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6 init进程是系统中的第一个进程,PID永远为1
查看系统在中静态进程的统计信息#
命令: ps
格式: ps [可选项]
- ax: 显示所有的进程信息
- -u: 使用以用户为主的格式输出进程信息
- -e: select all processes 显示系统内的进程信息
- -l: 使用长格式显示进程信息
- -f: full 使用完整的格式显示进程信息
补充: ps -eo pid,args,psr
可以查看系统上进程的 pid 命令参数 已经占用的哪个cpu
ps aux命令#
[root@ecs-t6-large-2-linux-20190824103606 tmp]# ps aux USER PID %CPU %MEM VSZ RSS TTY STAT START TIME COMMAND root 1 0.0 0.1 125568 3984 ? Ss Sep04 0:05 /usr/lib/systemd/systemd --switched-root --system --deserialize 22 root 2 0.0 0.0 0 0 ? S Sep04 0:00 [kthreadd] root 3 0.0 0.0 0 0 ? S Sep04 0:00 [ksoftirqd/0] 解析 USER: 进程所属的用户 PID: 进程id %CPU: 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 %MEM: 进程占用内存的百分比 VSZ: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量 RSS: 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容量 TTY: 进程在哪个终端上运行 STAT: 进程状态 START: 进程启动时间 TIME: 进程实际占用cpu的时间 COMMAND: 命令名称和参数
ps -elf命令#
[root@ecs-t6-large-2-linux-20190824103606 tmp]# ps -elf F S UID PID PPID C PRI NI ADDR SZ WCHAN STIME TTY TIME CMD 4 S root 1 0 0 80 0 - 31392 ep_pol Sep04 ? 00:00:05 /usr/lib/systemd/systemd --switched-root --system --deserialize 22 1 S root 2 0 0 80 0 - 0 kthrea Sep04 ? 00:00:00 [kthreadd] 1 S root 3 2 0 80 0 - 0 smpboo Sep04 ? 00:00:00 [ksoftirqd/0] 1 S root 5 2 0 60 -20 - 0 worker Sep04 ? 00:00:00 [kworker/0:0H] F : 进程的flag, 4代表使用者, super user S : 进程的用户 PPID : 父进程 C: cpu的利用率 PRI : Priority 优先级 NI : Nice PRI/NI : 进程被CPU执行的优先级, 值越小, 越容易被执行 ADDR: 进程内存的地址 SZ: 占用的内存大小 WCHAN: 是否正在运作 CMD: 命令名称和参数
查看动态的进程排名信息#
top命令
- P:按%CPU排序
- M:按%MEM排序
- 1: 多核的话, 按1,可以显示出全部CPU
空格:马上刷新
默认每三秒就刷新一次
每隔一秒刷新一次
top -d 1
top 字段解析
top - 20:31:56 up 10 days, 5:03,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当前时间 系统运行的时间 在线人数 系统负载 : 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 使用w 或 uptime 可以查看到同样的信息 Tasks: 81 total, 1 running, 80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3.2 us, 0.0 sy, 0.0 ni, 96.8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 total 进程总数81 正在运行1个进程 80个在休眠 0个停止了 0个僵尸进程数 3.2 us :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3.2 0.0 sy : 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百 0.0 ni : 用户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 96.8 id: 空闲的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进程占用cpu 的百分比 0.0 hi: 硬件cpu占用百分比 0.0 si: 软中断占用cpu百分比 0.0 st: 虚拟机占有cpu百分比 KiB Mem : 3880020 total, 601516 free, 1553552 used, 1724952 buff/cache KiB Swap: 0 total, 0 free, 0 used. 2045092 avail Mem Mem 内存 总共3880020k 物理内存容量 空闲内存容量=601516 已经使用:used=1553552 缓存=1724952 Swap: 交换区总量0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 root 20 0 125568 3984 2628 S 0.0 0.1 0:05.14 systemd PID: 进程id USER: 优先级 PR: 优先级 NI: 负数表示高优先级, 正数表示低优先级 VIRT: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数 RES: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 SHR: 共享内存量 S: 进程状态 %CPU: 使用的CPU百分比 @MEN: 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TIME+ : 使用的CPU时间总计 COMMAND : 命令名
