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突击70:什么是粘包和半包?怎么解决?

简介: 面试突击70:什么是粘包和半包?怎么解决?

粘包和半包问题是数据传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所谓的 粘包问题是指数据在传输时,在一条消息中读取到了另一条消息的部分数据,这种现象就叫做粘包。 比如发送了两条消息,分别为“ABC”和“DEF”,那么正常情况下接收端也应该收到两条消息“ABC”和“DEF”,但接收端却收到的是“ABCD”,像这种情况就叫做粘包,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半包问题是指接收端只收到了部分数据,而非完整的数据的情况就叫做半包。比如发送了一条消息是“ABC”,而接收端却收到的是“AB”和“C”两条信息,这种情况就叫做半包,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PS: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把粘包问题和半包问题看成同一个问题,所以下文就用“粘包”问题来替代“粘包”和“半包”问题。

1.为什么会有粘包问题?

粘包问题发生在 TCP/IP 协议中,因为 TCP 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它是以“流”的形式传输数据的,而“流”数据是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尾边界的,所以就会出现粘包问题

2.粘包问题代码演示

接下来我们用代码来演示一下粘包和半包问题,为了演示的直观性,我会设置两个角色:

  • 服务器端用来接收消息;
  • 客户端用来发送一段固定的消息。

然后通过打印服务器端接收到的信息来观察粘包问题。
服务器端代码实现如下:

/**
 * 服务器端(只负责接收消息)
 */
class ServSocket {
    // 字节数组的长度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YTE_LENGTH = 2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 Socket 服务器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888);
        // 获取客户端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得到客户端发送的流对象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while (true) {
                // 循环获取客户端发送的信息
                byte[] bytes = new byte[BYTE_LENGTH];
                // 读取客户端发送的信息
                int count = inputStream.read(bytes, 0, BYTE_LENGTH);
                if (count > 0) {
                    // 成功接收到有效消息并打印
                    System.out.println("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是:" + new String(bytes));
                }
                count = 0;
            }
        }
    }
}

客户端实现代码如下:

/**
 * 客户端(只负责发送消息)
 */
static class ClientSock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 Socket 客户端并尝试连接服务器端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127.0.0.1", 8888);
        // 发送的消息内容
        final String message = "Hi,Java."; 
        // 使用输出流发送消息
        try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 给服务器端发送 10 次消息
            for (int i = 0; i < 10; i++) {
                // 发送消息
                outputStream.write(message.getBytes());
            }
        }
    }
}

以上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服务器端发生了粘包问题,因为客户端发送了 10 次固定的“Hi,Java.”的消息,正确的结果应该是服务器端也接收到了 10 次固定消息“Hi,Java.”才对,但实际执行结果并非如此。

3.解决方案

粘包问题的常见解决方案有以下 3 种:

  1. 发送方和接收方固定发送数据的大小,当字符长度不够时用空字符弥补,有了固定大小之后就知道每条消息的具体边界了,这样就没有粘包的问题了;
  2. 在 TCP 协议的基础上封装一层自定义数据协议,在自定义数据协议中,包含数据头(存储数据的大小)和 数据的具体内容,这样服务端得到数据之后,通过解析数据头就可以知道数据的具体长度了,也就没有粘包的问题了;
  3. 以特殊的字符结尾,比如以“\n”结尾,这样我们就知道数据的具体边界了,从而避免了粘包问题(推荐方案)。

解决方案1:固定数据大小

收、发固定大小的数据,服务器端的实现代码如下:

/**
* 服务器端,改进版本一(只负责接收消息)
*/
static class ServSocketV1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YTE_LENGTH = 1024;  // 字节数组长度(收消息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9091);
     // 获取到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while (true) {
             byte[] bytes = new byte[BYTE_LENGTH];
             // 读取客户端发送的信息
             int count = inputStream.read(bytes, 0, BYTE_LENGTH);
             if (count > 0) {
                 // 接收到消息打印
                 System.out.println("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是:" + new String(bytes).trim());
             }
             count = 0;
         }
     }
 }
}

客户端的实现代码如下:

/**
* 客户端,改进版一(只负责接收消息)
*/
static class ClientSocketV1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YTE_LENGTH = 1024;  // 字节长度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127.0.0.1", 9091);
     final String message = "Hi,Java."; // 发送消息
     try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 将数据组装成定长字节数组
         byte[] bytes = new byte[BYTE_LENGTH];
         int idx = 0;
         for (byte b : message.getBytes()) {
             bytes[idx] = b;
             idx++;
         }
         // 给服务器端发送 10 次消息
         for (int i = 0; i < 10; i++) {
             outputStream.write(bytes, 0, BYTE_LENGTH);
         }
     }
 }
}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优缺点分析

从以上代码可以看出,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解决粘包问题,但这种固定数据大小的传输方式,当数据量比较小时会使用空字符来填充,所以会额外的增加网络传输的负担,因此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2:自定义请求协议

