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ET2016年末的迁徙和演进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 MaxCompute,5000CU*H 100GB 3个月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文 / 康翔     from  Power to Tech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拉开序幕,随着各种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探索,我们此前对之的认知也在不断被修正。 说来惭愧,我过去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电影和科幻小说。与多数

文 / 康翔     from  Power to Tech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拉开序幕,随着各种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探索,我们此前对之的认知也在不断被修正。


说来惭愧,我过去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电影和科幻小说。与多数人一样,我每次想到人工智能,脑子里出现的几乎都是芯片——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有了性能强大的芯片,人工智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当然不是这样,就如同我们的计算机一样,假如没有操作系统,再强大的计算机也是毫无用处。


人工智能也是一样。不同的是,在操作系统、应用和数据之外,人工智能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算法——这也是几天前的阿里云栖大会带给我的启示。


阿里云ET的新突进

12月15日,云栖大会·广东分会在惠州召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粤东的城市曾经多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然而并没有赢得更多的关注,但是云栖大会的举办,却使得举国上下纷纷聚焦惠州。


在主题为「飞天·进化」的演讲中,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明确表示,阿里云ET下一步将应用到制造业中,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协助企业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全链路数据,实现生产效率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提升等目标。



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


对广大制造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在综艺节目、城市整治等方面崭露头角的阿里云ET,选择将制造业作为新的突破口,当然是阿里云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一波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推动。


多年来,中国制造始终在向中国智造的演进中迤逦前行,决心虽大,但是坦率而言,进展并不令人十分满意。


这,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之后,我国制造业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毕竟我们缺乏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传统的制造业强国存在着客观差距,指望在旦夕之间实现突破和超越本身就不切合实际。


不过,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科技,为中国制造的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以阿里云为代表的技术力量,已经深入到中国制造业中,开始快速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战轮。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良品率是盈利的关键因素。在大型企业里,良品率每提高千分之一,就可能节省上千万乃至更多的生产成本。


阿里云ET,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厘清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库环节中的所有细节,更能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收集和分析所有的生产参数,找寻提升良品率和生产效率的办法。


波士顿咨询在一份报告中更是给出了具体的数字指标。他们认为,「基于云计算为社会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25%的生产效率提升,创造额外附加值6万亿。」


「新制造」已然开启

以上我们所说的并非镜花水月,其实阿里云ET在国内一众知名制造企业中已经开始了实际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惊艳的效果。


在本次大会上,华中数控与阿里云宣布,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工作规划与实施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制造装备从「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升级,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



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


拥有200多个工厂、22万员工的比亚迪汽车,目前已经尝到了阿里云的甜头。该集团CIO裘彦表示,通过把阿里云的公共云架构专有化,比亚迪已经开始了业务的迁移,并计划从明年起,逐步将涉及传统制造业的制造系统迁移到阿里云上,并实现所有的资源共享化。


吉利汽车,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也已经利用阿里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更加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和服务,而不再是完全依托人力。据悉,未来这一项目还将成长为关涉整个集团的「吉利大脑」,让吉利可以对市场、研发、制造,做出即时、科学、审慎的决策。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排名前十中的惟一一家民营企业,吉利集团拥抱人工智能的决心令人赞叹。或许这种面对新技术的魄力和果敢,正是吉利荣登中国汽车工业TOP 10的不二法宝。


全球硅片产能最大的企业协鑫集团,目前已经在使用阿里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光伏切片生产过程中的数千个生产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寻找提高良品率的关键性因素。


阿里云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它还有着更加雄心勃勃的……不,或许在某些人眼里,阿里云对制造业的未来畅想完全是想入非非。


在本次峰会上,阿里云表示将为制造业提供人工智能ET,不仅厂房里的生产机器,甚至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会具备ET大脑。


其实这绝非臆想。


在传统的制造技术驶入慢车道之后,新的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必将使得制造业创造扩大规模的契机,并生产出之前从未想过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具备ET大脑岂非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们的目的当然不是终于可以说:「快到碗里来!」而是在具备ET大脑之后,我们和各种产品的交互会变得前所未有,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将因此迈入到一个新的纪元。


世界的本质是算法

本次惠州的城市峰会上,在制造业之外,阿里云ET还展示了其他应用领域的一系列最新进展。


在航空调度领域,由阿里巴巴集团与广东省政府联合主办的航空大数据创新大赛落下帷幕。该大赛共有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3457支队伍参赛,最终来自复旦大学的符汉杰、清图杰运公司的包建东、浙江大学的钊魁和李邦鹏夺得冠军。


