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的优势众多,在现在如果有谁没有听过微服务架构,可以从这里了解一下。本文主要聊一聊是否值得花时间将单体架构重构为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风格,专注于软件研发效能,主要包括单位时间内实现更多功能,或者软件从想法到上线的整个持续交付的过程。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业务变化迅速,也促使了微服务架构的普及。这种架构迫使团队迅速反应,快速实施,在方案没有过期之前已经上线运行,经受市场考察和考验。
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司正在运行的系统都是单体架构系统,不可否认,这些系统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障了公司正常运行,创造了很多价值。但是,随着系统的日渐膨胀,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开发效率变得越来越低,一个功能从想法到实现,需要花费越来越长的时间。更严重的是,由于代码模块纠结在一起,很多已经老化的架构或者废弃的功能,已经成为新功能的阻碍。
众所周知,单体架构随着功能增多,不可避免的是研发效能的降低:研发周期变长、研发资源占用增多。从而引发的情况是:新员工培训时间增多、员工加班时间变长、员工要求涨薪或者跳槽。到了这种情况就说明,单体架构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这个时候,需要升级架构来提升研发效能,比如微服务架构。
想要说明微服务架构的好处,可以来一个比喻。我们建了一个空间站,为此,我们需要将人、货物和设备运输到空间站中,这个时候,运载火箭是表较好的选择,尽管运载火箭造价也比较高,但是几个月发射一次,也能够满足需求。随着空间站的扩大,火箭发射的间隔变短,运输成本高的离谱,而且越来越没法满足空间站运转需求。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另外一种方式,比如,太空电梯。当然太空电梯的造价成本高于一次飞行的费用,但是只要建成,以后的成本就降低了很多。
这个比喻也是说明了微服务带来的美好期望,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实施微服务架构会带来巨大的投资。所以,我们在建造太空电梯之前需要想好,我们真的需要这种投入,否则是能是一种浪费。
to be or not to be
决定从单体架构升级为微服务架构时,先问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产品或系统是否经过市场考验
是否需要超过一个团队来保证产品发布
系统是否对可靠性、可伸缩性有较高要求
微服务架构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呢?Sam Newman认为是:“一组围绕业务领域建模的、小而自治的、彼此协同工作的服务。”
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是根据业务能力抽取的业务模块,独立开发和部署,但是需要彼此配合完成整个业务功能。服务不是单纯的数据存储组件,那是数据库。也不是单纯的逻辑函单元,那是函数。只有同时包括数据+逻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服务边界
服务拆解过程中,DDD(领域驱动设计)可以作为微服务架构的指导方针。因为微服务是围绕业务功能定义服务,根据服务定义团队,这与DDD将业务域拆解为业务子域、定义限定上下文的方法论如出一辙,于是DDD作为微服务的指导方针,快速定义各个服务组件,完成从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的迁移。
Alberto Brandolini提出识别服务上下文的方式叫做“Event Storming”。第一步是识别业务域中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的关注点是行为,不是数据结构。这样做的好处是,系统中不同服务之间是松散耦合关系,而且单个服务能够自治。
定义好了服务边间,还需要定义事务边界。过去,我们的服务在一个进程中,后面挂着一个数据库,事务可以选择强一致性事务,也就是ACID。当服务增多,彼此配合,这个时候可以使用最终一致性事务,也就是BASE。不同于ACID,BASE更加灵活,只要数据在最终能够保持一致就可以了。这个最终的时间范围,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可能是分钟、小时、天,甚至是周或者月。
准备工作
微服务架构愿景美好,属于重型武器,优点众多,缺点也很明显。服务增多,运维难度增大,错误调试难度增大。所以需要自动化构建、配置、测试和部署,需要日志收集、指标监控、调用链监控等工具,也就是需要DevOps实践。实现DevOps的三步工作法中说明了实现DevOps文化的三个步骤。
除了上面提到的基础,还需要在早期确定服务之间如何集成和彼此调用方式,还需要确定数据体系,包括事务一致性和数据可靠性方法。随着服务增多,还需要配置管理、服务发现等众多组件。具体需要的基础组件可以参考微服务的基建工作。
这些基础的服务和设计,最好在早起定义,否则,后期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才能够完善架构。如果前期缺失,后期也没有补足,造成的后果就是微服务架构迁移失败,最后的系统也只是披着微服务外衣的单体架构。
进化还是革命?
定义好服务边界之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是逐步进化更新系统、还是破釜沉舟重构整个系统。
第二种方式很诱人,比较符合大多数程序猿的思维,系统不行,推倒重来,名为重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式不能被允许,因为市场变化迅速、竞争激烈,大多数公司不会停止业务,去等待重构一个能够运行、只是有些缺点的系统。所以,逐步提取更新系统才是王道,大多数公司也能接受。这种方式又被称为绞杀模式。
Transformation
该如何逐步过渡到微服务架构?下面一步步进行展示:
第一步,将用户视图层与服务层部分逻辑进行分离。业务逻辑委托给服务层,支持页面展示的查询定向到数据库。这个阶段,我们不修改数据库本身。
第二步,用户视图层与数据库完全分离,依赖于服务层操作数据库。
第三步,将用户视图层与服务层拆分为不同服务,并在服务层创建一个API层,用户视图层与服务层之间通信。
第四步,拆分数据库,将不同业务数据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同时对应业务服务层拆分到不同的服务。用户视图层通过API网关与不同业务服务层的API组件通信。这个时候需要注意,如果团队没有微服务开发经验,可以首先抽取简单业务域服务,因为业务简单,实现简单,可以练手,积累经验。
最后一步,拆分用户视图层。
绞杀模式的优势就在于,我们可以随着业务变化随时调整方案,不会造成整个业务进化过程的停摆。
成功标准
当我们完成了整个升级过程,就需要检查一下我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引入微服务的目的首先是改善开发流程,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指标来衡量:
开发周期:从概念到上线持续的时间
开发效能:单位时间内团队或个人完成的功能或用户故事
系统可伸缩性
平均维修时间:查找和排除故障所需时间
通过对比老架构和新架构的这些特性值,可以评估升级过程取得的效果。当然,升级过程中也要有这些指标的监控。
最重要的事
作为攻城狮,我们为能够解决或改善周围世界而自豪,着迷于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要有回报。如果不能带来任何回报的重构升级,都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