这种解决方案的实现思路是将请求的数据封装为两部分:消息头(发送的数据大小)+消息体(发送的具体数据),它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此解决方案的实现分为以下 3 部分:

  1. 编写一个消息封装类
  2. 编写客户端
  3. 编写服务器端

接下来我们一一来实现。

① 消息封装类

消息的封装类中提供了两个方法:一个是将消息转换成消息头 + 消息体的方法,另一个是读取消息头的方法,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
 * 消息封装类
 */
class SocketPacket {
    // 消息头存储的长度(占 8 字节)
    static final int HEAD_SIZE = 8;

    /**
     * 将协议封装为:协议头 + 协议体
     * @param context 消息体(String 类型)
     * @return byte[]
     */
    public byte[] toBytes(String context) {
        // 协议体 byte 数组
        byte[] bodyByte = context.getBytes();
        int bodyByteLength = bodyByte.length;
        // 最终封装对象
        byte[] result = new byte[HEAD_SIZE + bodyByteLength];
        // 借助 NumberFormat 将 int 转换为 byte[]
        NumberFormat numberFormat = NumberFormat.getNumberInstance();
        numberFormat.setMinimumIntegerDigits(HEAD_SIZE);
        numberFormat.setGroupingUsed(false);
        // 协议头 byte 数组
        byte[] headByte = numberFormat.format(bodyByteLength).getBytes();
        // 封装协议头
        System.arraycopy(headByte, 0, result, 0, HEAD_SIZE);
        // 封装协议体
        System.arraycopy(bodyByte, 0, result, HEAD_SIZE, bodyByteLength);
        return result;
    }

    /**
     * 获取消息头的内容(也就是消息体的长度)
     * @param inputStream
     * @return
     */
    public int getHeader(InputStream inputStream) throws IOException {
        int result = 0;
        byte[] bytes = new byte[HEAD_SIZE];
        inputStream.read(bytes, 0, HEAD_SIZE);
        // 得到消息体的字节长度
        result = Integer.valueOf(new String(bytes));
        return result;
    }
}

② 客户端

客户端中我们添加一组待发送的消息,随机给服务器端发送一个消息,实现代码如下:

/**
 * 客户端
 */
class MySocket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启动 Socket 并尝试连接服务器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127.0.0.1", 9093);
        // 发送消息合集(随机发送一条消息)
        final String[] message = {"Hi,Java.", "Hi,SQL~", "关注公众号|Java中文社群."};
        // 创建协议封装对象
        SocketPacket socketPacket = new SocketPacket();
        try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et.getOutputStream()) {
            // 给服务器端发送 10 次消息
            for (int i = 0; i < 10; i++) {
                // 随机发送一条消息
                String msg = message[new Random().nextInt(message.length)];
                // 将内容封装为:协议头+协议体
                byte[] bytes = socketPacket.toBytes(msg);
                // 发送消息
                outputStream.write(bytes, 0, bytes.length);
                outputStream.flush();
            }
        }
    }
}

③ 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使用线程池来处理每个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实现代码如下:

/**
 * 服务器端
 */
class MySocket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 Socket 服务器端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9093);
        // 获取客户端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使用线程池处理更多的客户端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00, 150, 10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000));
        threadPool.submit(() -> {
            // 客户端消息处理
            processMessage(clientSocket);
        });
    }
    /**
     * 客户端消息处理
     * @param clientSocket
     */
    private static void processMessage(Socket clientSocket) {
        // Socket 封装对象
        SocketPacket socketPacket = new SocketPacket();
        // 获取客户端发送的消息对象
        try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while (true) {
                // 获取消息头(也就是消息体的长度)
                int bodyLength = socketPacket.getHeader(inputStream);
                // 消息体 byte 数组
                byte[] bodyByte = new byte[bodyLength];
                // 每次实际读取字节数
                int readCount = 0;
                // 消息体赋值下标
                int bodyIndex = 0;
                // 循环接收消息头中定义的长度
                while (bodyIndex <= (bodyLength - 1) &&
                        (readCount = inputStream.read(bodyByte, bodyIndex, bodyLength)) != -1) {
                    bodyIndex += readCount;
                }
                bodyIndex = 0;
                // 成功接收到客户端的消息并打印
                System.out.println("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 + new String(bodyByte));
            }
        } catch (IOException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ioException.getMessage());
        }
    }
}

以上程序的执行结果如下:
image.png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消息通讯正常,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中并没有出现粘包问题。

优缺点分析

此解决方案虽然可以解决粘包问题,但消息的设计和代码的实现复杂度比较高,所以也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3:特殊字符结尾

以特殊字符结尾就可以知道流的边界了,它的具体实现是:使用 Java 中自带的 BufferedReader 和 BufferedWriter,也就是带缓冲区的输入字符流和输出字符流,通过写入的时候加上 \n 来结尾,读取的时候使用 readLine 按行来读取数据,这样就知道流的边界了,从而解决了粘包的问题。
服务器端实现代码如下:

