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云牵手国家天文台,看云计算的跨界和融合

简介: 从阿里云牵手国家天文台,看云计算的跨界和融合

image.png

2017年1月22日,阿里云和国家天文台在北京正式宣布“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距离去年云栖大会上达成战略合作仅仅三个月,两者的合作便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次阿里云和国家天文台不仅正式挂牌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还实现了之前提出的虚拟天文台上云第一步的工作:LAMOST的产品数据已上传到云端。一个原本属于互联网范畴的阿里云,一个属于天文领域的国家天文台,两个本不相干的企业和单位能“走”到一起,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阿里云和国家天文台“牵手”,看似“跨界”,其实却是两者科学大数据与丰富的云资源和深厚信息技术的“融合”。


看似云的跨界,实则技术的升级


如果说将阿里云和国家天文台的“牵手”看做跨界合作的话,那么阿里云可能算得上一个频繁“跨界”的能手了。2015年7月份,阿里云联合中科院成立量子计算实验室,实验室将结合阿里云在经典计算算法、架构和云计算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计算和模拟、量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颠覆摩尔定律,探索超越经典计算机的下一代超快计算技术。这一次的合作尽管都发生在科技领域,但云计算和量子计算其实界限还是非常明显,阿里云和中科院的这次合作应该也算“跨界”。


阿里云和华大基因的合作堪称“跨界”的典范,一个云计算服务商到底怎么介入到基因研究领域?这恐怕是很多人看到这项合作的第一疑问。“随着运行在阿里云上的 BGI Online beta 版本上线,人类距离24小时完成一个人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的梦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句话应该是对阿里云和华大基因合作原因的最好解释。阿里云在这次合作中扮演的是基础能力输出的角色,华大基因BGI Online就是部署在阿里云计算平台上,并成为首个完全部署在阿里云上的大规模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看似是云计算的跨界,其实是华大基因借助云计算实现技术能力升级,以适应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而出现的数据爆炸式的增长。


除了天文、量子、基因,阿里云跨界的脚步还进入了气象、地震、医疗等领域,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时,阿里云和国家气象局达成合作,国家气象局将通过阿里云大数据平台向公众开放气象服务数据。而类似的跨界合作还发生在阿里云和国家地震局;阿里云和华山医院,利用云计算来“计算”地震;利用云计算来模拟人体临床实验加快新药面世的步伐。这样的合作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各行各业数据爆炸式增长,对海量数据的计算、存储和分析带来新的挑战。而阿里云的跨界,其实就是通过计算能力、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输出,为各行业提供持续不断的发展“核动力”,看似跨界的背后,其实是传统行业借助云计算实现技术升级以支持业务创新。


当然,阿里云的频繁跨界其实也有自身的“诉求”。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对数据的价值极其肯定,并且金句频出,“数据越用越值钱”,“原来的机器吃的是电,未来的机器吃的是数据”,“数据人家用过之后你用,你越用越值钱的东西”。可见,在DT时代,尤其是云计算的发展从来都是数据的游戏。阿里云和国家天文台、地震局、华大基因、华山医院、中科院等单位的合作,其实就是奔着“数据”而来,传统企业的海量数据将极大地帮助阿里的计算输出和数据输出的商业战略完成。


产业融合加速,云计算成创新驱动力


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射电望远镜为例,这个坐落在贵州号称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每天将产生50TB(1TB=1000GB)的数据。而到2025年,根据预测,天文观测相关的数据采集量将达到每年250亿TB。这样量级的天文数据,不可避免地在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开放共享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技术难度。这只是个例,在国家天文台还有更多这样的“数据”,它们蛰伏在各个IT设备中,成为无法开采的巨大金矿。


