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合信息亮相CSIG AI可信论坛,全面拆解视觉内容安全的“终极防线”!

本文涉及的产品
多模态交互后付费免费试用,全链路、全Agent
简介: 合合信息在CSIG AI可信论坛上,全面拆解了视觉内容安全的“终极防线”。面对AI伪造泛滥的问题,如Deepfake换脸、PS篡改等,合合信息展示了其前沿技术,包括通用PS检测系统和AIGC与换脸检测系统,有效应对视觉内容安全挑战。公司在国际赛事中屡获殊荣,并联合多方发布《文本图像篡改检测系统技术要求》,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合合信息为金融、政企等领域提供可靠保障,守护社会信任,引领视觉内容安全新方向。

🐯 AI伪造泛滥,我们还能相信“眼见为实”吗?

近期,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的CSIG青年科学家会议 AI可信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AI可信”,汇聚了AI技术大咖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技术未来与安全治理之道。

作为视觉内容安全的领军者,合合信息带来了极具分量的技术分享——《视觉内容安全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应用》

📢 一个核心问题

AI换脸、PS篡改、AIGC伪造……面对层出不穷的虚假内容,技术如何守护社会的信任?

合合信息用实力回应:技术对抗技术,让AI成为安全的守护者!

今天猫头虎为大家深度拆解这场精彩分享,让你一次读懂视觉安全的前沿黑科技

文章目录


🔍 一、视觉内容安全为何迫在眉睫?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假的门槛已大幅降低。从早期依赖人工PS的手动操作,到今天通过AI生成与智能化篡改,虚假内容不仅制作速度惊人,还能做到真假难辨,让人不寒而栗。


1️⃣ AI技术进化,造假变得“无孔不入”

Deepfake换脸:让视频里的“真相”成为“谎言”

Deepfake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将一张脸无缝替换到另一张脸上,伪造视频效果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种技术不仅应用于娱乐恶搞,更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于诈骗、勒索,甚至散布虚假信息。例如:

  • 身份伪造:伪造企业高管的视频,用于诈骗巨额款项。
  • 政治攻击:伪造公共人物的言论或行为视频,扰乱社会舆论。

Deepfake的威胁不止在于其技术精妙,更在于其广泛的适用场景。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可能成为这种技术的受害者。


AI生成与PS篡改:从文档到票据,造假成本几乎为零

AI生成图像与PS篡改正在渗透到商业与公共领域的核心环节,尤其是票据、合同、资质文档等。过去伪造这些材料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与大量时间,而现在:

  • 生成时间极短:AI工具可以在数秒内生成高质量的“伪造”文件。
  • 覆盖面极广:从身份证、营业执照到票据,所有文件都可能被轻松篡改。

⚠️ 潜在危害

  • 金融领域:虚假票据用于银行贷款,造成经济损失。
  • 政企领域:伪造合同与资质文件,导致重大信任危机与法律纠纷。

无痕篡改:消失的“痕迹”,让传统检测手段无能为力

相比过去的“粗糙”PS,现代的无痕篡改技术追求“隐形伪造”:

  • 纯色背景:如PDF文档和截图,伪造痕迹在视觉上几乎不可见。
  • 低分辨率文件:通过多次压缩与传输,导致伪造痕迹彻底隐藏。

🚨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一份带有篡改内容的低质量PDF票据可能会在审核中轻松蒙混过关,而后造成企业巨额财务损失。


2️⃣ AI造假的泛滥引发的深远影响

受害行业

  • 金融行业:贷款与信用审核依赖文档真实性,伪造票据会导致金融风险激增。
  • 政企领域:合同与资质的篡改不仅破坏业务流程,更可能引发严重法律后果。
  • 大众日常:恶搞换脸与伪造视频在社交平台流行,真假难分的信息进一步加剧了信任危机。

社会影响

  • 黑灰产利用AI造假牟取暴利,欺诈行为愈演愈烈。
  • 信息真假难辨,公众对屏幕前的内容逐渐丧失信任。

从以上种种情况可以看到,视觉内容安全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AI技术带来的不仅是便捷,更是新的挑战。只有通过技术的升级与防范手段的优化,才能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


🚀 二、合合信息的“硬核黑科技”来了!

