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为什么要设计 Hook 机制?
Hook 机制的工作流程
Hook 机制的底层实现
示例:mmseg 中的 Hooks
1. 为什么要设计 Hook 机制?
OpenMMLab 系列的一大特色是其所采用的 Hook 机制。同样作为计算机视觉算法框架, 相比于简单易懂、对新手友好的 Gluon-CV, Hook 机制无疑提高了初学者入门 OpenMMLab 系列工具箱的难度。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引入 Hook 机制?
事实上,OpenMMLab 中的 Hook 机制其实是面向切面编程 (Aspect Oriented Program, AOP) 编程思想的一种体现。在抽象层面上,问为什么要引入 Hook 机制,其实就是在问在软件开发中,为什么要采用面向切面编程这种设计模式?
我个人粗浅的理解,之所以提出面向切面编程,是为了解决面向对象编程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 代码重复性的问题。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是职责分配,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对象类中,在不同的类里设计不同的方法。如果两个类 A、B 都需要用到同一种方法,那么可以将该方法写在一个独立的类 C 中,然后那两个类各自继承这个类 C。然而这么做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于,对于不具有多继承特性的语言,比如 Java,继承了类 C 就不能继承其他类了,如果类 C 中的功能并不是类 A、B 的主要功能,那通过继承类 C 来获取其方法就行不通了。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是各自在类 A、B 中实现类 C 中的那个子函数,这样的话,一模一样的代码就存在于两处,代码的重复性大大增加。如果你要修改该方法,也必须两处都修改。两处还可以 handle,如果这种情况有 m 个,每个重复 n 处呢?
第二个问题在于,即使能够继承,类 A、B 就和类 C 耦合在一起了,如果存在一个跟类 C 具有相似但不同子函数的类 D,我希望能够让类 A、B 通过用户配置选项动态地选择是调用类 C 还是类 D 中的子函数,那么这种直接继承的方案也没法提供这种动态选择的灵活性。
本质上,除了继承之外,面向对象编程所追求的封装特性斩断了类与类之间的联系和共享。然而, 为了降低代码的重复性、提升软件的模块化水平,需要将分散在各个类内的重复代码统一起来,两者之间就存在了矛盾。
这种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地将所需要的代码切入到类的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编程。 其中,几个类共同需要调用的、为此被抽取出来的代码片段叫作切面,其会在程序运行时被切入到指定类的指定方法中,而被切入的那些类、那些方法叫作切入点。面向切面编程,使得我们可以把和当前的业务逻辑无关的部分抽到单独的一层中去,实现无侵入式的功能扩展。
正是借由 Hook 机制,OpenMMLab 系列能够对网络实现以及算法训练、测试流程进行抽象和解耦,从而达到了相当高度的模块化水平, 即重复代码大大减少。
2. Hook 机制的工作流程
Hook 机制, 其实并不是 OpenMMLab 的特例,只是由于我代码经验太少,第一次见而已。钩子编程 (hooking) ,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术语,指通过拦截软件模块间的函数调用、消息传递、事件传递来修改或扩展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或其他软件组件的程序执行流程。其中,处理被拦截的函数调用、事件、消息的代码,被称为钩子 (hook) ,应该也就是前文 AOP 编程里面的切面。
在 OpenMMLab 中,Hook 机制是由 Runner 类 (比如 IterBasedRunner, EpochBasedRunner) 和 HOOK 类 (比如 EvalHook) 配合完成的, 共同构成一套训练框架的架构规范。
首先, 在 OpenMMLab 中, 负责网络训练测试全流程的 Runner 类在训练测试周期中定义好了一系列触发器, 如下所示:
# 省略 ... self.call_hook('before_train_epoch') for i, data_batch in enumerate(self.data_loader): # 省略 ... self.call_hook('before_train_iter') # 省略 ... self.call_hook('after_train_iter') # 省略 ... self.call_hook('after_train_epoch')
其次, 在与 Runner 类配合的 Hook 类及其子类中, 也定义了一堆与上面 Runner 类的触发器中 before_run, before_epoch, before_train_iter, after_train_iter, after_epoch, after_run 等步骤/时刻/节点同名的函数, 被称之为钩子函数, 如下所示:
class Hook: def before_run(self, runner): pass def after_run(self, runner): pass def before_epoch(self, runner): pass def after_epoch(self, runner): pass def before_iter(self, runner): pass def after_iter(self, runner): pass # ... 省略
当然, 上面这个 Hook 类是最最原始的实现, 也就是基本什么功能都没有实现. 如果想定义一些操作, 实现一些功能,可以继承这个类并定制我们需要的功能, 比如 mmcv.runner.hooks.evaluation 模块中的 EvalHook 类继承了最最原始的 Hook 类, 将里面的子函数基本都具体实现了一下; 而 mmseg.core.evaluation 模块中的 EvalHook 类则进一步继承了前一个 EvalHook 类, 重写了 after_train_iter 和 after_train_epoch 两个子函数。
有了相互配合的 Runner 类和 Hook 类之后, Runner 类实例运行到特定时刻, 就会通过触发器函数调用各个 Hook 类中的钩子函数, 从而完成特定的功能. 例如, 每个或者隔几个 after_epoch 或者 after_train_iter 触发器时刻, 可以通过 EvalHook 的 after_train_iter 函数调用 _do_evaluate 函数完成对 validation set 的 evaluation。
个人感觉, 这套 Hook 机制很像通信系统里面的轮流询问机制, 是一套在算法生命周期中规定好了种种操作的训练框架规范。其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在 Runner 类的被调用方法中, 每一个节点都规定了 call 相应 hook 函数的操作。Runner 类在训练过程中会依次轮流询问端口, 也就是依次 call 下每个节点的 hook 函数, 如果对应钩子函数有被专门定制过, 那就执行下该功能。如果没有, 那就是个空函数, 直接 pass 了, 继续执行下一步,从而实现了拦截模块间的函数调用、消息传递、事件传递,从而修改或扩展组件的行为。