而通过和阿里云的合作,让国家天文台的海量价值数据可以更好地被利用。目前我国天文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郭守敬望远镜)的产品数据已经上传到了云端,即将通过云端分享向全社会开放共享。未来,随着阿里云和国家天文台合作的深入,包括AST在内的多个天文观测设备都将通过云端共享天文观测数据,向全社会开放。届时,不管你是天文学家还是天文爱好者,都可以通过云端的平台来访问你需要的天文数据,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天文领域的研究,让国家天文台的海量数据焕发出其应有的价值。


其实除了天文学,还有很多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密集型学科,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突破了发展瓶颈。比如,中国地震局应用云计算技术,把原本需要一年计算时间的整个中国数千个地震台两两之间的五年数据的计算任务,在云计算中狂飙,48小时之内就计算完成了。再比如,阿里云与华大基因达成的2020计划:在2020年以前,用24小时完成一个人全基因组的样本处理、测序、数据分析全流程,成本控制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当然还有阿里云和中科院合作的量子计算实验室和,无不是通过云计算能力的输出,加速了产业融合,让传统科研跑在了云端。


所谓的“跨界”,其实就是不同产业的融合,云计算作为水电一样最基础的“能力”正在进入各行各业,并成为各行各业新的创新驱动力。尤其是数据密集型学科,依靠阿里云的飞天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让数据上云,实现最基础的学科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解决科研过程中数据方面的瓶颈问题,以推动学科发展,就是计算之外的价值,也是“无法计算的价值”。金融、游戏、政务、电商、医疗等……越来越多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始创新采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创造,DT时代的帷幕已经来看,云计算的发展将成为各行各业最大的创新驱动力!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4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与挑战
【6月更文挑战第20天】本文旨在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云服务模型中的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通过研究当前云服务供应商的安全措施和存在的漏洞,文章强调了在设计、部署及运维阶段应用最佳实践的必要性。此外,还讨论了加密技术和身份管理在提升云环境安全性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合规性框架来确保数据保护和隐私。
|
8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未来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的革新力量,正不断重塑着企业和个人的工作方式。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云计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云计算服务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安全在云环境中的实践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享受云计算便利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全面视角。
|
12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未来
【6月更文挑战第12天】本文探讨了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的交叉点,分析了云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文章强调了在云环境下保护数据和系统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如何通过技术和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22 4
|
1天前
|
云安全 存储 安全
云上防线: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融合之道
【6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数字化浪潮中,云计算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力量。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挑战也日益严峻。本文将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分析云服务模型特有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云安全架构,我们旨在为企业在享受云计算便利的同时,确保数据和资产的安全无虞。
22 7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未来之路
【6月更文挑战第22天】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云计算已成为企业信息技术架构的核心。然而,随着云服务的广泛采纳,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当前云服务中存在的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我们将深入讨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威胁检测等关键技术,并展望未来云计算和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和指导。
14 7
|
1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下的挑战与对策
本文旨在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云服务模式对信息安全的影响,并针对当前云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文章将深入讨论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云计算环境中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
4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的双刃剑
【6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云计算服务已成为企业IT架构的核心。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本文将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挑战,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讨论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的责任与策略。通过技术性案例分析,揭示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微妙平衡,为读者提供深入的行业见解。
|
4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下的挑战与机遇
【6月更文挑战第20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和个人越来越依赖云服务来存储和处理数据。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网络安全挑战。本文将从技术角度深入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包括云服务的安全性、网络攻击的演变以及信息安全的最佳实践。我们将分析当前云服务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和策略的结合来提高云环境的安全性,并预测未来云计算与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
|
7天前
|
云安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上防线:云计算与网络安全的融合之道
【6月更文挑战第17天】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云计算作为技术变革的先锋,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挑战也日益严峻。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云服务模型的安全考量、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应对网络攻击的先进防御技术。通过分析当前云安全的现状与挑战,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的云安全解决方案,确保在享受云计算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守护数据的安全边界。
|
10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融合与挑战
【6月更文挑战第14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关系,包括云服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我们将分析云计算带来的安全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融合,我们可以实现更安全、高效的云计算环境。
23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