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动版权意识觉醒 数字版权登记将成主流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互联网+推动版权意识觉醒 数字版权登记将成主流

在数字化版权登记时代,通过版全家这样的平台,我们几乎可以实现全部场景的版权内容登记。


  在业界期待已久之后,2017年3月28日下午,数字版权登记服务平台版全家1.0产品上线发布会终于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笔者作为自媒体代表,全程参与了版全家的上线发布会。

image.png

  未来,我们这些知识工作者通过版全家平台,只要3分钟即可完成在线数字版权登记申请且业务全天候受理,可以说这种模式开创数字版权服务新纪元;让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是版权人”有概念落到了实处。

  事实上,一切的市场风向和行业动态都在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传统的线下登记、办理版权登记的做法已经不太适合行业的发展,通过大数据+大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推进数字版权登记和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随着新媒体持续爆发性发展,每天国内产生的内容不计其数,这也揭示了全民版权数字认证也必然将成为行业主流。

  从2015年以来,我带着《人人都是自媒体》的课题走进很多机构和企业做分享探讨,和广大业内人士讨论自媒体时代内容的创作和认证机制。然而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自媒体已然成大趋势,但却缺乏有效的内容登记、认证渠道,很多人的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被抄袭、盗用却束手无策,这种情况导致自媒体的生态必然遭受严重破坏!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何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样的奇葩窘况。在互联网时代,由于违法行为更加隐蔽,我们作为内容生产者,被侵权时也经常会遇到“如何证明我们的作品是我创作的”这样一个难题。数字版权登记服务平台版全家正式上线,顾名思义这是一家通过数字平台为广大用户和企业解决版权认证的平台。版全家目前虽然新版上线,但已经提供了超过31万次的版权服务,当然,版全家也是一家正在成长的平台,未来可能根据行业的需求,不断的推出升级服务体系。

  版权登记其实不是一个新概念,然而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在线申请数字版权登记则是这两年刚刚开始探索的落地之举。今天笔者就通过版全家1.0版本的推出,和大家探讨下在产业互联网深入渗透每个行业的当下,数字化版权的登记进阶之路。

  

版权登记难时代成历史 场景需求催化新价值


  在传统时代,能够被登记记录的原创知识内容比例非常非常低,原因很简单:成本过高(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传统方式登记需要在线下大厅填报大量材料,且过程非常繁琐,要想为一个课题申请版权认证的时间比创作这个课题耗费的时间都久;而且大多数版权人由于对繁琐的登记流程无法完全掌握,几乎没有一次性达到审核标准,往往被迫选择中介代理,费用更高。

  相比高昂的费用和繁琐的流程,版权登记这个时间窗口过长,版权内容的价值也会逐步消亡。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去年在社交网络大为火爆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刷屏文案,该创意仅仅火爆一天后,就出来各种抄袭、山寨的修改版,如果该作者通过传统渠道去登记著作版权,可能等创意火爆期已过,被各种商业机构利用差不多了,才能通过,这个时候意义已经不大。如果在当时就有在线版权登记平台,作者就可以在创意发布的同时,完成版权登记,就可以大面积杜绝不法使用;哪怕侵权了,也可以为日后的法律维权提供取证依据。

  而在数字化版权登记时代,通过版全家这样的平台,我们几乎可以实现全部场景的版权内容登记,如,我们在洗澡时灵感突发创造一个“洗澡体”的漫画,完全可以拿起设备登陆版全家平台进行版权录入的操作;又或者说我们参加活动后,写出来的新闻稿件或者拍摄的图片,在会议现场就可以完成版权的登记........   这就是数字化版权时代,场景革命的新价值。

  

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数字化认证渠道将成主流


  在今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大规模、批量化实现个性化服务的落地,为我们的使用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不久的将来,不仅仅是版权登记服务,我们所涉及到的所有生活服务和生产工作,  都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基础支撑下,通过数字渠道完成运作。

  不管从政策引导方面来看,还是市场的实际痛点需求来看,版权的数字化认证已经是大势所驱。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各大企业和科研人员申请的专利正在大幅度上升,逐步的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而中国要想成为知识产权大国,推进版权内容的数字化登记认证势必成为新的战略公众。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让原本非标准化的版权登记过程,可以通过近乎标准化的机制来完成。