3. Hook 机制的底层实现
在清楚了 Runner 类与 Hook 类配合实现 Hook 机制的工作流程后, 还剩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怎么让 Runner 类实例知道去调用某个具体的 Hook 类实例的子函数, 也就是怎么将 Runner 类实例和 Hook 类实例关联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 Runner 类实例可能会调用多个 Hook 对象, 每个 Hook 对象都会有各自同名的子函数, 比如 after_train_iter, 这种情况是如何处理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 是通过 Runner 类的 register_hook 函数将 HOOK 类实例注册进 Runner 类实例的。我们以 MMSegmentation 为例, 在训练模型的时候, 会调用 mmseg.apis 模块的 train_segmentor 函数. 其中有两步是给 IterBasedRunner 类实例 runner 注册 training hooks 和 validation hooks:
runner.register_training_hooks(cfg) runner.register_hook(eval_hook(val_dataloader, eval_cfg))
Runner 类提供了两种注册 hook 的方法:
1. register_hook 方法是直接传入一个实例化的 HOOK 对象,并将它插入到 Runner 类实例的 self._hooks 列表中;
2. register_hook_from_cfg 方法是传入一个配置项 cfg,根据配置项来实例化 HOOK 对象, 然后再将其插入到 self._hooks 列表中。
其实, 第二种方法就是先调用 mmcv.build_from_cfg 方法生成一个实例化的 HOOK 对象,然后再调用第一种 register_hook 方法将实例化后的 HOOK 对象插入到 self._hooks 列表中。
有了存有注册了的 Hook 类实例的 self._hooks 列表, Runner 类在运行中调用注册了的 Hook 类实例的子函数也就顺理成章了。看一下 BaseRunner 类中 call_hook 函数的定义, 其中 fn_name 就是 self.call_hook('after_train_iter') 传入的 after_train_iter. getattr(hook, fn_name)(self) 其实就是在调用 self._hooks 列表中的 hook 对象的名为 fn_name 的函数, 比如 EvalHook 类实例的 after_train_iter 方法. 至此, 第一个问题, 如何动态地将想要的 Hook 类实例的某个方法切入到 Runner 类实例的运行过程中已经实现了。
def call_hook(self, fn_name): """Call all hooks. Args: fn_name (str): The function name in each hook to be called, such as "before_train_epoch". """ for hook in self._hooks: getattr(hook, fn_name)(self)
对于第二个问题, 从上面 call_hook 函数的定义也可以看出, 在 Runner 实例的 run 函数运行过程中, 在每一个设置 call_hook 函数的节点, 都会就轮流执行一遍 self._hooks 列表中所有 hook 实例中该时刻对应的方法. 比如, 对于 after_train_iter 这个时刻, 就是遍历一遍所有 hook 实例的 after_train_iter 方法。如果只有一个 Hook 实例重写了该方法, 而其他实例的该方法都是 pass, 那也无所谓。但如果有两个及以上实例的该方法实现不是 pass, 那这就涉及到一个哪个实例的方法该先被调用的问题, 具体到程序中, 则是每个 Hook 了实例被插入到 self._hooks 列表的位置的前后, 因为 call_hook 函数是依次调用的。
优先级这点, 在注册 hook 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 priority 是默认变量。从下面 register_hook 函数的定义就可以看出, 对于新注册的一个 Hook 实例, 按照其指定的优先级, 没有指定就默认 'NORMAL' 优先级, 插入到 self._hooks 中, 优先级越高的, 越靠前。如果新注册的 Hook 实例与就有的 Hook 实例优先级相同, 那就按照先来后到, 先来的排在更前面。至此, 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
def register_hook(self, hook, priority='NORMAL'): """Register a hook into the hook list. The hook will be inserted into a priority queue, with the specified priority (See :class:`Priority` for details of priorities). For hooks with the same priority, they will be triggered in the same order as they are registered. Args: hook (:obj:`Hook`): The hook to be registered. priority (int or str or :obj:`Priority`): Hook priority. Lower value means higher priority. """ assert isinstance(hook, Hook) if hasattr(hook, 'priority'): raise ValueError('"priority" is a reserved attribute for hooks') priority = get_priority(priority) hook.priority = priority # insert the hook to a sorted list inserted = False for i in range(len(self._hooks) - 1, -1, -1): if priority >= self._hooks[i].priority: self._hooks.insert(i + 1, hook) inserted = True break if not inserted: self._hooks.insert(0, hook)
4. 示例:mmseg 中的 Hooks
在下图中,我整理了 mmseg 的 tools/train.py 整个运行周期中会用到的所有 hooks 对应的具体的 Hook 类以及相应被调用的时刻。
另外,以 IterBasedRunner 为例,整理了这些 Hooks 被调用的时刻以及相应的优先级(先后顺序)。
文章来源:公众号【OpenMMLab】
2021-09-17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