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用户产品功能发布、用户反馈收集等。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用户产品功能发布、用户反馈收集等。

1

回答

“低代码”一词似乎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词汇,2015 年前后AWS、Google、Oracle 等厂商开始入局低代码领域时,国内氛围还没有很高。2018 年5 月,快速应用开发的低代码平台OutSystems 获得3.6 亿美金投资;同年8 月,西门子宣布以6 亿欧元收购低代码应用开发厂商Mendix;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以低代码/零代码技术重构数字化业务,低代码平台市场逐步火爆起来。

其实低代码开发并非新生事物,据可考的资料,低代码概念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 年代IBM 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RAD);后来微软的VB、C#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谷歌的Android 集成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 等都是对其概念的工程实践。低代码本质上还是一种软件开发方式:即不写代码或少写代码的方式来完成软件开发。

于前端而言,低代码开发其实也并不陌生,把“低代码”描述为“页面可视化编辑”,这一概念就变得熟悉了起来,我们曾经使用过的Dreamweaver、Frontpage 等其实都可以归属到低代码的范畴。随着Angular、React、Vue等前端框架的普及以及gulp,webpack等构建工具的完善,前端进入工程化协作开发时代,逐步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业务逻辑。

当前云原生开发火热,在容器化微服务化技术加持下,传统意义的后端开发瘦身,又催生出了前端服务化的理念。在适配行业领域,业务场景,用户群体等不同条件下,前端低代码的设计落地和工程实践相应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特色。

以上内容摘自《SREWorks 云原生数智运维工程实践》电子书,点击https://developer.aliyun.com/ebook/download/7784可下载完整版。

胡嘞嘞 评论 0

开源Elasticsearch 是一个基于Lucene 的实时分布式的搜索与分析引擎,是遵从Apache 开源条款的一款开源产品,是当前主流的企业级搜索引擎。作为一款基于RESTful API 的分布式服务,Elasticsearch 可以快速地、近乎于准实时地存储、查询和分析超大数据集,通常被用来作为构建复杂查询特性和需求强大应用的基础引擎。

2017 年,阿里云携手Elastic 合作推出了阿里云Elasticsearch 服务,在100%兼容开源功能的同时,支持开箱即用、按需付费。通过Elastic 创新的检索技术与阿里云自研的云原生高性能内核、达摩院NLP 分词与向量检索等能力,帮助企业客户提升业务成效,并节约费用支出。在切实提高企业应用程序性能的同时,提升业务的敏捷性和智能化,缩短解决问题所需时间,使客户可以专注于自身业务创新。

基于“源于开源,又不止于开源”的产品理念,阿里云Elasticsearch 持续在包含智能运维在内的可观测场景进行云原生引擎能力升级,作为业内首个Serverless Elasticsearch 云服务,云上日志增强引擎可提供基于读写分离架构的Indexing Service 写入加速服务、Openstore 海量存储服务,从而实现Elasticsearch 写入及存储Serverless,为用户带来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简单易用的全观测场景能力。

以上内容摘自《SREWorks 云原生数智运维工程实践》电子书,点击https://developer.aliyun.com/ebook/download/7784可下载完整版。

胡嘞嘞 评论 0

1

回答

詹姆斯邦德00 2022-10-18 509浏览量 回答数 1

本书会教读者如何利用SREWorks 开源数智运维平台,来构建满足业务需求的数智运维体系。本书不会有太多手把手的直接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告诉读者如何去整理当前的技术栈,才能进一步向数智运维演进;让读者了解到云原生下的运维体系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实际价值。

孵化SREWorks 的开发团队也是一支大数据基础工程技术团队,他们将数据化运维、智能化运维引入到运维体系中。以监控为例,监控不仅仅是agent 采集上报就结束了,将数据通过ETL(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处理成各种结构的数据,通过智能算法或者规则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变化成可以直接执行的自动化指令,实现数智运维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想要了解数智运维体系以及平台架构,推荐阅读《SREWorks 介绍篇》。

云原生的架构不仅仅是工作负载从进程变成容器Container)继而变成(Pod)这么简单,很多原本在虚拟机内实现的调度逻辑被释放到了k8s 的控制平面,这一改变增加了容器编排的复杂度,但也进一步提升云原生架构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SREWorks 运维开发团队凭借在大数据大规模集群的丰富运维开发经验,在云原生场景下快速迭代演进,实现了数智运维方案云原生化。如果希望了解云原生技术栈如何演进的同学推荐阅读《Kubernetes 资源编排篇》。

众所周知,单集群5000 个节点曾是集群规模化的一个门槛,在这个体量下很多技术方案都会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阿里飞天集群在2013 年就达到了5K 的规模,而孵化SREWorks 的团队正是支撑这个5K 集群背后的运维团队。团队里自行研发的无数个运维工具撑起了飞天5K 集群的一次次的升级、扩容以及变更。也是这些历练,让这些工具快速成长为各种面向海量机器、规模集群的平台化运维方案:

从交付到监测,从管理到运营,所有相关的能力一应俱全。想要知晓这些平台化的能力如何在生产环境中大显身手,推荐阅读《云原生运维实战篇》。

本书适合正在向云原生转型的技术老兵,也适合刚入行正在熟悉k8s 的小白。

推荐阅读完本书后配合SREWorks 进行实践,效果更佳。

以上内容摘自《SREWorks 云原生数智运维工程实践》电子书,点击https://developer.aliyun.com/ebook/download/7784可下载完整版。

胡嘞嘞 评论 0

公告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官方技术圈,用户产品功能发布、用户反馈收集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