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如何用Python+OpenCV画动态时钟?

简介: 如果你也有想分享的干货,可以登录天池实验室(notebook),包括赛题的理解、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算法模型的分析以及一些核心的思路等内容。

image.png

挑战任务:使用OpenCV绘制一个随系统时间动态变化的时钟。

1、挑战内容

完成如下图所展示的动态时钟,时钟需随系统时间变化,中间显示当前日期。
image.png

其实本次任务涉及的OpenCV知识并不多,但有助于提升大家的编程实践能力。

挑战题不会做也木有关系,但请务必在自行尝试后,再看下面的解答噢,不然…我也没办法( ̄▽ ̄)”

2、挑战解答

一 方案

本次挑战任务旨在提升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得先有个解题思路和方案。观察下常见的时钟表盘:

image.png

整个表盘其实只有3根表针在动,所以可以先画出静态表盘,然后获取系统当前时间,根据时间实时动态绘制3根表针就解决了。

二 绘制表盘

表盘上只有60条分/秒刻线和12条小时刻线,当然还有表盘的外部轮廓圆,也就是重点在如何画72根线。先把简单的圆画出来:

import cv2
import math
import datetime
import numpy as np
%matplotlib inline

margin = 5  # 上下左右边距
radius = 220  # 圆的半径
center = (center_x, center_y) = (225, 225)  # 圆心

# 1. 新建一个画板并填充成白色
img = np.zeros((450, 450, 3), np.uint8)
img[:] = (255, 255, 255)
# 2. 画出圆盘
cv2.circle(img, center, radius, (0, 0, 0), thickness=5)

image.png

前面我们使用OpenCV画直线的时候,需知道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那么画72根线就变成了获取72组坐标。

在平面坐标系下,已知半径和角度的话,A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

x=r×cosα

y=r×sinα

image.png

先只考虑将坐标系原点移动到左上角,角度依然是平面坐标系中的逆时针计算,那么新坐标是:

x=r×cosα

y=r×sinα

对于60条分/秒刻线,刻线间的夹角是360°/60=6°,对于小时刻线,角度是360°/12=30°,这样就得到了72组起点坐标,那怎么得到终点坐标呢?其实同样的原理,用一个同心的小圆来计算得到B点:

image.png

通过A/B两点就可以画出直线:

pt1 = []

# 3. 画出60条秒和分钟的刻线
for i in range(60):
    # 最外部圆,计算A点
    x1 = center_x+(radius-margin)*math.cos(i*6*np.pi/180.0)
    y1 = center_y+(radius-margin)*math.sin(i*6*np.pi/180.0)
    pt1.append((int(x1), int(y1)))
    # 同心小圆,计算B点
    x2 = center_x+(radius-15)*math.cos(i*6*np.pi/180.0)
    y2 = center_y+(radius-15)*math.sin(i*6*np.pi/180.0)
    cv2.line(img, pt1[i], (int(x2), int(y2)), (0, 0, 0), thickness=2)
    
# 4. 画出12条小时的刻线
for i in range(12):
    # 12条小时刻线应该更长一点
    x = center_x+(radius-25)*math.cos(i*30*np.pi/180.0)
    y = center_y+(radius-25)*math.sin(i*30*np.pi/180.0)
    # 这里用到了前面的pt1
    cv2.line(img, pt1[i*5], (int(x), int(y)), (0, 0, 0), thickness=5)
# 到这里基本的表盘图就已经画出来了

三 角色换算

接下来算是一个小难点,首先时钟的起始坐标在正常二维坐标系的90°方向,其次时钟跟图像一样,都是顺时针计算角度的,所以三者需要统一下:

image.png

因为角度是完全对称的,顺逆时针没有影响,所以平面坐标系完全不用理会,放在这里只是便于大家理解。对于时钟坐标和图像坐标,时钟0的0°对应图像的270°,时钟15的90°对应图像的360°,时钟30的180°对应图像的450°(360°+90°)…

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是:

计算角度 = 时钟角度+270°计算角度 = 计算角度 if 计算角度<=360° else 计算角度-360°

四 同步时间

Python中如何获取当前时间和添加日期文字都比较简单,看代码就行,我就不解释了。代码中角度计算我换了一种方式,其实是一样的,看你能不能看懂(●ˇ∀ˇ●):

