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积水问题
当日是个雨后的早晨,四处都有积水。
这是发生在“变道转向”之后再次让我陷入思考的第二件事。
示意图如上,我要说的积水问题必须是在高架上下闸道口的坡面上的。为什么我不说更常见的平坦路面的积水区呢?因为作为一个有素质的老司机,经过平坦路面的积水区时路边若是有行人,必然速度放缓慢慢前行,以防积水泼溅到路人。而在高架坡面上因为视野中看不到高架底下的行车或者行人,有些时候下意识的就冲过去,高架下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里还是友情提醒一下,驾车但凡涉水不管什么情况都要放缓,这对别人对自己都没坏处。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对架构有借鉴意义呢?请大家思考:
- 路面为什么会有积水?
- 积水情况是否有监控?
- 我只是高架路面设计师,如何想得到高架下的行车或行人?
路面为什么会有积水
原因无非两个,路面不平整或者没有倾斜度,排水系统不给力。对于路面施工的质量问题,没什么好说的,施工和验收环节都没做到位。而依赖的排水系统不给力,对于高架施工队来说这个锅好像是可以甩给排水系统团队的。
无需多言,这里我要类比的软件架构类别是“服务治理”。很明显高架路面系统依赖了排水系统,那我们就来说道说道限流、路由、熔断、降级这四块。
限流比较容易理解,我的排水管道就这么粗,你拿盆往里灌肯定喷出来,所以超出排水管道处理能力的水就不收了。那多的这些水怎么处理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海绵城市”,通过一些特殊材料或特殊管道设计,将这些水先蓄在某些地方,以后随时可以拿来浇浇公园的花草啥的也算有效利用,架构里这就是常见的“削峰”,一般通过MQ队列来实现。当然还有更简单粗暴的就是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路边整几排烧红的铁棒,水一沾上就变为蒸汽蒸发掉了(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发明), 架构里对应的就是“快速失败”,既然系统已经处理不了你了,就直接给你个失败应答完事。
路由就是把水引流到不同的排水口(多个排水口可以理解成排水系统的分布式多节点),污水和雨水是不同的排水通道,这个可以叫灰度或A/BTest;大雨会启动更多的排水口进行排水,或者易积水路段使用大的排水口,这个叫“弹性扩容”或者“权重路由”。
熔断就像家里的保险丝,当排水系统达到自己能力的上限,水再也进去不去的时候(响应超时或持续报错),排水口可以考虑自动关闭。等排水系统缓过劲来之后,可以打开排水口继续接受排水,这里需要不时的去探测排水系统是否恢复,决定何时再开启排水口。此处的熔断就是为了保护排水系统本身,不要因为大量的水灌入导致排水管道的破裂脱节之类的恶劣情况发生。
降级之前要先分级,在排水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可以让关键核心路段的积水先排掉别让交通完全瘫痪,其他边缘路段就自我牺牲一下先关闭主动排水口,也就是说在排水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把优先权让给关键核心,这种是资源抢占式的降级;假设平日的排水是在管道流动的过程中加入了过滤杂质的功能,以防大形体的垃圾进入排水系统堵塞住出水口,那在暴雨天气排水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关停过滤功能,或者把过滤的标准放宽,这样排水的过程必然顺畅很多,这种是裁剪枝节、降低失败率、提高关键流程吞吐量的降级。
积水情况是否有监控
这个问题其实有一定的迷惑性,积水这种表象级别的监控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应该看更深一层,如何监控到路面的凹陷凸起。类比到软件系统,如果没有监控,我们对它们将一无所知。可悲的是,有相当比例的工程师对于系统上线后的感知,仍旧是通过是否有异常日志或者业务故障通知,才意识到自己系统的问题。实际上软件产品的交付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可监控”,对于一个无法从内到外看个透彻的黑匣子,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情。
那么到底应该监控什么呢?除了对自身业务或技术指标的监控,对于依赖方的监控同样重要。不能只盯着自己高架路面的平整度,还要监控你依赖的排水系统处理能力,如果处理速度越来越慢,那就要考虑告警并介入了。
细节为王,眼界放宽
开篇我说过现在的架构师不好混,实际上作为一个经验老到的架构师,他的能力就深藏在一些细节和眼界上,而这些都不是吃快餐养成的“准”架构师们短时间内可以望其项背的。就像上面的问题“我只是高架路面设计师,如何想得到高架下的行车或行人?” 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我就不信你没有在雨天有积水的马路上走过,或者亲身经历或者看到别人被积水坑害过。
回到软件架构上,有些细节可能让你空想你是想不出来的,但是你从初级工程师成长起来肯定踩到过某些坑,而这些坑都应该在你的架构设计里避免。一个标准的系统应用特性,很多人可以张嘴就来:可扩展性、高可靠、高可用、低延迟、BLABLABLA,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对“可运维”“可监控”“可排障”“可持续交付”等在概要设计初期就有考虑呢?
课间不休息了,我再啰嗦两句
到这里,发现自己就半小时的车程感悟了这么多,也真的挺难为自己的。
总结性陈述:其实主要就扯了临界时间窗口、服务治理两个架构设计经常遇到的点,结合提前打转向灯 和 防止路面积水两个场景做了发散性的对比,其他一些只言片语的架构思想仅为个人心得,如有异议随时欢迎来怼。
就此搁笔,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