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Servlet技术的监听器-解析与实例-网站在线用户信息与网页点击量(1)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简介: JavaWeb-Servlet技术的监听器-解析与实例-网站在线用户信息与网页点击量

在Web项目中,我们对下面这几个监听器必须熟练的使用,它们的作用真的很大。熟练的使用后,可以使我们少绕弯路,少写很多代码、

事件源             监听对像的创建和销毁           监听对像上属性的添加和删除 
HttpSession       HttpSessionListener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 - HttpSessionEvent
ServletRequest    ServletRequestListenr          ServletRequestAttributeListener - ServletRequestEvent
ServletContext   ServletContextListener      ServletContextAttributeListener - ServletContextEvent

监听ServletContext的创建和销毁:

开发步骤:

第一步:实现ServletContextListener接口。

implements ServletContextListener

第二步:实现两个方法。

contextInitialized

contextDestroyed

ServletContext对象(项目)创建:
public void 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ServletContext对象(项目)消亡:
public void 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第三步:在web.xml中添加<listener/>节点。

为什么要配web.xml呢,因为我们的项目在启动的时候就需要监听,不可能由项目内部的类来完成,所以这个实现得依靠服务器了(在这里是Tomcat)

位置是在:filter- mapping标签之后 | listener | servlet标签之前

<listener>
    <listener-class>
       完整类名
    </listener-class>
</listener>

这一点与swing中的添加监听有所区别。

第四步:测试

1、发布项目启动。

2、通过Tomcat管理控制台停止此项目。(注意,不要通过myEclipse直接停Java虚拟机了)

监听ServletContext上的属性变化:

实现ServletContextAttributeListener接口:

implements ServletContextAttributeListener

实现三个方法:

添加属性时自动调用
    public void attributeAdded(ServletContextAttributeEvent e) {    
    }
    删除属性时自动调用
    public void attributeRemoved(ServletContextAttributeEvent e) {  
    }
    修改属性时自动调用
    public void attributeReplaced(ServletContextAttributeEvent e) { 
    }

配置web.xml:

<listener>
    <listener class>
        完整类名
    </listener-class>
</listener>

例如:在jsp页面中:

<%
     application.setAttribute("aa", "abc");//调用添加或修改属性时的方法
     application.removeAttribute("aa");//调用删除属性时的方法
%>

实例-网站在线人信息与网页点击量

分析:

网页点击量:

记录一个网站的点击量。
当服务器关闭时,必须要保存到文件中或是数据库中去。
当服务器启动时,先从文件中读取并放到ServletContext。
在Filter中(用ServletRequestListenr也可以)记录访问量,每次访问都加1。
好处:信息不是太重要,没有必要每次用户访问都访问数据库或是操作文件。
在为不影响用户的速度感受,应该开始一个新的线程同去操作数据。
这样即使在后台使用同步技术,用户也不会感觉到速度很慢。

在线人信息:

利用HttpSessionListener,监听HttpSession的创建和销毁。
sessionCreated
sessionDestroyed
Session的默认有效时间为30分。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修改它的值。
可以调用session.invalidate方法销毁当前Session.
主要作用是记录当前所有在线人数,无论是用户还是游客。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
主要作用是:记录当前在登录人数。注意,登录是指注册成为合法用户并成功登录的人。

源码:

index.jsp:

<%@ page language="java" import="java.util.*" pageEncoding="UTF-8"%>
<%@taglib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prefix="c"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ml>
  <head>
    <title>在线人的信息与网站点击量的实现</title>
  </head>
  <body>
    <h3>在线人的信息与网站点击量的实现</h3>
    <a href='<c:url value="servlet/ShowServlet"></c:url>'>查看在线人信息</a>
    <hr/>
    <form action='<c:url value="servlet/LoginServlet"></c:url>' method="post">
         姓名:<input type="text" name="name" />
         <input type="submit" value="登录">
    </form>
    <br/>点击量:${count}
  </body>
</html>

MyServletRequestListenr

统计访问量:

package cn.hncu.listeners;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RequestEven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RequestListener;
public class MyServletRequestListenr implements ServletRequestListener{
    //有一个请求就会运行这里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Initialized(ServletRequestEvent sre) {
        ServletContext sct = sre.getServletContext();
        new MyThread(sct).star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Destroyed(ServletRequestEvent sre) {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ServletContext sct = null;
    private static Object obj = new Object();
    public MyThread(ServletContext sct) {
        this.sct=s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 {
            sct.setAttribute("count", (Integer) sct.getAttribute("count") + 1);
        }
    }
}

