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教程-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上)

简介: Java设计模式教程-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上)

1 简介

1.1 定义

也叫做政策模式(Policy Pattern)


  • 维基百科
    对象有某个行为,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中,该行为有不同的实现算法.。比如每个人都要“交个人所得税”,但是“在美国交个人所得税”和“在中国交个人所得税”就有不同的算税方法.
  • 定义
    Define a family of algorithms,encapsulate each one,and make them interchangeable.
    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之间可以互换。

常见 if/else 结构。

1.2 类型

行为型。

运行时(非编译时)改变软件的算法行为。

1.3 主要思想

定义一个通用的问题,使用不同的算法来实现,然后将这些算法都封装在一个统一接口。

策略模式使用的就是OOP的继承和多态。

1.4 主要角色

通用类图

image.png


Context 封装角色

即上下文角色,起承上启下的封装作用。屏蔽高层模块对策略&算法的直接访问,封装可能存在的变化。


Strategy 抽象策略角色

策略&算法家族的抽象,通常为接口,定义每个策略或算法必须具有的方法和属性。


ConcreteStrategy 具体策略角色

实现抽象策略中的操作,含有具体的算法。

通用源码

  • 抽象策略角色
    一个非常普通的接口,在项目中就是一个普通接口,定义一或多个具体算法。

2 适用场景

一个对象,其行为有些固定不变,有些又容易变化。对于这些容易变化的行为,我们不希望将其实现绑定在对象中,而希望能够动态地针对不同场景产生不同应对的策略。

这时就要用到策略模式,就是为了应对对象中复杂多变的行为而产生的:


  • 系统有很多类,而他们的区别仅在于行为不同
  • 一个系统需要动态地在几种算法中选择一种

3 优点

  • 符合开闭原则
  •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
    e.g. 省去大量 if/else、switch,降低代码耦合度
  • 提高算法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只需知道策略的业务功能,而不关心内部实现

4 缺点

  • 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策略类,并决定使用哪个策略类
  • 产生很多策略类

5 相关设计模式的差异

5.1 V.S 工厂模式

  • 行为型
    接收已经创建好的对象,从而实现不同的行为
  • 创造型
    接收指令,创建符合要求的具体对象

5.2 V.S 状态模式

  • 若系统中某类的某行为存在多种实现方式,客户端需知道到底使用哪个策略
  • 若系统中某对象存在多种状态,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又具有差异,状态之间会自动转换,客户端不需要关心具体状态



目录
打赏
0
0
0
0
1891
分享
相关文章
Kotlin教程笔记(50) - 改良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0) - 改良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1) - 改良设计模式 - 构建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1) - 改良设计模式 - 构建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6) - 改良设计模式 - 装饰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6) - 改良设计模式 - 装饰者模式
48 2
Kotlin教程笔记(57) - 改良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7) - 改良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
42 2
Kotlin教程笔记(54) - 改良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4) - 改良设计模式 - 迭代器模式
60 2
Kotlin教程笔记(50) - 改良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0) - 改良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
57 2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3) - 改良设计模式 - 策略模式
61 1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57 1
Kotlin教程笔记(57) - 改良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7) - 改良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