加入nice值后, PRI(新) = PRI(老) + nice
- root ,可以设置的范围是 [-20 19]
- 普通用户 ,可以设置的范围是 [0 19]
以树型结构显示各进程间的关系#
命令: pstree
[root@ecs-t6-large-2-linux-20190824103606 tmp]# pstree systemd─┬─NetworkManager─┬─dhclient │ └─2*[{NetworkManager}] ├─agetty ├─atd ├─auditd───{auditd} ├─crond ├─dbus-daemon ├─dockerd-current─┬─docker-containe───10*[{docker-containe}] │ └─10*[{dockerd-current}] ├─irqbalance ├─java───49*[{java}] ├─lvmetad ├─master─┬─pickup │ └─qmgr ├─ntpd ├─polkitd───6*[{polkitd}] ├─python ├─rsyslogd───2*[{rsyslogd}] ├─sshd───sshd───bash───pstree ├─systemd-journal ├─systemd-logind ├─systemd-udevd ├─tuned───4*[{tuned}] └─wrapper─┬─java───14*[{java}] └─{wrapper}
进程优先级设置#
- niceness:表示进程可被执行的优先级的修正数值 ,可手工修改,与priority有关
优先级有正负之分(-20 ~ 19)
加入nice值后 PRI(新) = PRI(老) + nice
root可以设置nice值范围(-20 ~ 19)
普通用户可以设置nice值范围(0 ~ 19)
- 用nice命令新的nice(新开启的进程)
以新的nice来启动命令
nice -10 vi & 设置nice值为10 nice --10 vi & 设置nice值为-10
- 用renice命令设置新nice(已经存在的进程)
renice 10 15132 设置nice值为10 renice -10 15132 设置nice值为-10 renice命令。renice -n 2 -p 3432。-n,后面是优先级的值;-p,是进程号。
- 用top命令修改进程的优先级
先输入r,然后输入pid,最后输入优先级
后台运行#
需要在命令行后添加&符号
如何让 jar包后台运行?#
nohup java -jar xxx.jar &
退出 exit
信号 kill#
kill命令用来发送信号, 是进程间通信机制中唯一的异步通信机制
进程接收到信号后,采取其他动作,常用它杀死进程
信号值 | 符号 | 行为 |
2 | sigint (interrupt) | ctrl + c |
9 | sigkill (强制杀死进程) | 请求终止,不能忽略 |
15 | sigterm ( terminate终止) | 请求终止 默认值 |
20 | sigtstp (stop, 挂起进程,放到后台执行) | ctrl + z |
强制杀死进程
kill -9 pid
有时候直接 kill pid 却杀不掉这个进程, 说明他屏蔽了默认值
杀死终端#
实现强制下线用户
pkill [选项]
- -u: 根据进程所属的用户名,杀死进程
- -t: 根据用户所在的终端 TTY杀死进程
[root@localhost ~]# w | grep -v "root" 14:10:10 up 6:08, 4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teacher tty1 - 14:04 5:34 0.16s 0.16s -bash hack pts/1 173.17.17.174 14:05 4:32 0.17s 0.17s -bash [root@localhost ~]# pkill -9 -t pts/1 [root@localhost ~]# w | grep -v "root" 14:12:22 up 6:10,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teacher tty1 - 14:04 7:46 0.16s 0.16s -bash
显示物理内存和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
命令: free
-m: 用MB的形式显示内存信息
-h: human readable
[root@ecs-t6-large-2-linux-20190824103606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7G 1.4G 636M 8.6M 1.6G 2.0G Swap: 0B 0B 0B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可用的空间就是 free + buff/cache
buff/cache 会随着系统负载的增大而减小, 释放掉缓存的空间,更多的IO直接针对磁盘操作,系统会变慢
内存监控#
- 系统内存信息在这个文件记录 /proc/meminfo
释放内存#
/proc是一个特殊文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来作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roc/sys/vm/drop_caches来释放内存
往 /proc/sys/vm/drop_caches 分别写入1, 2, 3
页面缓存(page cache)可以包含磁盘块的任何内存映射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inode是表示文件的数据结构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dentries是表示目录的数据结构 。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