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数据一致性探究
缓存是一种较低成本提升系统性能的方式,自它面世第一天起就备受广大开发者的喜爱。然而正如《人月神话》中的那句经典的“没有银弹”中所说,软件工程的设计没有银弹。
就像每一次发布上线修复问题的同时,也极易引入新的问题,自缓存诞生的第一天起,缓存与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问题就深深困扰着开发者们。
关键词:原子性、事务性、数据一致性、双写一致性
【Redis系列笔记】双写一致性
本文讨论了缓存不一致问题及其后果,如价格显示错误和订单计算错误。问题主要源于并发和双写操作的异常。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分布式锁(但可能导致性能下降和复杂性增加)、延迟双删策略(通过延迟删除缓存来等待数据同步)以及异步同步方法,如通过Canal和MQ实现数据的最终一致性。面试中,可以提及这些策略来确保数据库和缓存数据的一致性。
Redis篇
本内容整理了Redis缓存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涵盖缓存穿透、击穿、雪崩的原理与应对策略,布隆过滤器的使用,缓存与数据库双写一致性方案(如读写锁、Canal组件),Redis持久化机制(RDB与AOF对比),数据过期与淘汰策略,分布式锁实现(如Redisson),主从同步、集群方案及高并发高可用保障措施,深入解析Redis性能优化与实际应用技巧,适合用于面试准备或技术提升。
利用OTTER实现准实时ETL、数据同步
利用OTTER实现高效、复杂、实时性高的数据同步场景;数据同步模式涵盖1源表->1目标表、N源表(在/不在同一实例)->1目标表、1源表->N目标表(在/不在同一实例)、自定义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