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更改一次表结构会向kafka插入两条数据,这两条数据除了ts_ms不同以外,其它都相同,historyRecord里的ddl都是一样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阿里云Lindorm或使用DMS进行表结构变更的场景中,更改一次表结构操作理论上不会直接导致向Kafka插入两条数据。ALTER TABLE这类DDL操作主要是在数据库层面修改表结构,并不直接关联到数据的增删改查,因此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到如Kafka这样的消息队列系统中的数据生成。
不过,存在一种可能情况可以间接解释您所描述的现象:如果您的系统设计中包含了数据库变动同步机制到Kafka,比如使用了Debezium等数据库变更数据捕获(CDC, Change Data Capture)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ALTER TABLE命令时,尽管没有实际的数据记录变化,但数据库变更事件(包括DDL操作)会被捕获并作为消息发送到Kafka。这可能是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或者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当捕获到DDL操作时,Debezium等工具可能会产生至少两条消息来描述变更的开始和结束状态,或者在某些配置下,对同一个DDL操作生成具有不同元数据(如时间戳ts_ms)的两条几乎相同的消息。这是因为这些工具旨在通过消息流的形式完整记录数据库的所有变更,包括数据变更(DML)和结构变更(DDL),以实现完整的审计跟踪和数据同步功能。
综上所述,如果您观察到更改一次表结构后Kafka中出现两条相似消息,这很可能是由于您的系统中部署了数据库变更数据捕获工具自动将DDL操作推送到了Kafka,而这两条消息分别代表了该DDL操作的不同阶段或确认信息。
实时计算Flink版是阿里云提供的全托管Serverless Flink云服务,基于 Apache Flink 构建的企业级、高性能实时大数据处理系统。提供全托管版 Flink 集群和引擎,提高作业开发运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