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如何应对核心系统分布式智能化升级大潮?
过去40多年,中国金融业实现了技术上的引进、借鉴,并逐渐开始进行原创性创新。比如,在支付系统建设方面,我国现在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从二代大小额支付系统CNAPS到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再到目前傲视全球的移动支付、扫码支付,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金融支付体系。
而现在在金融机构又走在了新的“云原生路口”上,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对于核心系统进行历史性的升级改造,而这次升级的背后除了传统核心系统的集中式架构根本无法应对业务发展的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云原生核心系统是进一步推动金融业转型与爆发的“核”聚变武器。
1月18日,阿里云发布“核心转型路书” ,并推出“金融级云原生工场”,更是以颇为干货的内容,详细阐述了阿里云在参与支持我国金融机构实现核心分布式智能化转型中的成功实践。在详细阅读了全书之后,笔者认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系统升级的时代大戏已经开启,并将在阿里云的引领下逐渐走向高潮。
金融机构采用云原生技术,并不是将应用上公有云,而是将金融对安全合规、交易强一致性、单元化扩展、容灾多活、全链路业务风险管理、运维管理等各方面行业要求与云原生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发展为一套既符合金融行业标准和要求、又具备云原生技术优势的“金融级云原生架构”。
核心系统分布式升级,金融机构的迫切需求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移动、二维码支付等先进支付纷纷登场,这也让金融行业可以将之前很多不升息的现金转化为价值更高的活期存款,在金融业体内循环,为金融机构带来效益,而与此同时交易量大,但交易额小的快捷支付,也成了金融核心系统日常必须需要面对的交易场景,新兴的快捷支付手段是典型数字时代的产物,它一方面帮助金融业提高了用户黏性,另一方面也使金融的交易量不断快速上升。公开资料显示工行信息系统的日均交易量已经突破了5亿笔,农行、建行的日均交易量也达到了3亿笔的量级,这样的趋势从客观上也给金融行业带来了以下变化。
交易量增长,推动去集中式机构进程:爆炸式的业务量增长,也成为了金融业甜蜜的负担,因为金融科技的人业人员渐渐发现用户的增长速度已经渐渐超出系统处理能力的提升速度了,而之前一直沿用的以IOE(IBM的小型机、Oracle的数据库和EMC的存储)为代表的集中式、中心化系统体系与这种高用户并发的场景几乎格格不入,且不论如此性能的集中式系统成本会有多惊人,关键是提供这样集中式架构的科技巨头,也没有经历过上亿用户同时在线的业务场景,使用他们的产品解决方案有如南辕北辙,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分布式智能化架构加速诞生:集中式架构提升算力的思路是让服务器越来越强,同样的系统越堆越多却相互孤立,而分布式架构的思路则是只需要增加服务器节点的数量,就能处理更多的并发服务请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机遇,国内科技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10年前,阿里云就开始对分布式中间件、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分布式存储等技术开展了研究和探索,而这种不断向更高并发、更高性能发起挑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去集中式并选择分布式架构的过程。
与集中式、中心化系统不同,云原生分布式系统的业务连续性与系统稳定性是靠整个服务体系的工程集成以及容错能力造就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科技人,逐渐摸索出一条新的分布式架构,通过发挥云原生技术的威力,使得看似普通的虚拟机集群,能够碾压一体机、大型机,能够为亿万用户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升级核心系统,方能基业长青
核心系统转型已经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所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如果把IT系统比作一个水利系统,那么核心系统则相当于水利的运转中枢,而如果使用中心式的架构,那么所有的水流都需要经过中心管道处理,这样的好处是系统的设计架构较为简单,配套的应用开发起来也很容易,但是缺点是中心管道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遇到特别巨大的水流,这种中心化的架构就会力不从心。
所以这时IT界开始考虑使用分布式架构对原有的中心管道进行改造,这种分布式架构,虽然其内部设计较为复杂,不过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遇到突然到来的洪水,只需要增加核心管道数量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一般来说分布式系统中,集群内各节点承担的工作分量是相对平均的,这样系统调度起来成本最低,而“降本增效”也恰恰是互联网时代对于IT技术的基本要求。而在完成了核心系统的云原生改造之后,至少可以为金融行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提升:
提升客户互动频率,拓宽金融业获客渠道:分布式核心系统支持客户与金融APP等渠道进行频繁交互,真正提供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这也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频率大大增加,使金融服务辐射范围更广,极大地拓宽了金融机构的获客渠道。
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分布式核心系统是一款典型的由需求驱动、技术创新催生的产品,随着新技术不断的引入,金融行业也将随之对于原有技术体系进行革新与升级,为下一步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提升金融业风险控制能力:进行分布式系统升级以后,金融业可快速响应客户的交易请求,这也将为金融风险控制手段提供更有效率的科技武器,对于原有人工式、低效率的风控体系进行全面的迭代升级。
云原生-金融核心系统升级的最佳实践
正如笔者上文所述,目前金融核心系统有两个诉求,一是高效、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二是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目前来看只有直接拥抱云原生分布式、智能化技术方案才能真正拥抱未来。
云原生支持快速弹性扩容:单有分布式不足以应对数字化转型时代的所有问题,比如发生疫情的地方偶尔会出现健康码的崩溃,其本质原因不是没有使用分布式的技术,而是由于没有使用云原生的方案,无法做到根据流量需求进行弹性扩展。
云原生是一整套工具体系:原有的分布式核心方案往往只有一个数据库,开发、运维等等方面的难度都很高,没有配套的Devops平台来整合服务交付的各个环节,更没有对应的低代码平台,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数字化转型能力。
云原生有着更强大的数据治理能力: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云原生也是数据原生,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云原生技术平台有着先天的优势,更有利于金融行业的数据治理工作开展。
金融核心升级大潮下的应对之道
未来金融机构若要保证良好的客户体验,又要从容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流量高峰,就必须考虑将核心系统全面进行分布式智能化改造,这样才能使自身服务体系保持足够的弹性,迅速响应各种骤发需求。而如果不对核心换代升级,继续死守传统的集中式架构,且不论存在技术断供的风险,单从业务发展来说,未来的空间将十分狭小。
而分布式核心系统其特有的共享、共赢的理念都与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需求高度重合,所以这也是金融业信息科技一次涅槃重生的契机。虽然转型对技术要求更高,时间也更为紧迫,但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争取率先统一 核心系统的技术栈,就能成为时代潮流的领跑者为今后更进一步的服务体系升级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