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数据恢复及回迁成功案例—北亚推荐

简介:
故障发生在两块盘组成的一个raid0上,其中的一块盘亮黄灯,被raid卡踢出后,raid崩溃,下面就把当时抢救数据的整个过程进行介绍。
由于硬盘是两块SAS 300G的硬盘,先把硬盘从机器中拔出来,然后通过SAS HBA的方式直连到win的环境下,并在磁盘管理中将硬盘标记为脱机状态,以保证操作过程中是只读的,保护原始数据的安全。

在将两个硬盘底层所有扇区都镜像出来后,通过文件系统分析盘序和条带大小,使用软件虚拟重组的方式将原始raid环境搭起来后,再进一步解析ntfs文件系统后终于看到了数据,这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如果直接把数据拷贝出来,那么原始的系统和应用都需要重新部署,而且因为没有了软件服务商的支持,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想着把搭起来的raid再完整的迁移到新的raid环境中,就可以做到和损坏前一样。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由于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在新的raid环境上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决定使用三块盘组建raid5,即使有一块硬盘出现故障离线,raid也可以处于降级状态,不会立刻崩溃,给了使用者替换新硬盘的机会。
在安装了支持raid5的新raid卡和插了新硬盘后创建了一个raid5的卷,现在开始研究怎么把做出来的数据迁移过去
因为服务器前面板由raid卡来管理,所以直接插个新盘上去是不会在系统下直接识别的,需要在raid卡下创建raid后才可以使用,而且限于单盘容量的问题,不能采用这个方案,于是研究别的办法。因为服务器前面板有个DVD光驱,而且现在的服务器光驱和主板都是采用sata通道连接,所以可以把机盖打开使用上面的sata口,连接一块sata硬盘,在pe或者linux live cd模式下就可以回迁数据了,而且这是速度最快的方法。但是在我们准备实施的时候发现这个机器使用的sata不是标准大小接口类型,而是mini sata,因为手里没有现成的转接卡,所以这个办法也不行,其实在数据量不大的时候也可以使用USB方式去做,但是因为现在绝大部分服务器的usb还停留在USB2.0 速度太慢,对于大数据量,时间上不可接受。
最后的最后我们绝对使用一种新奇的办法回迁数据----走网络。
这时候需要先启动个linux live cd 一般我们都使用linux system rescue cd,在linux启动完成后ifconfig配置下服务器的ip,然后我们将做出来的数据放在一个win 2008 r2的机器上,在win环境下开启nfs服务(默认是关闭的)“服务管理器--角色--添加角色--勾选文件服务—勾选网络文件系统服务进行安装,第一次安装完成之后需要重启一下计算机”
1

重启完成后我们对存放镜像数据的文件夹进行操作,右键—NFS共享标签页里面勾选共享此文件夹,然后有个重点是在权限里面勾选允许根目录访问,访问类型选择读写。
2

Win端的设置完成后,我们再看下linux端的设置,ifconfig查看当前网络配置
3

因为我们需要分配个ip给他,在这里我们分配网卡“enp4s0”,ip地址分配成10.3.12.3 子网掩码为255.0.0.0,使用如下命令:ifconfig enp4s0 10.3.12.3 255.0.0.0 然后再使用ifconfig查看ip地址
4

配置好ip之后,查看一下网络是否连同,命令:ping 10.1.1.1 ,
  再查看10.1.1.1机器上的NFS共享的目录是否能够访问,命令:showmount –e 10.1.1.1,
5

源机器和目标机器现在已经连接通,在linux创建一个目录mkdir /mnt/bysjhf
  创建好之后,我们将镜像出来的数据挂载到linux下新创建的文件夹下mount 10.1.1.1:/data /mnt/bysjhf –o nolock
  挂载好之后,查看一下挂载点信息df –k
6

确定已经挂载好之后,进入这个文件夹,查看一下文件夹里的镜像文件:
  root@sysresccd /mnt/bysjhf % ls
  并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fdisk –l
7
8

确认好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后,进行镜像操作:
  dd if=/mnt/bysjhf/data.img of=/dev/sda bs=10M
9

 在千兆网环境下NFS的速度能够跑到70M/S,这已经是一个很理想的速度,在等待dd完成后,我们重启ibm X3650服务器,并选择raid引导,期待的windows启动页面终于出现了,前面的辛苦没有白费,数据完整的迁移成功。

相关文章
|
JavaScript
自行封装的tabs组件配合echarts而出现的bug以及解决
自行封装的tabs组件配合echarts而出现的bug以及解决
457 0
|
8月前
|
存储 缓存 负载均衡
阿里云服务器实例选择指南:热门实例性能、适用场景解析对比参考
2025年,在阿里云的活动中,主售的云服务器实例规格除了轻量应用服务器之外,还有经济型e、通用算力型u1、计算型c8i、通用型g8i、计算型c7、计算型c8y、通用型g7、通用型g8y、内存型r7、内存型r8y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面对众多实例规格,用户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本文旨在全面解析阿里云服务器实例的各种类型,包括经济型、通用算力型、计算型、通用型和内存型等,以供参考和选择。
|
9月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弹性计算
基于Knative快速部署DeepSeek-R1
本文以DeepSeek-R1模型、GPU类型为A10卡为例,介绍如何在Knative中快速部署一个DeepSeek-R1推理服务。
|
Java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实现Runnable接口通常优于继承Thread类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实现Runnable接口通常优于继承Thread类。原因包括:1) Java只支持单继承,实现接口不受此限制;2) Runnable接口便于代码复用和线程池管理;3) 分离任务与线程,提高灵活性。因此,实现Runnable接口是更佳选择。
245 2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TensorFlow
使用TensorFlow构建一个简单的图像分类模型
【10月更文挑战第18天】使用TensorFlow构建一个简单的图像分类模型
403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探索软件测试的未来:AI与自动化的融合之路
【9月更文挑战第9天】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测试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如何重塑软件测试的未来,提升测试效率,确保软件质量。我们将从AI在测试中的应用、自动化测试的优势,到两者结合带来的创新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以理解并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优化测试流程。
|
存储 运维 监控
构建端到端可观测全景丨云栖大会可观测分享实录
构建端到端可观测全景丨云栖大会可观测分享实录
789 97
|
存储 缓存 前端开发
react hooks 全攻略
react hooks 全攻略
323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可视化
深入理解 Word Embedding
深入理解 Word Embedding
93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