MyServletContextListener

将访问量数据持久化:

package cn.hncu.listeners;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Event;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Listener;
public class MyServletContextListener implements ServletContextListener{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
        //从服务器硬盘把之前存储的点击量数据读取出来
        ServletContext sct = sce.getServletContext();
        String path = sct.getRealPath("/count.txt");
        try {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path));
            String line = br.readLine();
            Integer count = Integer.valueOf(line);
            sct.setAttribute("count", count);
        } catch (Exception e) {
            //如果出异常了,我们认为文件还不存在,服务器第一次启动
            e.printStackTrace();
            sct.setAttribute("count",new Integer(0));
        }
    }
    //关闭服务器时
    @Override
    public void 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 sce) {
        //把当前servletContext容器中存储的点击量数据 永久化到  服务器硬盘
        ServletContext sct = sce.getServletContext();
        String path = sct.getRealPath("/count.txt");
        try {
            PrintWriter pw = new PrintWriter(path);
            pw.write(""+sct.getAttribute("count"));
            pw.close();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技术深度解析: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面介绍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自然语言处理(NLP)到机器学习,从神经网络到大型语言模型(LLM),AI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背景、历史、业务场景、Python代码示例、流程图以及如何上手等多个方面,对AI技术中的关键组件进行深度解析,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AI技术世界。
182 10
|
16天前
|
缓存 算法 Oracle
深度干货 如何兼顾性能与可靠性?一文解析YashanDB主备高可用技术
数据库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HA)是指在系统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快速地恢复并保持服务可用性的能力。如果数据库只有一个实例,该实例所在的服务器一旦发生故障,那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服务。长时间的服务中断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数据库高可用一般通过多实例副本冗余实现,如果一个实例发生故障,则可以将业务转移到另一个实例,快速恢复服务。
深度干货  如何兼顾性能与可靠性?一文解析YashanDB主备高可用技术
|
25天前
|
Kubernetes Linux 虚拟化
入门级容器技术解析:Docker和K8s的区别与关系
本文介绍了容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组成部分Docker和Kubernetes。从传统物理机到虚拟机,再到容器化,每一步都旨在更高效地利用服务器资源并简化应用部署。容器技术通过隔离环境、减少依赖冲突和提高可移植性,解决了传统部署方式中的诸多问题。Docker作为容器化平台,专注于创建和管理容器;而Kubernetes则是一个强大的容器编排系统,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现代云原生应用的快速发展。
100 11
|
2月前
|
域名解析 负载均衡 安全
DNS技术标准趋势和安全研究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域名基础设施的结构性安全风险,由清华大学段教授团队多年研究总结。文章指出,DNS系统的安全性不仅受代码实现影响,更源于其设计、实现、运营及治理中的固有缺陷。主要风险包括协议设计缺陷(如明文传输)、生态演进隐患(如单点故障增加)和薄弱的信任关系(如威胁情报被操纵)。团队通过多项研究揭示了这些深层次问题,并呼吁构建更加可信的DNS基础设施,以保障全球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2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安全
融合DNS技术产品和生态
本文介绍了阿里云在互联网基础资源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解决方案,重点围绕共筑韧性寻址、赋能新质生产展开。随着应用规模的增长,基础服务的韧性变得尤为重要。阿里云作为互联网资源的践行者,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基础资源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打造更韧性的寻址基础服务。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浙江省IPv6创新实验室的成立背景与工作进展,以及阿里云在IPv6规模化部署、DNS产品能力升级等方面的成果。此外,阿里云通过端云融合场景下的企业级DNS服务,帮助企业构建稳定安全的DNS系统,确保企业在数字世界中的稳定运行。最后,文章强调了全链路极致高可用的企业DNS解决方案,为全球互联网基础资源的创新提供了中国标准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
2月前
|
缓存 边缘计算 网络协议
深入解析CDN技术:加速互联网内容分发的幕后英雄
内容分发网络(CDN)是现代互联网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球分布的服务器节点,加速网站、应用和多媒体内容的传递。它不仅提升了访问速度和用户体验,还减轻了源站服务器的负担。CDN的核心技术包括缓存机制、动态加速、流媒体加速和安全防护,广泛应用于静态资源、动态内容、视频直播及大文件下载等场景,具有低延迟、高带宽、稳定性强等优势,有效降低成本并保障安全。
91 4
|
2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JavaScript
网页爬虫技术全解析:从基础到实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页爬虫作为数据采集的重要工具,已成为数据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开发者不可或缺的技术。本文全面解析网页爬虫的基础概念、工作原理、技术栈与工具,以及实战案例,探讨其合法性与道德问题,分享爬虫设计与实现的详细步骤,介绍优化与维护的方法,应对反爬虫机制、动态内容加载等挑战,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合理运用网页爬虫技术。
|
3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22 2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