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switch 语句 🚀
在日常编程中,常常需要把表达式和一系列值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当前匹配的值。在5.2节已经看到,级联式if语句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例如,下面的级联式if语句根据成绩的等级显示出相应的英语单词:
常量表达式(constant expression)很像是普通的表达式, 只是不能包含变量和函数调用。因此,5是常量表达式,5 + 10也是常量表达式, 但 n + 10不是常量表达式(除非n是
表示常量的宏)。分支标号中的常量表达式的值必须是整数(字符也可以)。
语句。每个分支标号的后边可以跟 任意数量的语句。 不需要用花括号把这些语句括起来。(好好享受这一点,这可是C语言中少数几个不需要花括号的地方。)每组语句的最后一条通常是break语句。
C语言不允许有重复的分支标号, 但对分支的顺序没有要求,特别是default分支不一定要放置在最后。
case后边只可以跟随一个常量表达式。但是,多个分支标号可以放置在同一组语句的前面:
可惜的是,C语言不像有些编程语言那样有表示数值范围的分支标号。
switch语句不要求一定有 default分支。如果default不存在,而且控制表达式的值和任
何一个分支标号都不匹配的话,控制会直接传给switch语句后面的语句。
break 语句的作用
现在仔细讨论一下break语句。正如已经看到的那样, 执行 break语句会导致程序“跳”出
switch语句,继续执行switch后面的语句。
需要break语句是由于switch语句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计算的跳转”。对控制表达式求值时,控制会跳转到与switch表达式的值相匹配的分支标号处。分支标号只是一个说明switch内部位置的标记。在执行完分支中的最后一条语句后,程序控制“向下跳转”到下一个分支的第一条语句上,而忽略下一个分支的分支标号。 如果没有break 语句(或者其他某种跳转语句),控制将会从一个分支继续到下一个分支。思考下面的switch语句:
如果没有注释,将来某人可能会通过增加多余的break语句来修正“错误”。 虽然switch语句中的最后一个分支不需要break语句,但通常还是会放一个break语句在那里,以防止将来增加分支数目时出现“丢失break”的问题。
问与答 🚀
问:当我用=代替==时我所用的编译器没有发出警告。是否有办法可以强制编译器注意这类问题?(p.52)
答:下面是一些程序员使用的技巧:他们习惯性地将
问:如果i是int型变量,而f是float型变量,那么条件表达式(i > 0 ? i: f)是哪一种类型的值?
答:如问题中出现的那样,当int型和float型的值混合在一个条件表达式中时,表达式的类型为float型。如果i > 0为真,那么变量i转化为float型后的值就是表达式的值。
问:为什么C99为布尔类型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名字?(p.58)
答:_Bool不算好名字,是吧?C99没有采用bool和boolean这些更常见的名字,这是因为现有的C程序中可能已经定义了这些名字,再使用可能会导致编译错误。
问:明白了。但是为什么 _Bool这个名字就不会影响已有的程序呢?
答:C89标准指出,以下划线后跟一个大写字母开头的名字是保留字,程序员不应该使用。
*问:本章中的switch语句模板被称为是“最常用格式”,是否有其他格式呢?(p.60)
答:事实上,本章中描述的switch语句格式极具一般性,但switch语句还有更具一般性的格式。例如,switch语句包含的标号( 6.4节)前面可以不放置单词case,这可能会产生有趣的(?)陷阱。 假设意外地拼错了单词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