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好多工作的朋友聊天,总是后悔大学里没有意识到工作中该用什么东西,大学里没有主动学习某些技术。
总有一种感触:“如果大学里能够早点学习,xxx这些技术该多好啊”。
可是哪怕现在告诉自己的学弟学妹,他们依然没有这个意识。(文末再谈这个问题)
我们先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有个人在群里问一个问题
他认为第二个参数就是下标,第三个也是。但是IDEA提示第二个是下标,第三个是元素的个数。
然后提问如何去掉这个“没用”的白色提示。
另外也有人问“IDEA好难用啊”,但是用过IDEA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开始用的时候不适应的人,都不会认为IDEA比Eclipse更难用。
还有一些人说“用MAC的纯粹,装X”等等,但是很多大公司的程序员用MAC的比用windows的更多,我想也说明了点什么。
往往是得不到的才觉得有xxx没用,往往是我们没做过某些事,没用过某些方法就倾向于盲目的否定它。
这是阻碍我们进步重要原因之一。
二、思考
以截图为例,那个提示明确告诉你,第二个是索引,第三个是长度,却因为自己不了解,意识不到它的好处而想去掉。
很多人以为这是个例,其实学习和生活中这种事情还有很多。
关于舒适区,百度百科如下定义:
舒适区(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舒适区,又称为心理舒适区。
在这个区域里,每个人都会觉得舒服、放松、稳定、能够掌控、很有安全感。
一旦走出这个区域,人们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
例如,习惯了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舒服。
如果他是使用右手写字的人,请他用左手写字,他也会不适应。
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理舒适区内,他只能使用右手刷牙、右手写字。
我也有亲身体会,之前用了几年的Eclipse很顺手,但是周围人都开始用IDEA,我尝试第一次用IDEA,快捷键都不一样,好多熟悉的功能都找不到,感觉“不好用”,然后换了回去。
后来发现好多人都说好用,然后禁不住诱惑再次试了一次,适应了几天,发现IDEA颜值更高,插件很丰富,功能也很强大并没什么不好。
而且后来观察到,用惯了IDEA的人(其中包括大多数都用过eclipse的)都不太愿意重新用eclipse。
这和习惯和舒适区有些关系。
人之所以难以改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习惯了,待在舒适区惯了,不愿意接受不确定的东西。
所以很多人哪怕遇到好的方法也不愿意尝试,遇到好的工具不懂就倾向于拒绝和吐槽。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我不xxxx,也能yyy”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美丽的大脚》,倪萍和袁泉演一部山村支教老师的电影,把千里迢迢说成千里昭昭,当新的老师指出应该读千里迢迢的时候,之前的老师和同学们无不很诧异。
同样的当我们看别人的源码,读技术的书有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也会很诧异,然而大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搞错了或者理解错了。
三、走出舒适区不等于瞎折腾
有些人误以为走出舒适区就是瞎折腾。
比如很多人会说,“谁谁走出舒适区,创业失败了,很惨”。
比如很多人会说,“谁谁走出舒适区,卖了房产投资股市,最后血本无归”,等等。
但是走出舒适区不代表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做一些风险极大的事情。
美国著名学者Noel Tichy对于人的学习行为提出了著名的的行为改变理论。
他将人的学习行为从里向外分成了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学习行为如果做成一个圆圈,最中心的是“舒适区”,指对于自己来说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中间一圈是“学习区”,指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的区域。
最外面一圈是“恐慌区”,指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
人性就是害怕或者不喜欢不确定的事物。
直接给你500万和给你一次机会抽中1000万不中啥也没有,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正是舒适区的确定性,让我们不愿意迈出步子走到学习区。
如果你是新手,像使用新的IDEA,使用新技术等就是你的学习区。(后面的造轮子就是恐惧区)
随着能力的提升,舒适区扩大,学习区随之扩大。
如果你熟练了基础,像学习使用框架就是你的学习区。
当使用已经不再是问题的时候,看原理源码就成为了学习区。
当看原理源码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可能造轮子将成为你的学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