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培训讲师,在常年的开发工作中涉及到的领域有:javaEE、SSM、SSH、Oracle、Linux、Maven、SVN、JavaScript、Eexcl VBA等技术。简单来说我也算是一名全栈技术讲师,有着丰富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讲座的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ese7952/article/details/85097160 作为过来人的一些师哥师姐们在我的企鹅空间中送给下届或者编程界小白们的毕业留言,也算是临行的就业赠言吧。 我将如下留言制作为一张图、分享给广大网友们作为鼓励和学习引导。如果你也有所感悟,烦请留言在本篇文章的下方!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ese7952/article/details/85091018 第一个 Python 程序 目标 第一个 HelloPython 程序 Python 2.x 与 3.x 版本简介 执行 Python 程序的三种方式 解释器 —— python / python3 交互式 —— ipython 集成开发环境 —— PyCharm 01. 第一个 HelloPython 程序 1.1 Python 源程序的基本概念 Python 源程序就是一个特殊格式的文本文件,可以使用任意文本编辑软件做 Python 的开发 Python 程序的 文件扩展名 通常都是 .py 1.2 演练步骤 在桌面下,新建 认识Python 目录 在 认识Python 目录下新建 01-HelloPython.py 文件 使用 gedit 编辑 01-HelloPython.py 并且输入以下内容: print("hello python") print("hello world")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执行 01-HelloPython.py $ python 01-HelloPython.py print 是 python 中我们学习的第一个 函数 print 函数的作用,可以把 “” 内部的内容,输出到屏幕上 1.3 演练扩展 —— 认识错误(BUG) 关于错误 编写的程序不能正常执行,或者执行的结果不是我们期望的 俗称 BUG,是程序员在开发时非常常见的,初学者常见错误的原因包括: 手误 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理解还存在不足 对语言还有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内容 在学习语言时,不仅要学会语言的语法,而且还要学会如何认识错误和解决错误的方法 每一个程序员都是在不断地修改错误中成长的 第一个演练中的常见错误 1> 手误,例如使用 pirnt("Hello world") NameError: name 'pirnt' is not defined 名称错误:'pirnt' 名字没有定义 2> 将多条 print 写在一行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语法错误:语法无效 每行代码负责完成一个动作 3> 缩进错误 IndentationError: unexpected indent 缩进错误:不期望出现的缩进 Python 是一个格式非常严格的程序设计语言 目前而言,大家记住每行代码前面都不要增加空格 4> python 2.x 默认不支持中文 目前市场上有两个 Python 的版本并存着,分别是 Python 2.x 和 Python 3.x Python 2.x 默认不支持中文,具体原因,等到介绍 字符编码 时给大家讲解 Python 2.x 的解释器名称是 python Python 3.x 的解释器名称是 python3 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e4' in file 01-HelloPython.py on line 3, but no encoding declared; see http://python.org/dev/peps/pep-0263/ for details 语法错误: 在 01-HelloPython.py 中第 3 行出现了非 ASCII 字符 '\xe4',但是没有声明文件编码 请访问 http://python.org/dev/peps/pep-0263/ 了解详细信息 ASCII 字符只包含 256 个字符,不支持中文 有关字符编码的问题,后续会讲 单词列表 * error 错误 * name 名字 * defined 已经定义 * syntax 语法 * invalid 无效 * Indentation 索引 * unexpected 意外的,不期望的 * character 字符 * line 行 * encoding 编码 * declared 声明 * details 细节,详细信息 * ASCII 一种字符编码 02. Python 2.x 与 3.x 版本简介 目前市场上有两个 Python 的版本并存着,分别是 Python 2.x 和 Python 3.x 新的 Python 程序建议使用 Python 3.0 版本的语法 Python 2.x 是 过去的版本 解释器名称是 python Python 3.x 是 现在和未来 主流的版本 解释器名称是 python3 相对于 Python 的早期版本,这是一个 较大的升级 为了不带入过多的累赘,Python 3.0 在设计的时候 没有考虑向下兼容 许多早期 Python 版本设计的程序都无法在 Python 3.0 上正常执行 Python 3.0 发布于 2008 年 到目前为止,Python 3.0 的稳定版本已经有很多年了 Python 3.3 发布于 2012 Python 3.4 发布于 2014 Python 3.5 发布于 2015 Python 3.6 发布于 2016 Python 3.7 发布于 2018 为了照顾现有的程序,官方提供了一个过渡版本 —— Python 2.6 基本使用了 Python 2.x 的语法和库 同时考虑了向 Python 3.0 的迁移,允许使用部分 Python 3.0 的语法与函数 2010 年中推出的 Python 2.7 被确定为 最后一个Python 2.x 版本 提示:如果开发时,无法立即使用 Python 3.0(还有极少的第三方库不支持 3.0 的语法),建议 先使用 Python 3.0 版本进行开发 然后使用 Python 2.6、Python 2.7 来执行,并且做一些兼容性的处理 03. 执行 Python 程序的三种方式 3.1. 