/**
 * 服务器端,改进版三(只负责收消息)
 */
static class ServSocketV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 Socket 服务器端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9092);
        // 获取客户端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 使用线程池处理更多的客户端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00, 150, 100,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000));
        threadPool.submit(() -> {
            // 消息处理
            processMessage(clientSocket);
        });
    }
    /**
     * 消息处理
     * @param clientSocket
     */
    private static void processMessage(Socket clientSocket) {
        // 获取客户端发送的消息流对象
        try (BufferedReader buffered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
                new InputStreamReader(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
            while (true) {
                // 按行读取客户端发送的消息
                String msg = bufferedReader.readLine();
                if (msg != null) {
                    // 成功接收到客户端的消息并打印
                    System.out.println("接收到客户端的信息:" + msg);
                }
            }
        } catch (IOException ioException) {
            ioException.printStackTrace();
        }
    }
}
PS:上述代码使用了线程池来解决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服务器端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一对多的服务器响应。

客户端的实现代码如下:

/**
 * 客户端,改进版三(只负责发送消息)
 */
static class ClientSocketV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启动 Socket 并尝试连接服务器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127.0.0.1", 9092);
        final String message = "Hi,Java."; // 发送消息
        try (BufferedWriter buffered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
                new OutputStream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 {
            // 给服务器端发送 10 次消息
            for (int i = 0; i < 10; i++) {
                // 注意:结尾的 \n 不能省略,它表示按行写入
                bufferedWriter.write(message + "\n");
                // 刷新缓冲区(此步骤不能省略)
                bufferedWriter.flush();
            }
        }
    }
}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优缺点分析

以特殊符号作为粘包的解决方案的最大优点是实现简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当一条消息中间如果出现了结束符就会造成半包的问题,所以如果是复杂的字符串要对内容进行编码和解码处理,这样才能保证结束符的正确性。

总结

粘包和半包问题是数据传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有很多,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有:设置固定的数据传输大小、自定义请求协议的封装,在请求头中加入传输数据的长度、使用特殊符号作为结束符等。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公众号:Java面试真题解析

面试合集:https://gitee.com/mydb/interview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面试:TCP、UDP如何解决丢包问题
TCP、UDP如何解决丢包问题。TCP:基于数据块传输/数据分片、对失序数据包重新排序以及去重、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自主重传ARQ;UDP:程序执行后马上开始监听、控制报文大小、每个分割块的长度小于MTU
|
4月前
|
Java
Java 基础语法-面试题(54-63道)(数组+类+包)
Java 基础语法-面试题(54-63道)(数组+类+包)
46 16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网络协议
拼多多面试:Netty如何解决粘包问题?
粘包和拆包问题也叫做粘包和半包问题,**它是指在数据传输时,接收方未能正常读取到一条完整数据的情况(只读取了部分数据,或多读取到了另一条数据的情况)就叫做粘包或拆包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粘包问题和拆包问题属于两个不同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 ## 1.粘包问题 粘包问题是指在网络通信中,发送方连续发送的多个小数据包被接收方一次性接收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底层传输层协议(如 TCP)会将多个小数据包合并成一个大的数据块进行传输,导致接收方在接收数据时一次性接收了多个数据包,造成粘连。 例如以下案例,正常情况下客户端发送了两条消息,分别为“ABC”和“DEF”,那么接收端也应该收到两
45 0
拼多多面试:Netty如何解决粘包问题?
|
7月前
|
XML 缓存 网络协议
面试题:TCP的粘包和拆包
面试题:TCP的粘包和拆包
59 1
|
7月前
|
前端开发 开发工具 git
面试官:你之前的工作发布过npm包吗?
面试官:你之前的工作发布过npm包吗?
CocosCreator 面试题(七)优化cocos creator 包体体积
CocosCreator 面试题(七)优化cocos creator 包体体积
455 0
|
存储 安全 算法
面试官 - https 真的安全吗,可以抓包吗,如何防止抓包吗
面试官 - https 真的安全吗,可以抓包吗,如何防止抓包吗
|
网络协议 算法 Java
Java 最常见的面试题:说一下 tcp 粘包是怎么产生的?
Java 最常见的面试题:说一下 tcp 粘包是怎么产生的?
110 0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面试突击88:加入事务和嵌套事务有什么区别?
面试突击88:加入事务和嵌套事务有什么区别?
331 2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NoSQL
GitHub上标星75k+超牛的《Java面试突击版》,分享PDF离线版
前言 不论是校招还是社招都避免不了各种面试。笔试,如何去准备这些东西就显得格外重要。不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是有章可循的,我这个有章可循‘说的意思只是说应对技术面试是可以提前准备。 运筹帷幄之后,决胜千里之外!不打毫无准备的仗,我觉得大家可以先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准备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