随着AI造假技术的进步,视觉内容的篡改手段日益复杂多样。合合信息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推出了一套全场景视觉内容安全系统,从多维度、多层面构建坚实的内容真实性保障体系。


🔹 通用PS检测系统:TextIn开放平台


多场景应用

通用PS检测模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架构,能够灵活适配多种实际业务需求。

  • 多场景支持:适用于证照、票据、截图、扫描文档等常见文档类检测场景。
  • 动态阈值调整: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调整检测敏感度,确保高检出率的同时降低误检率。
  • 可扩展性强:通过API开放接口,可快速集成到银行、保险等业务系统中,实现快速部署与迭代。
  • 落地场景:银行票据审核、保险理赔材料验证、证券资质文件校验等多个行业。

📊 实际案例

在某大型银行的贷款审核系统中,通用PS检测模型成功识别了伪造票据,并帮助客户减少了80%的潜在风险。


🔹 AIGC与换脸检测系统:精准打击AI篡改


典型应用

💡 应用场景

  • 金融:在远程开户中,检测Deepfake伪造人脸视频,确保身份验证真实可信。
  • 政务:在政务服务中,对AI生成的虚假身份证照片进行精准识别,阻止非法行为。
  • 电商:核验商品图片的真实性,防范虚假宣传带来的用户投诉。

🏆 三、屡获殊荣,实力见证技术领先!

近年来,合合信息在国际视觉内容检测赛事中屡获佳绩,凭借其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彰显技术实力和行业领导地位:

  • 2022年:在真实场景篡改图像检测挑战赛中,合合信息从全球1100+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展现了在复杂场景下篡改检测的领先能力。
  • 2023年:在全球瞩目的ICDAR DTT竞赛中,合合信息以极低的误检率和卓越的召回率夺得亮眼成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文档篡改检测领域的技术地位。
  • 2023年:在AFAC金融数据验真赛中,合合信息以精湛的技术完成金融文档防篡改任务,为金融行业的内容真实性验证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 2024年:在全球AI攻防挑战赛中,合合信息凭借精准的检测算法与稳健的系统表现,再度刷新F1指标,彰显在AI安全攻防领域的技术深度与广度。

🎖 冠军成绩的背后,是合合信息多年深耕视觉安全技术的沉淀与突破。

  • 技术创新驱动:通过多模态检测与先进的大模型架构设计,合合信息持续优化视觉安全解决方案。
  • 实战经验丰富:通过参与顶尖赛事,将技术能力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 四、标准化引领:推动行业规范化落地

2024年10月,合合信息联合中国信通院、多家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成功发布了 《文本图像篡改检测系统技术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视觉内容安全领域迈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为行业内的技术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执行标准,填补了这一领域的长期空白。

📜 核心价值

  • 明确技术标准:为图像篡改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提升了行业对检测系统的适配性和可靠性。
  • 推动技术普及:为视觉安全技术从理论研究到产业化落地搭建桥梁,加速其在金融、政企等领域的应用。
  • 建立行业共识:联合多方力量,凝聚行业智慧,为未来的技术迭代与协作奠定基础。


🎯 总结: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可以看到合合信息凭借领先的AI安全技术,通过高精度、低误判的全场景视觉内容检测系统,以及行业标准化的引领,成功推动视觉内容安全技术的落地与普及。作为AI可信领域的先行者,合合信息用技术守护社会信任,为金融、政企等关键行业提供可靠保障,树立了行业标杆,为构建可信的数字生态持续贡献力量。 🎯🚀

🎉 AI时代,视觉内容安全不仅关乎技术,更是社会信任的底线。合合信息,正在为“真相”保驾护航!期待未来,合合信息继续以技术创新开拓更广阔的安全应用场景,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 年终福利:填写问卷,赢50元现金红包🧧!