解释器 python / python3 Python 的解释器 # 使用 python 2.x 解释器 $ python xxx.py # 使用 python 3.x 解释器 $ python3 xxx.py 其他解释器(知道) Python 的解释器 如今有多个语言的实现,包括: CPython —— 官方版本的 C 语言实现 Jython —— 可以运行在 Java 平台 IronPython —— 可以运行在 .NET 和 Mono 平台 PyPy —— Python 实现的,支持 JIT 即时编译 3.2. 交互式运行 Python 程序 直接在终端中运行解释器,而不输入要执行的文件名 在 Python 的 Shell 中直接输入 Python 的代码,会立即看到程序执行结果 1) 交互式运行 Python 的优缺点 优点 适合于学习/验证 Python 语法或者局部代码 缺点 代码不能保存 不适合运行太大的程序 2) 退出 官方的解释器 1> 直接输入 exit() >>> exit() 2> 使用热键退出 在 python 解释器中,按热键 ctrl + d 可以退出解释器 3) IPython IPython 中 的 “I” 代表 交互 interactive 特点 IPython 是一个 python 的 交互式 shell,比默认的 python shell 好用得多 支持自动补全 自动缩进 支持 bash shell 命令 内置了许多很有用的功能和函数 IPython 是基于 BSD 开源的 版本 Python 2.x 使用的解释器是 ipython Python 3.x 使用的解释器是 ipython3 要退出解释器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1> 直接输入 exit In [1]: exit 2> 使用热键退出 在 IPython 解释器中,按热键 ctrl + d,IPython 会询问是否退出解释器 IPython 的安装 $ sudo apt install ipython 3.3. Python 的 IDE —— PyCharm 1) 集成开发环境(IDE) 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集成了开发软件需要的所有工具,一般包括以下工具: 图形用户界面 代码编辑器(支持 代码补全/自动缩进) 编译器/解释器 调试器(断点/单步执行) …… 2)PyCharm 介绍 PyCharm 是 Python 的一款非常优秀的集成开发环境 PyCharm 除了具有一般 IDE 所必备功能外,还可以在 Windows、Linux、macOS 下使用 PyCharm 适合开发大型项目 一个项目通常会包含 很多源文件 每个 源文件 的代码行数是有限的,通常在几百行之内 每个 源文件 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复杂的业务功能 3)PyCharm 快速体验 文件导航区域 能够 浏览/定位/打开 项目文件 文件编辑区域 能够 编辑 当前打开的文件 控制台区域 能够: 输出程序执行内容 跟踪调试代码的执行 右上角的 工具栏 能够 执行(SHIFT + F10) / 调试(SHIFT + F9) 代码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ese7952/article/details/84824776 我的博客即将入驻“云栖社区”,诚邀技术同仁一同入驻。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ese7952/article/details/83834292 今天随意写写,没有技术交流、没有经验分享!只是想简单给自己纪事一下! 今天是冬至,还有几个时辰就是农历十月初一 ——送寒衣节 按照我们山东当地的风俗,是要去祭祖的,像我这么不孝的人,每年总是有那么久不在家,一直没有好好给长辈们去上坟祭祖,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今天终于又一次和家人们一起去祭祖,虽然打扫起来有些狼狈、身体险些累垮、满身伤痕,但内心却很是满足。 最后: 愿我最爱的你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ese7952/article/details/83419393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JavaScript事件案例: 该事件属于悬浮事件 改代码逻辑非常简单,主要是 当鼠标移动到按钮上显示一个盒子,移开之后盒子隐藏 JavaScript事件中 onmouseover 代表的是鼠标指针移动到指定的对象上时发生某个动作; onmouseout 代表的是鼠标指针移出该指定的对象上时发生某个动作; xxxx.style 代表一个单独的样式声明 display 是个属性 意为展示或显示的意思 |--- block 以块级元素显示 |--- none 不予以显示,可理解为隐藏 更多具体的属性值可以查看http://www.w3school.com.cn/cssref/pr_class_display.asp 源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en">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title>鼠标移入移出显示或隐藏的悬浮事件</title> <style> div{ width: 2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ccc; border:1px solid #000; display:none; } </style> </head> <body> <button id="btn">移动鼠标到按钮会有盒子显示或隐藏</button> <div id="box"></div> </body> </html> <script> //1.获取标签元素 var oBtn=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var oBox=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2.书写事件 oBtn.onmouseover=function(){ //alert('ok'); oBox.style.display='block'; } oBtn.onmouseout=function(){ oBox.style.display='none'; } </script> 效果图如下: 作者: 杨校 出处: https://blog.csdn.net/kese7952 分享是快乐的,也见证了个人成长历程,文章大多都是工作经验总结以及平时学习积累,基于自身认知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也请大家指正,共同进步。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 如有问题, 可邮件(397583050@qq.com)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