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软件工程中的耦合性和解耦合性是什么意思?

看《thinking in java》和《head first 设计模式》中,两本书好多次提到了“耦合性”和“解耦合性”这两个词。一直以来都是模棱两可的,搜了一下,维基百科中的解释太专业化了,我没有看懂,通俗的讲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谢谢大家的回答. 通过大家的回答, 我对于这两个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估计是我的层次不够吧, 看这两本书还是有难度,而且在实际自己编写代码的时候还是不能很好的运用设计模式的精髓.

展开
收起
蛮大人123 2016-02-28 18:45:08 4206 0
1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
  • 我说我不帅他们就打我,还说我虚伪

    不要一棒子把“耦合”削死。耦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两个程序模块有关联就叫做耦合。

    某些模块必然要关联起来才能工作,这是由业务逻辑决定的,不能否认。所以解耦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把关联拆掉,而是把模块之间的关联放松到必要的程度。一些建议:
    •模块只对外暴露最小限度的接口,形成最低的依赖关系。
    •只要对外接口不变,模块内部的修改,就不得影响其他模块;
    •删除一个模块,应当只影响有依赖关系的其他模块,而不应该影响其他无关部分;

    软件工程有一条铁律“高内聚、低耦合”就是这个道理:必要的耦合不可否认,没有耦合程序就做不成事;但是不必要的紧耦合,就会让程序“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让程序员的编写和维护都无从下手。

    人类同一时间只能专注于一小部分的内容。“高内聚、低耦合”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这个特点——小尺度上只专注一个模块,局部的编码工作才能够进行。大尺度上把具体代码转化为一些抽象的“模块”和“依赖关系”,才能够抓大放小,把握住程序的脉络,拼合出一个完整的产品。

    想象一下“社会大分工”这个模型——每一个小单位只专注自己的业务部分,与其他单位只存在业务外包的关联,以及物质、信息的交互。事实已经证明:这样的模型比以前大国企“大包大揽”自办各种职能部门的效率,有量级程度的提高。这就是“高内聚、低耦合”在现实世界中的体现。
    程序就是人类创造的第二世界,程序的逻辑无非是世界运行规律的抽象。跳出程序看程序,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观点和角度。

    2019-07-17 18:50:00
    赞同 展开评论 打赏
问答分类:
问答地址:
问答排行榜
最热
最新

相关电子书

更多
典型业务逻辑漏洞挖掘 立即下载
极简微服务模式—消除微服务复杂度的最佳实践 立即下载
研发过程中的那些反模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