猫头虎给大家送福利啦!🎉

填写问卷,就有机会赢取50元现金红包、扫描全能王会员季卡!!

📌 参与方式

👉 点击这里参与问卷:https://www.wjx.cn/vm/OIhkbyI.aspx


💬 互动话题

你认为未来AI视觉内容安全还有哪些挑战?评论区和猫头虎聊一聊吧!

🎉 填写问卷,好运与福利一起带回家! 🚀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AI 基础知识从 0.6 到 0.7—— 彻底拆解深度神经网络训练的五大核心步骤
本文以一个经典的PyTorch手写数字识别代码示例为引子,深入剖析了简洁代码背后隐藏的深度神经网络(DNN)训练全过程。
593 56
|
26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人工智能
拆解AI-Agentforce企业级智能体中台:如何让企业AI落地从“噱头”到“实效”
在GDMS峰会上,迈富时集团尹思源指出41.3%中国企业尚未布局AI Agent,已应用者亦陷“Demo化、孤岛化”困局。其发布的AI-Agentforce智能体中台,以“冰山模型”重构架构,打通认知、价值、能力三重鸿沟,覆盖内容、获客、销售、陪练、分析五大场景,助力企业实现AI从“工具”到“数字员工”的全链路协同升级。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安全
【WAIC 2025】AI安全的攻防前线:合合信息AI鉴伪检测技术
本文记录了作者在WAIC 2025上对合合信息AI图像鉴伪技术的深度探访,涵盖人脸视频篡改检测、AIGC图像识别、文档篡改检测三大核心技术,探讨AI时代内容安全的挑战与产业落地实践,展现图像伪造检测从技术到生态的系统化演进。
155 0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 Compass前沿速览:IndexTTS2–B站、HuMo、Stand-In视觉生成框架、Youtu-GraphRAG、MobileLLM-R1–Meta、PP-OCRv5
AI Compass前沿速览:IndexTTS2–B站、HuMo、Stand-In视觉生成框架、Youtu-GraphRAG、MobileLLM-R1–Meta、PP-OCRv5
168 10
AI Compass前沿速览:IndexTTS2–B站、HuMo、Stand-In视觉生成框架、Youtu-GraphRAG、MobileLLM-R1–Meta、PP-OCRv5
|
28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JSON
学会“读网页”:生成式 AI 在足球赛事信息整理中的实战
本文介绍了一个足球比赛信息提取教程,利用生成式AI从ESPN、虎扑、腾讯体育等网站抓取比赛报道,抽取比分、关键事件和球员表现等信息。步骤包括采集、清洗、分块、调用LLM抽取、校验与落地,以及可视化。需要准备Python环境、安装依赖库,并遵循合规性。提供了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从网页抓取文本并调用LLM接口获得结构化输出。
|
1月前
|
数据采集 Web App开发 人工智能
如何让AI“看懂”网页?拆解 Browser-Use 的三大核心技术模块
Browser-Use 是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浏览器自动化技术,通过融合视觉理解、DOM解析和动作预测等模块,实现对复杂网页任务的自主操作。它突破了传统固定选择器和流程编排的限制,具备任务规划与语义理解能力,可完成注册、比价、填报等多步骤操作。其核心功能包括视觉与HTML融合解析、多标签管理、元素追踪、自定义动作、自纠错机制,并支持任意LLM模型。Browser-Use标志着浏览器自动化从“规则驱动”向“认知驱动”的跃迁,大幅降低维护成本,提升复杂任务的处理效率与适应性。
996 29
|
22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中间件
划重点|云栖大会「AI 原生应用架构论坛」看点梳理
本场论坛将系统性阐述 AI 原生应用架构的新范式、演进趋势与技术突破,并分享来自真实生产环境下的一线实践经验与思考。
|
28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中间件
【云栖大会】AI原生、AI可观测、AI Serverless、AI中间件,4场论坛20+议题公布!
2025 年 9 月 24 日至 26 日,杭州·云栖小镇,4 大论坛、20+ 主题分享,从云原生到 AI 原生,我们诚邀您共赴企业智能化升级浪潮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