  版全家为了让版权登记流程能被大众版权人熟练掌握,率先尝试使用了人工智能登记辅助  AI  机器人,让整个体验过程就像填空一样简单,也让3分钟登记版权成为了可能。同时,版权人根据个人喜好还可以将自己经常创作的类型做成自定义的模板,对于同类型的申请就不用重复填写。换句话说,版全家这种平台,用的时间越久,到了后期版权登记的效率将会越高。另,通过版全家申请数字版权登记,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通过,可获得有其颁发的DCI数字版权登记证书,该证书拥有国家法律效力。与此同时,版全家创新使用了区块链加固技术,从注册、身份审核、作品上传、申请提交、获得DCI证书,进而保证数据世界最大的公信力。有了区块链技术的辅助,数字作品版权登记更加便捷,为版权人提供更优质可靠的版权登记服务。

  

再小的个体都有品牌 人人都是版权所有人


  我和不少内容创作者讨论过版权登记事宜,很多人不了解版权登记的意义何在。在我看来,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加大版权流通量,加速版权流通的速度;另外一方面版权登记可以唤醒众多的潜在版权人,使得原本具备版权价值但没有参与到版权行业中的版权人或组织/企业参与进来,扩大整个知识产业。

  这几年我们都知道有一个特别热门的词汇叫做“付费阅读”,而版权登记的实施,也为付费阅读提供了认证基础,因为只有原创内容才有可能被大规模付费订阅用户接受。过去几年因为缺乏版权内容的认证登记,出现了太多冒充他人作品去谋取利益的现象,而未来随着数字版权登记成为行业共识,我们的付费阅读产业也将因此爆发发展。

  在笔者看来,再小的个体都是品牌,人人都是版权人,而版全家提供了几乎零门槛的版权认证服务,任何人哪怕通过微博进行段子和文案创作,也可以通过版全家进行登记。当然要想实现人人都是版权人的大同理想,就需要我们全行业各个领域都参与进来,从政策、技术、运营、推广等哥哥层次结合起来,各自发挥所长,共同构建版权健康应用发展的新格局。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Hologres轻松玩转一站式实时仓库
本场景介绍如何利用阿里云MaxCompute、实时计算Flink和交互式分析服务Hologres开发离线、实时数据融合分析的数据大屏应用。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Apsara Clouder大数据专项技能认证配套课程: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相关文章
|
运维 分布式计算 安全
云计算时代的DCI技术
实现数据中心间互通的纽带——DCI网络
云计算时代的DCI技术
|
4月前
|
Web App开发 Linux 程序员
获取和理解Linux进程以及其PID的基础知识。
总的来说,理解Linux进程及其PID需要我们明白,进程就如同汽车,负责执行任务,而PID则是独特的车牌号,为我们提供了管理的便利。知道这个,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操作Linux系统,甚至通过对进程的有效管理,让系统运行得更加顺畅。
109 16
|
数据可视化 Java
Java语言使用DL4J实现图片分类
【6月更文挑战第14天】Java语言使用DL4J实现图片分类
240 3
|
安全 算法 数据可视化
认识Glitch到攻击BootROM
认识Glitch到攻击BootROM
316 0
|
弹性计算 运维 负载均衡
基于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版(ACK)| 容器化管理云上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3天】基于阿里云容器服务Kubernetes版(ACK)| 容器化管理云上应用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Python
版权保卫战的新武器!揭秘数字水印如何成为知识产权的守护神!
【8月更文挑战第22天】数字水印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至关重要。它通过在数字媒体中嵌入不可见信息(如版权标识),在不影响原内容的前提下实现作品的版权保护、防篡改及非法分发追踪。本文将概述数字水印的概念、技术原理(包括空间域与频域方法),并提供Python代码示例展示水印的嵌入与提取过程。此外,还将分享一个出版社如何运用数字水印成功维护自身版权的真实案例,以此展现数字水印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与潜力。
517 0
|
存储 设计模式 Java
阿里官方代码规范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阿里巴巴官方的代码规范,包括命名规则、常量使用、方法覆写、并发处理、注释规范、数据库设计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维护性和扩展性。
软著干货:阿里云软件著作权申请流程及费用(快速下证)
阿里云软件著作权申请涉及账号注册、实名认证和选择服务。在阿里云官网注册账号,通过实名认证后,选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服务,如普通359元/件或加急1080元/件。在线填写申请表单,经过阿里云初审、授权提交、打印申请表并邮寄材料。版权中心审查后,20个工作日内可领取证书。详细流程见阿里云百科相关指南。
为什么注册商标还要申请版权登记?
本文将与您探讨注册商标后申请版权登记的好处
560 0
为什么注册商标还要申请版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