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nanoTime()

简介: java有两个获取和时间相关的秒数方法,一个是广泛使用的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返回的是从一个长整型结果,表示毫秒。 另一个是 System.nanoTime()   返回的是纳秒。

java有两个获取和时间相关的秒数方法,一个是广泛使用的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返回的是从一个长整型结果,表示毫秒。

另一个是

System.nanoTime()
 

返回的是纳秒。

 

“纳”这个单位 一般不是第一次见。前几年相当火爆的“纳米”和他是同一级别。纳表示的是10的-9次方。在真空中,光一纳秒也只能传播30厘米。

比纳秒大一级别的是微秒,10的-6次方;然后是就是毫秒,10的-3次方。

纳秒下面还有皮秒、飞秒等。

 

既然纳秒比毫秒高10的6次方精度,那么他们的比值就应该是10的6次方。然而并非如此。

看下面的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l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Date date = new Date(l);
    System.out.println(l);
    System.out.println(date);
}
 

最后输出的当前时间。

大家可能都知道毫秒方法返回的是自1970年到现在的毫秒数。而Java的日期也是如此,所以他俩是等值的。

但是使用纳秒方法的输出可能让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l = System.nanoTime();
    Date date = new Date(l / 1_000_000);
    System.out.println(l);
    System.out.println(date);
}
 

这个输出在不同的机器上可能不一样,我的输出是Fri Jan 02 07:58:38 CST 1970

 

为什么会这样?

根据纳秒方法的注释:

Returns the current value of the running Java Virtual Machine's high-resolution time source, in nanoseconds.
This method can only be used to measure elapsed time and is not related to any other notion of system or wall-clock time. The value returned represents nanoseconds since some fixed but arbitrary origin time (perhaps in the future, so values may be negative). The same origin is used by all invocations of this method in an instance of a Java virtual machine; other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are likely to use a different origin.

翻译一下就是:返回当前JVM的高精度时间。该方法只能用来测量时段而和系统时间无关。它的返回值是从某个固定但随意的时间点开始的(可能是未来的某个时间)。不同的JVM使用的起点可能不同。

 

这样有点恐怖的是我们相同的代码在不同机器运行导致结果可能不同。

所以它很少用来计算。通常都是测量。

 

下面写一个程序来反映他和毫秒方法的关系。

  Lists.newArrayList(1,2,3,4,5,6,7,8,9).parallelStream().forEach(i -> {
        long m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n = System.nanoTime();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gnored) {
        }
        long m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n1 = System.nanoTime();
        long m0 = m1 - m;
        long n0 = n1 - n;

        System.out.println(i + " -- " + (n0 / m0));
    });
}
 

输出如下:

3 -- 999756
6 -- 1000129
2 -- 999984
4 -- 999868
5 -- 999019
1 -- 999100
8 -- 999768
7 -- 999753
9 -- 1000139

不同的测试可能结果不同,不过可以看到,这个比值大约是10的6次方。

目录
相关文章
|
Java
103.【Java Microbenchmark Harness】(二)
103.【Java Microbenchmark Harness】
78 0
103.【Java Microbenchmark Harness】(二)
|
9月前
|
XML Java 数据格式
|
7月前
|
Java 大数据 测试技术
day1:认识Java
【7月更文挑战第1天】🏆本文收录于「滚雪球学Java」专栏,专业攻坚指数级提升,希望能够助你一臂之力,帮你早日登顶实现财富自由🚀;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收藏&&订阅!持续更新中,up!up!up!!
69 7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 总结
Java 总结
89 0
|
SQL XML 存储
JAVA问答3
JAVA问答3
107 0
|
存储 缓存 运维
JAVA问答12
JAVA问答12
141 0
|
Java
Java一些常见的坑
总是觉得自己Java基础还是不行,需要恶补。今天偶然mark了一本《Java解惑》,其中以端程序的方式罗列了95个即常见又不常见的xian(坑)jing(儿),拿来瞻仰一下。
102 0
1096 大美数(JAVA)
若正整数 N 可以整除它的 4 个不同正因数之和,则称这样的正整数为“大美数”。本题就要求你判断任一给定的正整数是否是“大美数”。
1105 链表合并(JAVA)
给定两个单链表 L1​=a1​→a2​→⋯→an−1​→an​ 和 L2​=b1​→b2​→⋯→bm−1​→bm​。如果 n≥2m,你的任务是将比较短的那个链表逆序,然后将之并入比较长的那个链表,得到一个形如 a1​→a2​→bm​→a3​→a4​→bm−1​⋯ 的结果。例如给定两个链表分别为 6→7 和 1→2→3→4→5,你应该输出 1→2→7→3→4→6→5。
|
Java
Java常见的坑(二)
你猜上述程序输出的是什么? 是 ABC easy as 123 吗? 你执行了输出操作,你才发现输出的是 ABC easy as [C@6e8cf4c6 ,这么一串丑陋的数字是什么鬼? 实际上我们知道字符串与任何数值的相加都会变为字符串,上述事例也不例外, numbers输出其实实际上是调用了Object.toString()方法,让numbers转变为'[c' + '@' + 无符号的十六进制数。
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