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程序员Python教程系列-第8讲:函数和模块

简介:

  好程序员Python教程系列-第8讲:函数和模块,在讲解本章节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一道数学题,请说出下面的方程有多少组正整数解。
  事实上,上面的问题等同于将8个苹果分成四组每组至少一个苹果有多少种方案,所以答案应该是  。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可以用循环做累乘来计算阶乘,那么通过下面的Python代码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组合数  的值,代码如下所示。
"""
输入M和N计算C(M,N)

Version: 0.1
Author: 骆昊
"""
m = int(input('m = '))
n = int(input('n = '))

计算m的阶乘

fm = 1
for num in range(1, m + 1):

fm *= num

计算n的阶乘

fn = 1
for num in range(1, n + 1):

fn *= num

计算m-n的阶乘

fm_n = 1
for num in range(1, m - n + 1):

fm_n *= num

计算C(M,N)的值

print(fm // fn // fm_n)
函数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做了三次求阶乘,虽然m、n、m - n的值各不相同,但是三段代码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属于重复代码。世界级的编程大师Martin Fowler先生曾经说过:“代码有很多种坏味道,重复是最坏的一种!”。要写出高质量的代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重复代码的问题。对于上面的代码来说,我们可以将计算阶乘的功能封装到一个称之为“函数”的功能模块中,在需要计算阶乘的地方,我们只需要“调用”这个“函数”就可以了。
定义函数
数学上的函数通常形如  或者  这样的形式,在  中,f是函数的名字,x是函数的自变量,y是函数的因变量;而  中,g是函数名,x和y是函数的自变量,z是函数的因变量。Python中的函数跟这个结构是一致的,每个函数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变量和因变量。我们通常把Python中函数的自变量称为函数的参数,而因变量称为函数的返回值。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函数,和变量一样每个函数也应该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命名规则跟变量的命名规则是一致的。在函数名后面的圆括号中可以放置传递给函数的参数,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函数的自变量,而函数执行完成后我们会通过return关键字来返回函数的执行结果,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函数的因变量。
我们可以用函数的知识对上面的代码进行重构(不影响代码执行结果的前提下对代码的结构进行调整),重构之后的代码如下所示。
"""
输入M和N计算C(M,N)

Version: 0.1
Author: 骆昊
"""

定义函数:def是定义函数的关键字、fac是函数名,num是参数(自变量)

def fac(num):

"""求阶乘"""
result = 1
for n in range(1, num + 1):
    result *= n
# 返回num的阶乘(因变量)
return result

m = int(input('m = '))
n = int(input('n = '))

当需要计算阶乘的时候不用再写重复代码而是直接调用函数fac

调用函数的语法是在函数名后面跟上圆括号并传入参数

print(fac(m) // fac(n) // fac(m - n))
函数的参数
参数的默认值
在Python语言中,如果函数中没有return语句,那么函数默认返回代表空值的None。另外,在定义函数时,函数也可以没有自变量,但是函数名后面的圆括号是必须有的。Python中还允许函数的参数拥有默认值,例如我们把上一课中摇色子获得点数的功能定义到一个函数中,我们可以写出如下所示的代码。
"""
参数的默认值1

Version: 0.1
Author: 骆昊
"""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定义摇色子的函数,n表示色子的个数,默认值为2

def roll_dice(n=2):

"""摇色子返回总的点数"""
total = 0
for _ in range(n):
    total += randint(1, 6)
return total

如果没有指定参数,那么n使用默认值2,表示摇两颗色子

print(roll_dice())

传入参数3,变量n被赋值为3,表示摇三颗色子获得点数

print(roll_dice(3))
我们再来看一个更为简单的例子。
"""
参数的默认值2

Version: 0.1
Author: 骆昊
"""

def add(a=0, b=0, c=0):

"""三个数相加求和"""
return a + b + c

调用add函数,没有传入参数,那么a、b、c都使用默认值0

print(add()) # 0

调用add函数,传入一个参数,那么该参数赋值给变量a, 变量b和c使用默认值0

print(add(1)) # 1

调用add函数,传入两个参数,1和2分别赋值给变量a和b,变量c使用默认值0

print(add(1, 2)) # 3

调用add函数,传入三个参数,分别赋值给a、b、c三个变量

print(add(1, 2, 3)) # 6

传递参数时可以不按照设定的顺序进行传递

print(add(c=50, a=100, b=200))
可变参数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实现一个对任意多个数求和的add函数,因为Python语言中的函数支持可变参数,所谓可变参数指的是在调用函数时,可以向函数传入0个或任意多个参数。将来我们以团队协作开发的模式做商业项目时,可能需要去设计一个函数给其他人使用,但我们又不知道函数的调用者会向该函数传入多少个参数,这个时候可变参数就可以派上用场。下面的代码演示了用可变参数实现对任意多个数求和的add函数。
"""
可变参数

