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Android不行了,而是你跟不上了
我的很多读者都在反馈说,现在一个岗位可以收到的简历数,是前几年的几倍。我们必须承认,僧多粥少就是 Android 行业的现状,别说初中级工程师,就是高级工程师也是一抓一大把。企业招人的眼光也越来越高,如果你没点“真东西”,是真的挺难的。
前几天和一位 Android 前辈聊天,他说面试中很多工程师,对特别基础的问题都停留在“使用过”或者“听说过”。没有深入到技术细节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就只能被淘汰。下面这些,是他提到的几个问题,你能快速回答上么?
- SoftReference(软引用)在内存不足时会被虚拟机回收,那它会不会导致 OOM?
- Android 的 Touch 事件中 CANCEL 事件是如何产生的?哪些场景下会发生 CANCEL 事件?
- Handler 中的 Looper 无限循环,为什么没有阻塞UI主线程?
- 你在简历中写“精通多线程”,那么:线程中自己的“工作内存”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阿里开发规范中不允许使用 Executors 创建线程池?
你一定想说“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实际上,你的答案反映了你对技术理解的深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听起来很套路,但企业需要的是能对自己提交代码负责、对使用每一个工具负责的「高级/资深 Android 开发」。
小程序开发框架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高效的方式让开发者可以在微信中开发具有原生 APP 体验的服务。
微信团队为小程序提供的框架命名为MINA。MINA框架通过封装微信客户端提供的文件系统、网络通信、任务管理、数据安全等基础功能,对上层提供一整套JavaScript API,让开发者方便的使用微信客户端提供的各种基础功能与能力,快速构建应用。
MINA框架
微信小程序的框架示意图如下所示:
MINA框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页面视图层,开发者使用WXML文件来搭建页面的基本视图结构(WXML是类似于HTML标签的语言和一系列基础组件),使用WXSS文件来控制页面的表现样式。
第二部分AppService应用逻辑层,是MINA框架的服务中心,通过微信客户端启动异步线程单独加载运行,页面渲染所需的数据、页面交互处理逻辑都在其中实现。MINA框架中的AppService使用JavaScript来编写交互逻辑、网络请求、数据处理,但不能使用JavaScript中的DOM操作。小程序中的各个页面可以通过AppService实现数据管理、网络通信、生命周期管理和页面路由。
MINA框架为页面组件提供了一系列事件监听相关的属性(比如bindtap、bindtouchstart等),来与AppService中的事件处理函数绑定在一起,来实现页面向AppService层同步用户交互数据。MINA框架同时提供了很多方法将AppService中的数据与页面进行单向绑定(注意数据的绑定方向是单向的),当AppService中的数据变更时,会主动触发对应页面组件的重新渲染。
框架的核心是一个响应式的数据绑定系统,它能让数据与视图很简单的保持同步。只需要在逻辑层修改数据,视图层就会做相应的更新。示例如下:
<!--页面视图层代码--> <view class="apptitle"> <text class="app-avatar">欢迎使用{{appname}}</text> <button bindtap="changeAppname">更换名称 </button> </view> //AppService应用逻辑层代码 //初始数据 page({ data:{ appname:'易投票' }, changeAppname:function(e){ this.setData({ appname:'我的小程序' }) } })
示例中数据是如何更新的呢?首先,开发者通过框架将AppService应用逻辑层数据中的appname与页面视图层名为appname的变更进行了绑定,页面在刚打开的时候会显示“欢迎使用 易投票。然后,当点击按钮“更换名称”之后,视图层会发送changeAppname的tap事件给逻辑层,逻辑层找到事件函数changeAppname。最后,逻辑层changeAppname函数执行了setData操作,将对象appname的值改变为“我的小程序”,因为该对象已经在视图层绑定,所以视图层会显示为图2的名称了。
小程序的MINA框架有着接近原生App的运行速度,在框架层面做了大量的优化,在重功能上(page或tab切换、多媒体、网络连接等)上使用接近于native的组件继承,对安卓和ios端做出了高度一致的呈现,还有近乎完备的开发、调试工具。
目录结构
典型的小程序目录结构非常简洁,一般一个项目包含两个目录(pages和utils)三个文件(app.js、app.json、app.wxss)。pages目录下包括程序所需的各个页面,一个页面对应一个目录,包含2至4个文件(.js、.wxml、.json及.wxss)。utils目录则包含一些公共的js代码文件。当然,我们还可以添加其他的公共目录,如用来存放本地图片资源的images目录。
逻辑层
小程序的逻辑层就是所有.js脚本文件的集合。小程序在逻辑层处理数据并发送至视图层,同时接受视图层发回的事件请求。
MINA框架的逻辑层是由JavaScript编写,在此基础上,微信团队做出了一些优化,以便更高效的开发小程序,这些优化包括:
1、增加app方法用来注册程序,增加page方法用来注册页面;
2、提供丰富的API接口;
3、页面的作用域相对独立,并拥有了模块化的能力;
简单概括,逻辑层就是各个页面的.js脚本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小程序的逻辑层由js编写,但并不是在浏览器中运行的,所以JavaScript在Web中的一些能力都不能使用,比如 dom、window等,这也是我们开发过程中要克服的阻碍。
视图层
对于微信小程序而言,视图层就是所有的.wxml(WeiXin Markup language)文件与.wxss(WeiXin Style Sheet)文件的集合:.wxml用于描述页面结构而.wxss用于描述页面样式。
视图层以给定的样式来展现数据并反馈事件给逻辑层,而数据展现是以组件来进行的。组件(Component)是视图的基本组成单元。
数据层
数据层包括临时数据或缓存、文件存储、网络存储与调用。
1、页面临时数据或缓存
在页面page()中,我们要使用setData函数来将数据从逻辑层发送到视图层,同时改变对应的this.data的值。this在小程序中一般指调用页面,广泛情况下指的是包含它的函数作为方法被调用时所属的对象。直接修改this.data是无效的,无法改变页面的状态,还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单次设置的数据有一个大小限制,不能超过1024KB,避免一次性设置过多的数据。
setData()函数的参数接受一个对象。以key,value的形式表示,将this.data中的key对应的值改变为value。key可以非常灵活,包括以数据路径的形式表示,如array[0].title,并且无需在this.data中预定义。
2、文件存储(本地存储)
使用微信提供的现成数据API接口,如:
wx.getStorage:获取本地数据缓存
wx.setStorage:设置本地数据缓存
wx.clearStorage:清理本地数据缓存
3、网络存储与调用
上传或下载文件的API接口,如:
wx.request:发起网络请求
wx.uploadFile:上传文件
wx.downloadFile:下载文件
调用URL的API接口如下:
wx.navigateTo:保留当前页面,跳转到应用内的某个页面。但是不能跳到 tabbar 页面。可返回原页面。
wx.redirectTo:关闭当前页面,跳转到应用内的某个页面。但是不允许跳转到 tabbar 页面。不可返回原页面。
以上就是微信小程序框架的相关描述,微信团队一直在不断的优化框架能力,及时的关注官方提供的小程序开发者文档,了解小程序的最新能力及优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