

简介: 真正实用化的外骨骼,应该是这个样子?


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实现了一个男孩从童年起拥有的梦想:挖掘机、沙滩车、恐龙的结合体——一个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世界最大的四足外骨骼机械套装:

image.png

作者 Jonathan Tippett 是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艺术家和工程师,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开发了这款名为 Prosthesis(意为「假体、假肢」) 的机械外骨骼。

整套装备有 4 米多高,5 米多宽,重达 4000 公斤,拥有比一般汽车还要强的马力——200 马力,移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 30 公里。它用锂电池供电,每次充满可以运行一小时。

image.gif


在它的加持下,人类的力量可以提升 50 倍左右,也就是说,可以做一些大胆的事情:

比如离开公路,走上乡间小道:

徒手拆车:

image.png

image.png

必须要说明的是,它并没有机器学习算法来帮你自动控制腿脚,操作者手脚的动作直接作用于四个机械腿,所以想要当驾驶员必须具备足够的力量和耐力,还要经过专门的身体训练,以确保安全。

image.png

image.png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一开始,你会被锁住,因为外框直接连接到机器的腿。所以在启动它之前,你不能动,而是要等液压泵启动。当液体开始流动,内部压力会上升,机器就会像『活了』一样突然松开。此时你会意识到,只要你的手或脚轻轻一推,这台 4000 公斤的机器就会任你摆布。」Jonathan 说。

注意,内侧的两腿是由脚控制的,外侧两腿是由手控制的。如果有一条机械腿遇到障碍或被拉扯,驾驶员会感受到相应的力反馈。

为什么要造这么大的机器人外骨骼呢?Jonathan 表示,构建 Prosthesis 的原因一开始是为了机器人竞赛,因此外形随着设计需求而不断增大:首先你需要设计一个围绕人体的完整控制机构,包含保护性的装甲,随后是容纳电池、马达和液压机构的空间——到了这一步,外骨骼的体积还没有超出人形太多。

随后是满足移动速度需求,且能全地形通行的机械腿。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台全世界最大的四腿外骨骼了。

这款机器人的研发可以追溯到 2006 年,Jonathan 花费了 5 年时间发展理论,又用 5 年时间构建原形。到 2016 年, 他的团队与科技公司 Furrion Exo-Bionics 合作,获得了更多资源,九个月后完成了现在的大致外观。在随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又进行了大量改进。

此外,他还创立了一个名为 Exosapien 的公司,这家公司一边继续开发这项技术,一边也在打造一个全球机甲赛事联盟。

这项运动包括 5 到 6 名操作机械套装的职业运动员,他们肩并肩地走在巨大、复杂的赛场上,不断克服障碍。

image.png




相关文章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芯片 异构计算
GPU震撼发布:性能飙升,功耗惊人,液冷成新宠?
Blackwell推出新一代GPU,性能比H100提升5倍,浮点运算速度惊人,但最高1200W功耗需液冷散热。产品线包括B100、B200和GB200超级芯片,后者结合72核CPU,计算性能达40petaflops,内存384GB。新NVLink技术助力GB200构建NVL72系统,可处理27万亿参数的AI模型。
76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5300亿!巨型语言模型参数每年暴涨10倍,新「摩尔定律」要来了?(下)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参数量每年暴增10倍,最近的巨无霸模型MT-NLG,参数更是达到了5300亿!关于模型参数的「新摩尔定律」已呼之欲出。不过,这可不一定是好事。
270 0
5300亿!巨型语言模型参数每年暴涨10倍,新「摩尔定律」要来了?(下)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测试技术 数据中心
5300亿!巨型语言模型参数每年暴涨10倍,新「摩尔定律」要来了?(上)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参数量每年暴增10倍,最近的巨无霸模型MT-NLG,参数更是达到了5300亿!关于模型参数的「新摩尔定律」已呼之欲出。不过,这可不一定是好事。
219 0
5300亿!巨型语言模型参数每年暴涨10倍,新「摩尔定律」要来了?(上)
|
编解码 运维 监控
面对10倍需求只用 40% 成本,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近年来,Serverless 一直在高速发展,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主流的云服务商也在不断地丰富云产品体系,提供更好的开发工具,更高效的应用交付流水线,更好的可观测性,更细腻的产品间集成,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457 0
面对10倍需求只用 40% 成本,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存储 编解码 UED
用更少的钱看更清晰的视频——详谈阿里云窄带高清
在云栖社区在线技术培训上,阿里云高级视频专家江文斐为大家详细讲述了阿里窄带高产品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用场景。通过使用窄带高清,能够让客户在成本和视觉体验上达到最佳平衡。
12452 0
|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安全
LTE小小区技术需求背景 | 带你读《5G UDN(超密集网络)技术详解》之八
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创新……全球诸多领域都已进入到所谓 的“微时代”。4G LTE 对应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业务应用迅猛发 展的大时代,而 LTE 微蜂窝和小小区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这 为之后 5G 更强的微蜂窝和小小区技术奠定和积累了重要的发展基础 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