Version: 0.1
Author: 骆昊
"""

在参数名前面的*表示args是一个可变参数

def add(*args):

total = 0
# 可变参数可以放在for循环中取出每个参数的值
for val in args:
    total += val
return total

在调用add函数时可以传入0个或任意多个参数

print(add())
print(add(1))
print(add(1, 2))
print(add(1, 2, 3))
print(add(1, 3, 5, 7, 9))
用模块管理函数
不管用什么样的编程语言来写代码,给变量、函数起名字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我们会遇到命名冲突这种尴尬的情况。最简单的场景就是在同一个.py文件中定义了两个同名的函数,如下所示。
def foo():

print('hello, world!')

def foo():

print('goodbye, world!')

foo() # 大家猜猜调用foo函数会输出什么
当然上面的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就能避免,但是如果项目是团队协作多人开发的时候,团队中可能有多个程序员都定义了名为foo的函数,这种情况下怎么解决命名冲突呢?答案其实很简单,Python中每个文件就代表了一个模块(module),我们在不同的模块中可以有同名的函数,在使用函数的时候我们通过import关键字导入指定的模块再使用完全限定名的调用方式就可以区分到底要使用的是哪个模块中的foo函数,代码如下所示。
module1.py
def foo():

print('hello, world!')

module2.py
def foo():

print('goodbye, world!')

test.py
import module1
import module2

用“模块名.函数名”的方式(完全限定名)调用函数,

module1.foo() # hello, world!
module2.foo() # goodbye, world!
在导入模块时,还可以使用as关键字对模块进行别名,这样我们可以使用更为简短的完全限定名。
test.py
import module1 as m1
import module2 as m2

m1.foo() # hello, world!
m2.foo() # goodbye, world!
上面的代码我们导入了定义函数的模块,我们也可以使用from...import...语法从模块中直接导入需要使用的函数,代码如下所示。
test.py
from module1 import foo

foo() # hello, world!

from module2 import foo

foo() # goodbye, world!
但是,如果我们如果从两个不同的模块中导入了同名的函数,后导入的函数会覆盖掉先前的导入,就像下面的代码中,调用foo会输出hello, world!,因为我们先导入了module2的foo,后导入了module1的foo 。如果两个from...import...反过来写,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test.py
from module2 import foo
from module1 import foo

foo() # hello, world!
如果想在上面的代码中同时使用来自两个模块中的foo函数也是有办法的,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还是用as关键字对导入的函数进行别名,代码如下所示。
test.py
from module1 import foo as f1
from module2 import foo as f2

f1() # hello, world!
f2() # goodbye, world!
标准库中的模块和函数
Python标准库中提供了大量的模块和函数来简化我们的开发工作,我们之前用过的random模块就为我们提供了生成随机数和进行随机抽样的函数;而time模块则提供了和时间操作相关的函数。随着我们进一步的学习Python编程知识,我们还会用到更多的模块和函数。Python标准库中还有一类函数是不需要import就能够直接使用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内置函数,这些内置函数都是很有用也是最常用的,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部分的内置函数。
_

简单的总结
函数是功能相对独立且会重复使用的代码的封装。学会使用定义和使用函数,就能够写出更为优质的代码。当然,Python语言的标准库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模块和常用的函数,用好这些模块和函数就能够用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情。

