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 * 链表 入门(二)*

简介: 【数据结构与算法】—— * 链表 入门(二)*

引入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介绍了C语言如何实现链表,但是,在这一章,我们将抛开令人头秃的指针和结构体,我们将另外使用一种数组来实现的方式,叫做模拟链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模拟链表介绍

链表中的每一个结点都只有两个部分。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组date来储存每序列中的每一个数。那每一个数右边的数是谁,这一点该如何解决呢?在上一章的内容中我们是使用指针来解决的,这里我们只需再用一个数组right来存放序列中每一个数右边的数是谁就可以了。具体要怎么做呢?

1.png

上面的两个数组中,第一个整型数组date是用来存放序列中的具体数字的,另外一个整型数组right是用来存放当前序列中每一个元素右边的元素在数组date中位置的。

例如right【1】的值为2,就表示当前序列中1号元素右边的元素存放在date【2】 中;如果是0,例如right【9】的值为0,就表示当前序列中9号元素的右边没有元素。

现在需要在8面前插入一个6,只需将6直接存在数组date的末尾即date【10】 = 6.

接下来只需要将right【3】改为10,表明新序列中3号元素右边的元素存放在date【10】中。再将right【10】的值改为4,表示新序列中10号元素右边的元素存放在date【4】中。

这样我们通过right数组就可以从头到尾遍历整个序列了(序列的每个元素的值存放在对应的数组date中),如下

2.png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插入代码实现

  //从链表的头部开始遍历
t = 1;
while(t!= 0)
  {
    //如果当前结点下一个结点的值大于待插入数,将数插到中间
if(date[right[t]] > date[len])
    {
right[len] = right[t];   //新插入的数的下一个结点标号等于当前结点的下一个标号
right[t] = len;      //当前结点的下一个结点编号就是新插入数的编号
break;           //插入完成跳出循环
    }
t = right[t];
  }

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intmain()
{
intdate[101],right[101];
inti,n,t,len;
  //读入已有的数
scanf("%d",&n);
for(i = 1;i <= n;i++)
scanf("%d",&date[i]);
len = n;
  //初始化数组rightfor(i = 1;i <= n;i++)
  {
if(i!= n)
right[i] = i + 1;
elseright[i] = 0;
  }
  //直接在数组date的末尾加一个数
len++;
scanf("%d",&date[len]);
  //从链表的头部开始遍历
t = 1;
while(t!= 0)
  {
    //如果当前结点下一个结点的值大于待插入数,将数插到中间
if(date[right[t]] > date[len])
    {
right[len] = right[t];   //新插入的数的下一个结点标号等于当前结点的下一个标号
right[t] = len;      //当前结点的下一个结点编号就是新插入数的编号
break;           //插入完成跳出循环
    }
t = right[t];
  }
  //输出链表中的所有数
t = 1;
while(t!= 0)
  {
printf("%d",date[t]);
t = right[t];
  }
return0;
}

如果觉得有什么意见或者是需要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向小玄提出哦!

冲冲冲!!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算法入门:专题二---滑动窗口(长度最小的子数组)类型题目攻克!
给定一个正整数数组和目标值target,找出总和大于等于target的最短连续子数组长度。利用滑动窗口(双指针)优化,维护窗口内元素和,通过单调性避免重复枚举,时间复杂度O(n)。当窗口和满足条件时收缩左边界,更新最小长度,最终返回结果。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算法入门:专题一:双指针(有效三角形的个数)
给定一个数组,找出能组成三角形的三元组个数。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先排序,再用双指针优化。固定最大边,左右指针从区间两端向内移动,若两短边之和大于最长边,则中间所有组合均有效,时间复杂度由暴力的O(n³)降至O(n²)。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编译器
算法入门:剑指offer改编题目:查找总价格为目标值的两个商品
给定递增数组和目标值target,找出两数之和等于target的两个数字。利用双指针法,left从头、right从尾向中间逼近,根据和与target的大小关系调整指针,时间复杂度O(n),空间复杂度O(1)。找不到时返回{-1,-1}。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你天天听“数据挖掘”,可它到底在“挖”啥?——数据挖掘算法入门扫盲篇
你天天听“数据挖掘”,可它到底在“挖”啥?——数据挖掘算法入门扫盲篇
101 0
|
存储 算法 Perl
数据结构实验之链表
本实验旨在掌握线性表中元素的前驱、后续概念及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算法,并分析时间复杂度,理解链表特点。实验内容包括循环链表应用(约瑟夫回环问题)、删除单链表中重复节点及双向循环链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编程实践,加深对链表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16 4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强化学习:时间差分(TD)(SARSA算法和Q-Learning算法)(看不懂算我输专栏)——手把手教你入门强化学习(六)
本文介绍了时间差分法(TD)中的两种经典算法:SARSA和Q-Learning。二者均为无模型强化学习方法,通过与环境交互估算动作价值函数。SARSA是On-Policy算法,采用ε-greedy策略进行动作选择和评估;而Q-Learning为Off-Policy算法,评估时选取下一状态中估值最大的动作。相比动态规划和蒙特卡洛方法,TD算法结合了自举更新与样本更新的优势,实现边行动边学习。文章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两者的差异,并提供了伪代码帮助理解。
614 2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物联网
解析局域网内控制电脑机制:基于 Go 语言链表算法的隐秘通信技术探究
数字化办公与物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已成为提升工作效率、达成设备协同管理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企业远程办公时的设备统一调度,还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多设备间的联动控制,高效的数据传输与管理机制均构成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功能的核心要素。本文将深入探究 Go 语言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剖析其在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过程中,如何达成数据的有序存储与高效传输,并通过完整的 Go 语言代码示例展示其应用流程。
138 0
|
9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链表(下)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链表(下)。
338 30
|
9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链表(上)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链表(上)。
440 25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C++
【C++数据结构——线性表】单链表的基本运算(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内容介绍了单链表的基本运算任务,涵盖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初始化、销毁、判定是否为空表、求长度、输出、求元素值、按元素值查找、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等操作。通过C++代码示例详细解释了顺序表和链表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了测试说明、通 - **任务描述**:实现单链表的基本运算。 - **相关知识**:包括线性表的概念、初始化、销毁、判断空表、求长度、输出、求元素值、查找、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 **测试说明**: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提供测试输入和预期输出。 - **通关代码**:给出了完整的C++代码实现。 - **测试结果**:展示了测试通过后的预期输出结果。 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487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