while(1):
    # 不断拷贝表盘图,才能更新绘制,不然会重叠在一起
    temp = np.copy(img)
    # 5. 获取系统时间,画出动态的时-分-秒三条刻线
    now_time = datetime.datetime.now()
    hour, minute, second = now_time.hour, now_time.minute, now_time.second
    # 画秒刻线
    # OpenCV中的角度是顺时针计算的,所以需要转换下
    sec_angle = second*6+270 if second <= 15 else (second-15)*6
    sec_x = center_x+(radius-margin)*math.cos(sec_angle*np.pi/180.0)
    sec_y = center_y+(radius-margin)*math.sin(sec_angle*np.pi/180.0)
    cv2.line(temp, center, (int(sec_x), int(sec_y)), (203, 222, 166), 2)
    # 画分刻线
    min_angle = minute*6+270 if minute <= 15 else (minute-15)*6
    min_x = center_x+(radius-35)*math.cos(min_angle*np.pi/180.0)
    min_y = center_y+(radius-35)*math.sin(min_angle*np.pi/180.0)
    cv2.line(temp, center, (int(min_x), int(min_y)), (186, 199, 137), 8)
    # 画时刻线
    hour_angle = hour*30+270 if hour <= 3 else (hour-3)*30
    hour_x = center_x+(radius-65)*math.cos(hour_angle*np.pi/180.0)
    hour_y = center_y+(radius-65)*math.sin(hour_angle*np.pi/180.0)
    cv2.line(temp, center, (int(hour_x), int(hour_y)), (169, 198, 26), 15)
    # 6. 添加当前日期文字
    font = cv2.FONT_HERSHEY_SIMPLEX
    time_str = now_time.strftime("%d/%m/%Y")
    cv2.putText(img, time_str, (135, 275), font, 1, (0, 0, 0), 2)
    cv2.imshow('clocking', temp)
    if cv2.waitKey(1) == 27:  # 按下ESC键退出
        break

image.png

本此挑战旨在锻炼一步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虽然有点数学知识( ̄▽ ̄)”),大家再接再厉噢!

目录
相关文章
|
27天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Java
Python 函数式编程的执行效率:实际应用中的权衡
Python 函数式编程的执行效率:实际应用中的权衡
192 102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Python AutoML框架选型攻略:7个工具性能对比与应用指南
本文系统介绍了主流Python AutoML库的技术特点与适用场景,涵盖AutoGluon、PyCaret、TPOT、Auto-sklearn、H2O AutoML及AutoKeras等工具,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高效选择自动化机器学习方案。
311 1
|
2月前
|
存储 数据可视化 BI
Python可视化应用——学生成绩分布柱状图展示
本程序使用Python读取Excel中的学生成绩数据,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并通过Matplotlib库绘制柱状图展示成绩分布。同时计算最高分、最低分及平均分,实现成绩可视化分析。
145 0
|
1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数据处理
Python列表基础操作全解析:从创建到灵活应用
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Python列表的各类操作,从创建、增删改查到遍历与性能优化,内容详实且贴近实战,适合初学者快速掌握这一核心数据结构。
128 0
|
1月前
|
中间件 机器人 API
Python多态实战:从基础到高阶的“魔法”应用指南
Python多态机制通过“鸭子类型”实现灵活接口,使不同对象统一调用同一方法,自动执行各自行为。它简化代码逻辑、提升扩展性,适用于数据处理、策略切换、接口适配等场景。掌握多态思维,能有效减少冗余判断,使程序更优雅、易维护。
89 0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中红黑树数据结构的 Python 算法实现与应用研究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需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传统数据结构存在性能瓶颈。红黑树通过自平衡机制,确保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稳定在 O(log n),适用于网络记录存储、设备信息维护及安全事件排序等场景。本文分析红黑树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及 Python 实现,并探讨其在企业监控系统中的实践价值,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58 1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Python剪贴板监控实战:clipboard-monitor库的深度解析与扩展应用
本文介绍了基于Python的剪贴板监控技术,结合clipboard-monitor库实现高效、安全的数据追踪。内容涵盖技术选型、核心功能开发、性能优化及实战应用,适用于安全审计、自动化办公等场景,助力提升数据管理效率与安全性。
82 0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Python剪贴板监控实战:clipboard-monitor库的深度解析与扩展应用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Python的clipboard-monitor库实现剪贴板监控系统,涵盖文本与图片的实时监听、防重复存储、GUI界面开发及数据加密等核心技术,适用于安全审计与自动化办公场景。
81 0
|
2月前
|
数据采集 API 调度
Python爬虫框架对比:Scrapy vs Requests在API调用中的应用
本文对比了 Python 中 Scrapy 与 Requests 两大爬虫框架在 API 调用中的差异,涵盖架构设计、调用模式、性能优化及适用场景,并提供实战建议,助力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工具。
|
2月前
|
传感器 算法 数据挖掘
Python时间序列平滑技术完全指南:6种主流方法原理与实战应用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噪声干扰普遍存在,影响趋势提取。本文系统解析六种常用平滑技术——移动平均、EMA、Savitzky-Golay滤波器、LOESS回归、高斯滤波与卡尔曼滤波,从原理、参数配置、适用场景及优缺点多角度对比,并引入RPR指标量化平滑效果,助力方法选择与优化。
410 0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