相关文章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Python/Anaconda双方案加持!Jupyter Notebook全平台下载教程来袭
Jupyter Notebook 是一款交互式编程与数据科学分析工具,支持40多种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数据清洗和学术研究。其核心优势包括实时执行代码片段、支持Markdown文档与LaTeX公式混排,并可导出HTML/PDF/幻灯片等格式。本文详细介绍了Jupyter Notebook的软件定位、特性、安装方案(Anaconda集成环境与原生Python+PIP安装)、首次运行配置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高效使用该工具。
|
10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ilvus-use教程 python
本项目参考vanna项目,获取数据库元数据和问题SQL对,存入Milvus向量数据库,并进行相似性检索。采用m3e-large嵌入模型,通过DatabaseManager类实现数据库连接持久化,MilvusVectorStore类封装了Milvus操作方法,如创建集合、添加数据和查询。项目提供init_collections、delete_collections等文件用于初始化、删除和管理集合。所用Milvus版本较新,API与vanna项目不兼容。 [项目地址](https://gitee.com/alpbeta/milvus-use)
89 9
|
9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程序员
用通义灵码开发一个Python时钟:手把手体验AI程序员加持下的智能编码
通义灵码是基于通义大模型的AI研发辅助工具,提供代码智能生成、研发问答、多文件修改等功能,帮助开发者提高编码效率。本文通过手把手教程,使用通义灵码开发一个简单的Python时钟程序,展示其高效、智能的编码体验。从环境准备到代码优化,通义灵码显著降低了开发门槛,提升了开发效率,适合新手和资深开发者。最终,你将体验到AI加持下的便捷与强大功能。
|
16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Shell
[oeasy]python070_如何导入模块_导入模块的作用_hello_dunder_双下划线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ython中导入模块及其作用,重点讲解了`__hello__`模块的导入与使用。通过`import`命令可以将外部模块引入当前环境,增强代码功能。例如,导入`__hello__`模块后可输出“Hello world!”。此外,还演示了如何使用`help()`和`dir()`函数查询模块信息,并展示了导入多个模块的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jieba`、`WordCloud`和`matplotlib`模块生成词云图。总结来说,模块是封装好的功能部件,能够简化编程任务并提高效率。未来将探讨如何创建自定义模块。
35 8
|
13天前
|
缓存 Shell 开发工具
[oeasy]python071_我可以自己做一个模块吗_自定义模块_引入模块_import_diy
本文介绍了 Python 中模块的导入与自定义模块的创建。首先,我们回忆了模块的概念,即封装好功能的部件,并通过导入 `__hello__` 模块实现了输出 "hello world!" 的功能。接着,尝试创建并编辑自己的模块 `my_file.py`,引入 `time` 模块以获取当前时间,并在其中添加自定义输出。
21 4
|
17天前
|
大数据 开发者 C++
Python语法糖详解教程
《Python语法糖详解教程》介绍了编程语言中的“语法糖”,即通过特殊语法形式简化代码,使代码更简洁、易读和高效。文章详细解析了列表推导式、字典推导式、元组解包、条件表达式、with语句和装饰器等核心语法糖,并提供了具体示例和最佳实践指南。通过这些技巧,开发者可以在保持底层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39 8
|
19天前
|
C语言 Python
Python学习:内建属性、内建函数的教程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内建属性和内建函数。内建属性包括`__init__`、`__new__`、`__class__`等,通过`dir()`函数可以查看类的所有内建属性。内建函数如`range`、`map`、`filter`、`reduce`和`sorted`等,分别用于生成序列、映射操作、过滤操作、累积计算和排序。其中,`reduce`在Python 3中需从`functools`模块导入。示例代码展示了这些特性和函数的具体用法及注意事项。
|
19天前
|
Go Python
Python中的round函数详解及使用示例
`round()`函数是Python内置的用于四舍五入数字的工具。它接受一个数字(必需)和可选的小数位数参数,返回最接近的整数或指定精度的浮点数。本文详细介绍其用法、参数及示例,涵盖基本操作、负数处理、特殊情况及应用建议,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函数。
|
25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程序员
体验通义灵码的AI程序员:用Python+Tkinter实现表单向config.ini写入与读取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通义灵码的AI程序员快速开发一个基于Python和Tkinter的表单应用程序,实现对config.ini文件的读写。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描述,通义灵码能自动生成代码框架、自动补全功能代码,并提供错误检测与修复建议,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开发者只需安装必要库(如configparser)并配置VSCode插件TONGYI Lingma,即可轻松创建包含多个输入项和按钮的表单界面。运行程序后,用户可以编辑表单并保存数据到config.ini文件中,再次启动时数据会自动加载显示。这一过程展示了AI在编程中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为开发者提供了全新的开发方式。
123 3
|
20天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库连接 开发工具
[oeasy]python069_当前作用域都有些什么_列表dir_函数_builtins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dir()`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dir()`可以列出当前作用域内的所有变量和成员,类似于`locals()`,但`dir()`不仅限于本地变量,还能显示模块中的所有成员。通过`dir(__builtins__)`可以查看内建模块中的所有内建函数,如`print`、`ord`、`chr`等。此外,还回顾了`try-except-finally`结构在数据库连接中的应用,并解释了为何`print`函数可以直接使用而无需导入,因为它位于`__builtins__`模块中。最后,简要提及了删除`__builtins__.print`的方法及其影响。
35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