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简介:

飞速发展的Uber在世人眼里看来,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高科技公司之一。仿佛钢丝绳上的舞者,危机与华丽并存。

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当你打开任意一个搜索引擎,搜索关键字Uber,你会得到各种各样关于它的信息。在中国市场与滴滴打车的合并、Uber又在某某地区被迫停运、又有无人驾驶的相关新闻、又有某某地区的司机在闹事。为什么要说又?且听镁客君慢慢道来。

首先先让我们来看一看Uber在进入8月以来都做了些什么事:

在中国市场,为了盈利,不得不选择和滴滴合并;

面对全美Uber司机的诉讼案,提出和解又被驳回;

与Volvo合作,无人驾驶专车尚未上路;

收购Otto无人驾驶卡车公司,无人驾驶布局进一步扩散。

退出中国市场:会做营销的Uber,败给了会做市场的滴滴

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8月的Uber,仿佛站上了风口浪尖。甩掉了2年亏损2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这个大包袱,不得不说卡兰尼克的内心必然是纠结的,因为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毕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30%。今日还有报道称,Uber将在下个月退出澳门,台湾要求Uber缴纳营业税,在香港面临监管压力,在德国也有三大城市:汉堡、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相继退出运营。

Uber怎么了?

俗话说的好,强龙难压地头蛇。不得不说,Uber在中国市场的溃败,是必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Uber没有读懂中国市场。

专车服务在国内也就是这一两年才火爆起来,最先布局的就是滴滴打车。滴滴打车很聪明,选择了一个完美的切入点,先进军出租车市场,打响知名度。镁客君犹记得当时出门打车起步价11元的时代,用上一张券,就只要支付1元。想拥有这样的优惠,就必须使用滴滴打车软件,依托其自己的平台来叫车、支付。这为滴滴的知名度仿佛如过山车启动一般,直线上升。再加上早在2015年的情人节就并购了快的打车,进一步的占领了中国市场。

而那一时期,强势的滴滴在国内市场的订单总数已经是14.3亿,而Uber的全球订单数为10亿。

初入中国市场的Uber,以为照搬美国市场的成功就好,可是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嘴巴。纵使其软件页面与营销策划大多数情况下逼格要比滴滴高出不少,但是现实情况确实注册司机少,用户数则更少。一个订单,司机往往需要空驶5公里才能接到乘客。这时的Uber,不得不靠高额的补贴,来维持司机和乘客们使用的热情。这一下,打响了与滴滴长达两年的烧钱大战。国内专车市场,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谁家给的优惠多,就用谁的。这就导致了这场烧钱大战没有真正的赢家。

合并对于滴滴和Uber来说应该是双赢的,Uber不必再承担高额亏损,滴滴也可以顺利占领中国市场,开始走向盈利,当然,Uber也从这些盈利中来分得一杯羹。只是,这场烧钱大战,Uber输了。

后院着火,Uber急需“灭火”利器

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Uber在中国市场算是不再有光彩,然后在美国本土的Uber日子也不好过。38.5万的Uber司机集体诉讼,必然会让uber头疼。崇尚法律的美国人对于Uber司机到底是雇员还是独立承包商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自家后院着火,Uber也不愿火势蔓延,赶紧提出了和解方案。愿花1个亿作为补偿,但还是把司机们定义为独立承包商。这下连当地法院也不干了,无情驳回。

在美国市场的成功,一直是Uber引以为豪的,这也是让这家科技公司估值日益攀升的根本。

可现如今,作为Uber最重要的资产,专车司机们对于自己现在享有的待遇十分不满,再加上Uber一直宣称的终极目标是全面运行无人驾驶的专车。这些专车司机们的危机感徒增也可以理解。

诚然,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是未来驾驶的必然走势。Uber自己来说也有考虑,如果有一天别人建立了更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汽车共享服务网络,那么Uber必然要退出现在的舞台。不转型,不突破现有障碍,必将被拍死在沙滩上。

财报再次亏损,可卡兰尼克还在买买买

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卡兰尼克到底还有多少钱给他用来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财报亏损,镁客君不得不提出这个疑问。最新消息显示,Uber上半年巨亏至少达12.7亿美元,全球市场的巨额补贴,拖累了Uber。还有一些数据很有意思。Uber自成立以来已经亏损了总记不少于40亿美元,但是,Uber其实不差钱。Uber到现在为止所筹集的资金加债券总额高达160亿美元,最新的公司估值达到了690亿美元。另据知情人士透露,Uber在银行存款约为80亿美元,而且很快将从滴滴公司获得10亿美元现金。此外,Uber还获得了2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和12亿美元的贷款。

这样持续亏损的先例,镁客君实在是找不出来。就连因亏损而闻名亚马逊,最高的一次年亏损也不过14亿美元,可是今年Uber光是上半年就已经快要接近这一数字,而且照目前趋势下去,年亏损数超越亚马逊的14亿美元只是时间问题。

8月是否会成为Uber的转折点?镁客君认为今年下半年的Uber亏损数额一定不会超越上半年。在美国本土市场,今年一季度已经实现盈利,二季度的亏损1亿美元,再加上退出中国市场,结束了烧钱大战的同时,还能拿到滴滴的10亿美元现金。亏损的下降,或许会给投资者们带来信心,Uber的公司估值或许还会继续上升。

被NuTonomy捷足先登,Uber在无人驾驶领域该怎么办

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Uber即将上路的XC90无人驾驶车型

快到月底了,此前宣称将在匹兹堡上路的Uber与volvo合作研发的无人驾驶专车XC90,还没看到上路的消息。可是新加坡的NuTonomy捷足先登,成为全球首批上路的无人驾驶出租车,Uber被人抢去了头条。

Uber与volvo的这次合作,花费对于Uber来说其实并不大,双方分别出资1.5亿美元。与此同时Uber还宣布6.8亿美元收购了Otto,一家研发无人驾驶卡车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Uber与volvo的声明中称,双方将在原有汽车的基础上,加装无人驾驶技术,而后再向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而Otto公司所研制的无人驾驶也是如此,他们的产品是通过一套设备,将现有的长途拖挂卡车变成自动驾驶卡车。

这不由的让人猜想,Uber以后要做无人驾驶设备的硬件厂商?

