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用概念
引用不是新定义一个变量,而是给已存在变量取了一个别名,编译器不会为引用变量开辟内存空间,它和它引用的变量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
对于引用的概念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引用的基本用法:
类型& 引用变量名(对象名) = 引用实体;
我们不妨来举个例子:
如何去应用我们的引用呢?我们以从开始就接触到的Swap()函数为例子,之前我们都是用指针去进行实现,现在我们可以用引用来实现:
交换的时候更加的方便,不需要进行解引用。
另外,有了引用,我们就可以对之前链表实现用到的二级指针进行改写了,使之看起来更加简便,我们只需要typedef一个指针,在对其进行引用即可:
我们可以发现,引用可以简化一些代码的实现,对于刚开始引用的概念我们就先说到这里,接着往后面走下去👇
2.引用特性
- 引用在定义时必须初始化
- 一个变量可以有多个引用
- 引用一旦引用一个实体,再不能引用其他实体
我们来看第一个引用的特性,引用在定义时必须要初始化,如果没有初始化,我们来演示一下:
引用一旦引用一个实体,再不能引用其他实体 ,只是改变值而已,我们可以来举个例子,调试起来看一看:
我们可以看到,rra的地址还是a的地址,只是值变成了b值而已。
对于引用的特性而言,我们还是能够很好去理解的。
对于C++指针和引用而言,是相辅相成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引用的使用场景
3.使用场景
- 做参数
- 做返回值
那如果没有static进行修饰呢?会出现什么问题❓
有static是把变量放在了静态区,出了函数不会销毁。而没有static的时候,空间销毁了。
空间销毁意味着什么❓
首先,空间销毁后空间还是在的,只是使用权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存的数据不再被保护。
我们可以去进行访问,只是读写的数据是不确定的。
我们在来看另一个代码:
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三行中出现了随机值。为什么会出现❓
第三行出现随机值的原因是因为cout也是一个函数,会进行函数调用。因为第一次cout调用取参数ret没被改还是1,后面cout调用的时候被覆盖了,所以成为了随机值。第三次调用Func(),使之成为了100。
实际上,我们上面都是在讨论一个不太合适的程序,函数返回值是引用,语法上没有报错,但是运行结果却是不确定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点:
注意:如果函数返回时,出了函数作用域,如果返回对象还未还给系统,则可以使用引用返回,如果已经还给系统了,则必须使用传值返回
也就是说,出了函数作用域,返回变量不存在了,不能用引用返回,因为引用返回的结果是未定义的。如果出了函数作用域,返回变量存在,才能用引用返回。
所以,下面才是正确的(这里的差别在于static的修饰):
到了这里,问题就来了,对于值、引用作为返回值类型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该怎么去选择呢👇
4.值和引用作为返回值类型
对于传引用做返回值类型:
- 减少拷贝,提高效率
- 修改返回值
- 引用做参数
我们可以来测试一下效率究竟是如何的: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引用的效率确实是提高了。
除此之外,引用也可以作为参数,也可以修改返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