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编译实现PolarDB-X部署安装的体验报告
              本文档记录了编译安装PolarDB-X的步骤,包括设置CentOS开发环境、从GitHub获取源码、编译(耗时较长)、解决依赖和权限问题、安装部署及测试验证。作者建议优化文档细节、减少编译时间、改进错误提示,并提议提供一键安装依赖脚本、新手视频教程及加强社区支持。整个过程虽有挑战,但具有成就感。
              
             
            
            
            
            
            
              
              PolarDB产品使用合集之在选择分布式数据库时,主要考虑是什么
              PolarDB产品使用合集涵盖了从创建与管理、数据管理、性能优化与诊断、安全与合规到生态与集成、运维与支持等全方位的功能和服务,旨在帮助企业轻松构建高可用、高性能且易于管理的数据库环境,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阿里云控制台、API、SDK等方式便捷地使用这些功能,实现数据库的高效运维与持续优化。
              
             
            
              
              PolarDB-X用15M内存跑1G的TPCH
              在数据时代,过多耗内存的大查询都有可能压垮整个集群,所以其内存管理模块在整个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PolarDB-X 作为一款分布式数据库,其面对的数据可能从TB到GB字节不等,同时又要支持TP和AP Workload,要是在计算过程中内存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TP和AP相互影响,严重拖慢响应时间,甚至会出现内存雪崩、OOM问题,导致数据库服务不可用。CPU和MEMORY相对于网络带宽比较昂贵,所以PolarDB-X 代价模型中,一般不会将涉及到大量数据又比较耗内存的计算下推到存储DN,DN层一般不会有比较耗内存的计算。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当查询性能低的时候,无状态的CN节点做弹性扩容代价相对于DN也低。鉴于此,所以本文主要对PolarDB-X计算层的内存管理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大家有PolarDB-X有更深入的理解。
              
             
            
            
              
              PolarDB产品使用合集之修改 PolarDB 表字符集,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PolarDB产品使用合集涵盖了从创建与管理、数据管理、性能优化与诊断、安全与合规到生态与集成、运维与支持等全方位的功能和服务,旨在帮助企业轻松构建高可用、高性能且易于管理的数据库环境,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阿里云控制台、API、SDK等方式便捷地使用这些功能,实现数据库的高效运维与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