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国务院: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简介: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记者 伍梦尧 报道 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提升电网汇集和外送能力,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在北方地区县城积极发展清洁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提高能源输配效率,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到2025年,能源结构明显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意见》要求,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坚持节能优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光热发电。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提升电网汇集和外送能力。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继续提升大容量、高参数、低污染煤电机组占煤电装机比例。在北方地区县城积极发展清洁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稳步推进生物质耦合供热。严控新增煤电装机容量。提高能源输配效率。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计划,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

  文件共分八个部分,分别为总体要求、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意见》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意见》要求,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鼓励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要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继续落实好居民阶梯电价等制度,继续利用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支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继续落实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面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做好资源税征收和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调度
这个双11,我们提供了1000000核算力资源
这个双11,我们提供了1000000核算力资源
60 4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3.碳排放计算框架——3.1 交通方式划分
《城市绿色出行指数白皮书》——3.碳排放计算框架——3.1 交通方式划分
228 0
|
云安全 安全 Cloud Native
阿里云再次当选CNCERT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
9月27日,第九届CNCERT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授牌仪式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举行,阿里云作为入选名单中唯一云厂商,再次当选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
455 0
阿里云再次当选CNCERT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
移动互联网“战疫”报告:设备活跃度稳步提升,由于季节性因素新增设备量减少
报告主要针对2020年1月2日元旦后至2020年2月10日期间App行业总体及重点行业运行状况做了数据分析,为了阐述此次春节疫情对于行业的影响,对部分运行数据做了2019年同期春节前后数据对比。友盟+分析了整个大盘的13个重点行业,让大家更客观的了解今年春节以及疫情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研究了活跃设备变化趋势、设备使用时长、新增设备变化;同时,分析了此次疫情中心城市武汉人民移动互联网需求变化情况。
移动互联网“战疫”报告:设备活跃度稳步提升,由于季节性因素新增设备量减少
|
安全 网络安全
阿里云当选CNCERT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
近日,阿里云当选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颁发的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
134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