在静态规划方案中,算法可以将近机位乘客的比例从77%提高到94%,减少乘客再坐摆渡车的烦恼,临时机位的使用率减半,跑道冲突率从42%减少到5%。与此同时,算法能够避免出现跑道争抢(回想一下今年10月上海虹桥机场发生的跑道入侵事件吧),并减少航班晚点率。


据悉,这些算法将植入ET算法插槽,并向社会开放。


我们知道,在10月杭州举办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宣布联合阿里云等十余家企业,为城市植入了「数据大脑」,对各种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做出最优化的管理。




事实上,阿里云ET为浙江省提供交通预测分析,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在做。阿里云数据科学家闵万里告诉我们,目前这个系统还在运行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通过阿里云ET,交管部门能够给预测高速路以及城市道路的通行状况:十分钟之后,这个路口是否还会拥堵?目前是否需要派员到现场进行人工干预?所有的一切,阿里云ET都能给出尽可能科学和可靠的答案。


治理拥堵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拥堵不要发生。尽管今天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是随着「城市大脑」的不断进化,它会洞察城市中的各种变化,所做的也不再是单点优化,而是全局优化。


城市大脑的第一步,就是用数据和算法,来改善积疴已久的道路交通,这也是广大市民与游客们最大的槽点所在。


阿里云ET的法宝是算法。依靠视频识别算法,城市大脑可以精确感知和记录下道路上的车、路、人等状况,根据不同的路段、不同的时段,城市大脑也会做出不同的调整,并不断优化。


人工智能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复杂如智慧城市,简单如点菜送餐,阿里云ET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习惯了叫外卖,然而「不幸」的是,大家的吃饭时间基本一致,没有错峰一说,于是往往出现高峰期外卖员跑断了腿,却依然被吐槽无数。


闵万里表示,通过阿里云ET的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调度引擎,让外卖小哥少走冤枉路,在送餐的过程中再接一个顺风单,而在以往这一切是难以想象的。


阿里云ET拥有无限可能,在基因研究、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它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令人刮目相看。


以医疗为例,想过一位医生面对一万名患者吗?这绝对是医生进抢救室的节奏。然而有了阿里云ET,医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无极限的放大,同时诊治大批病患成为可能,医疗资源紧缺的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至于阿里巴巴老本行的电子商务领域,那还需要我多讲?


阿里云ET与人类的未来,正在越发紧密地联接在一起……


我乐得坐享其成。


阿里云ET,你来啊!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安全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Cloud Native
饿了么EMonitor演进史
可观测性作为技术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跟随饿了么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自我革新。
7685 18
饿了么EMonitor演进史
|
消息中间件 弹性计算 Cloud Native
估值百亿独角兽爱学习教育集团:通过云原生实践与时间赛跑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在疫情的助推下,在线教育加速渗透,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4538亿元。
3333 23
估值百亿独角兽爱学习教育集团:通过云原生实践与时间赛跑
|
人工智能 图形学 数据中心
超27亿人参与!“云上冬奥”背后的17天
昨晚,2022北京冬奥会正式闭幕。在过去的17天里,北京冬奥会创造了冬奥会史上的最高收视率,全球超过27亿人参与了冬奥互动。
821 0
超27亿人参与!“云上冬奥”背后的17天
|
人工智能 图形学 数据中心
|
存储 弹性计算 运维
云上的潮玩社区,如何让年轻人念念不忘?
许多潮玩品牌正是看中千岛品牌资源整合的能力,首选在千岛微信小程序上进行新品首发、新品市场测试等业务。由于这些业务流量的激增,在业务架构上,如何有效应对突发流量、保障业务系统稳定性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1170 0
云上的潮玩社区,如何让年轻人念念不忘?
|
数据采集 算法 数据挖掘
|
存储 安全 大数据
零点之战!探访阿里巴巴8大技术专家,提前揭秘2017双11关键技术
在距离双11已经不到10天的这个时刻,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似乎已经打响。面对双11期间极为严苛的技术压力,阿里巴巴究竟是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解决的呢?在接下来的文段中,就让我们一起来对阿里巴巴在2017双11背后的技术进行一次细致的了解和探访。
16613 0
|
大数据 双11 新零售
集大成之作 | 《尽在双11:阿里巴巴技术演进与超越》重磅预售!(文末有福利)
该书是迄今唯一由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出品、全面阐述双 11 八年以来在技术和商业上演进和创新历程的书籍。它以双11为着眼点,系统地阐述了阿里巴巴重要阶段的技术进步历程,通过阿里领先的交易、支付、物流系统,以及强大的计算平台、海量数据、智能算法和一系列的方案案例,揭秘世界奇迹双11背后的故事。
65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