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架构

首页 标签 网络架构
# 网络架构 #
关注
23338内容
|
4月前
|
MAC地址与帧结构
本文介绍了MAC地址和帧结构的基础知识。MAC地址是48位物理地址,分为组织唯一标识符(OUI)和制造商自定义两部分,用于局域网设备识别与链路层通信。帧结构以以太网帧为例,包含前导码、帧开始定界符、目的与源MAC地址、类型/长度字段、数据字段及帧校验序列(FCS),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4月前
|
交换机工作原理(MAC地址表、VLAN)
交换机是局域网中的核心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通过MAC地址表和VLAN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帧转发与网络隔离。其基本原理包括根据目的MAC地址智能转发数据帧,利用MAC地址学习、老化机制维护地址表。同时,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可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子网,提供流量隔离、增强安全性和灵活管理等功能。实际应用中,交换机与VLAN广泛用于企业、学校和数据中心等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并优化网络性能。
|
4月前
|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
本文介绍了以太网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包括协议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结构(前导码、MAC地址、FCS等)、MAC地址类型(单播、多播、广播)、物理层标准(如10BASE-T)、冲突管理(CSMA/CD与全双工模式)以及网络设备(Hub、Switch)。此外,还探讨了扩展功能(VLAN、PoE)、性能参数(MTU、帧长度)及高速以太网的演进(从10Mbps到100Gbps),并解答了一些典型问题。
|
4月前
|
动态IP/静态IP
动态IP和静态IP简介:动态IP由ISP通过DHCP自动分配,不固定且无需手动设置,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成本优势,但不适合对外服务;静态IP地址固定不变,适合需要长期稳定连接的设备,便于远程访问和管理,但安全性较低、成本较高且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两者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如临时设备使用动态IP,服务器及企业网络设备使用静态IP。
|
4月前
|
IP地址/子网掩码
IP地址是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IPv4由四个0-255的数字组成,如192.168.1.1,数量有限;IPv6采用更长的数字与字母组合,如2001:0db8:85a3::8a2e:0370:7334,数量庞大。子网掩码用于区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例如IP地址192.168.1.1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0配合,可确定设备所在网络及是否能直接通信。
|
4月前
|
计算机网络TCP/IP四层模型
本文介绍了TCP/IP模型的四层结构及其与OSI模型的对比。网络接口层负责物理网络接口,处理MAC地址和帧传输;网络层管理IP地址和路由选择,确保数据包准确送达;传输层提供端到端通信,支持可靠(TCP)或不可靠(UDP)传输;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如HTTP、FTP等服务。此外,还详细描述了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以及两模型在层次划分上的差异。
|
4月前
|
计算机网络OSI七层模型
OSI模型分为七层,各层功能明确:物理层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帧传输,网络层处理数据包路由,传输层确保端到端可靠传输,会话层管理会话,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转换与加密,应用层提供网络服务。数据在传输中经过封装与解封装过程。OSI模型优点包括标准化、模块化和互操作性,但也存在复杂性高、效率较低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在实际中TCP/IP模型更常用。
酷阿鲸森林农场:Java 区块链系统中的 P2P 区块同步与节点自动加入机制
本文介绍了基于 Java 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电商系统设计与实现,重点探讨了 P2P 网络在酷阿鲸森林农场项目中的应用。通过节点自动发现、区块广播同步及链校验功能,系统实现了无需中心服务器的点对点网络架构。文章详细解析了核心代码逻辑,包括 P2P 服务端监听、客户端广播新区块及节点列表自动获取等环节,并提出了消息签名验证、WebSocket 替代 Socket 等优化方向。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农业电商,还可扩展至教育、物流等领域,构建可信数据链条。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