无人驾驶是未来趋势,但是一直声势浩大的Uber,仿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今天和某车企合作,明天收购某企业。镁客君想说,Uber急需将自己现在的水平展现出来。新加坡的NuTonomy已经让自己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了,眼看着8月底的时间点即将过去,雷声大雨点小的Uber宣称上路的XC90,到现在迟迟未见真车。这不经让人们心里嘀咕,是不是Uber的无人驾驶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利益权衡,Uber似乎摸不着头脑

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常年亏损肯定是Uber和其投资人不想看到的,可是这也是Uber现阶段应该主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咱们先不说扭亏为盈,降低亏损是第一步。事实上Uber也在这么做,退出中国市场或许会给他们带来最直观的改变。可是放弃了这么大一块市场,Uber作为世界专车的龙头企业,其他国家地区的运营是否能够支撑其高额的企业估值?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此外,布局无人驾驶,仿佛成为了Uber必走的一条路。宣称未来要用无人驾驶车辆替代现有的所有专车,这不由的让现在的Uber司机们的危机感加剧。现在阶段在无人驾驶技术尚未成熟的时期,Uber想要盈利,还都指望着旗下司机们创造更多财富。为了安抚这些司机,Uber也了新动作。与在线理财顾问公司Betterment合作,为数千名司机提供退休账户。一直不愿意承认司机雇员身份的Uber,为司机们开启退休计划,似乎这其中“雇员”的属性在增加。只是镁客君觉得Uber做得还不够,安抚好这些为你赚钱的司机,平衡好公司和司机之间利益,Uber还有很难的一段路要走。

Uber该如何破局?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Uber是一家很有野心的公司,从当初在美国成立并获得成功,信誓旦旦的进军中国,和多方合作、并购,来研发无人驾驶。只是镁客君想送给Uber四个字:不忘初心。

背后是深渊,眼前是迷雾,Uber该如何破局?

Uber创造的汽车共享服务网络,革命性的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这也是Uber受关注和快速成长的根本。现如今在面临常年大金额的亏损、退出全球多地区的压力,Uber的决策者们需要静下来想一想,真正要做的是什么了。Uber的快速成长,也必将给他带来更多的问题,现阶段镁客君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外界对其注意力已经从公司成长转移到这种商业模式是否赚钱的。而在这样的一个风口浪尖上,Uber唯有认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在做好自己现有的专车服务网络并实现盈利,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数据、技术优势,加速研发无人驾驶,再次成为行业领先、技术领先。或许这样方可在资本市场的大海里继续乘风破浪。


原文发布时间: 2016-08-26 19:21
本文作者: JOKER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镁客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镁客网。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深藏功与名】揭秘大模型背后的真相:为何它们常让人欢喜让人忧,又该如何破局?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近年来,随着计算资源和算法的提升,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引发了“大模型幻觉”的讨论。该现象指模型虽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过度拟合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模型的底层逻辑,并通过PyTorch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L2正则化缓解过度拟合。此外,还介绍了通过数据增强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的方法。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平衡模型复杂度与泛化能力,以实现更佳性能。
34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API
价格战迷雾下,大模型创业者只能被动挨打?
2024年大模型行业迎来淘汰赛,各大公司如字节跳动、阿里云等纷纷大幅降价,甚至免费提供服务,导致“白菜价”时代到来。此举对初创企业造成压力,部分跟进降价,如智谱AI,部分选择不跟风,如百川智能。降价潮可能带来三种结果:一是利好开发者,加速AI应用爆发;二是行业集中度提高,淘汰缺乏竞争力的小公司;三是可能引发价格主导的“圈地运动”。初创企业为生存可采取技术突破、提供差异化服务或转向To C市场等策略。尽管价格战带来挑战,但仍有企业在融资中取得成功,如智谱AI。然而,也有公司如竹间智能面临困难。大模型行业的未来充满变数,企业需寻找适应新环境的生存之道。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黑科技贯穿全程,2020百度好奇夜掀起科技狂欢
AI黑科技贯穿全程,2020百度好奇夜掀起科技狂欢
172 0
AI黑科技贯穿全程,2020百度好奇夜掀起科技狂欢
|
传感器 人机交互 vr&ar
泡沫涌动:VR行业热炒背后的几点冷思考 | 靠才华
我之前提到“VR/AR是下一代的个人计算中心”,因为满足两个主流趋势——更加便携及人机交互更自然,同时能看到的都是屏幕。然而趋势是趋势,具体到投资机会,我有一些自己的判断。毕竟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看了很多项目,尤其我们是一支比较偏早期的基金。我总结几点:
136 0
泡沫涌动:VR行业热炒背后的几点冷思考 | 靠才华
|
弹性计算 云计算
当九年义务教育的精英,遇上十年寒窗苦读的翘楚,必将擦出耀眼的火花!
这一组古今搭档,因为语言差异,总是能逗的人捧腹大笑,这不,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当九年义务教育的精英,遇上十年寒窗苦读的翘楚,必将擦出耀眼的火花!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是什么成就了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帮他们的超脑计划孵出阿尔法蛋?
很多人都知道“阿尔法狗”,不过你听说过“阿尔法蛋”吗?
5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