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入侵之后,国内云服务市场的走势又将如何变化?
近日,随着亚马逊在中国的身份变得“合法”,国内的一场云服务大战正在步步逼近,而对战双方正是主攻“IaaS云服务”的阿里云和AWS。
不过,除了对战双方的广受瞩目,对于紧随其后的其他云服务提供商,我们是不是也该关注一下?毕竟只有在了解大局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以清晰的视角来围观这一场即将刮起的“腥风血雨”。那么,围绕着IaaS模式,国内的云服务市场又有着怎样的走势呢?
这些人在做着IaaS云服务
IaaS意为基础设施即服务,打一个比方,IaaS就是一套商品房(硬件、CPU等基础计算资源),至于用途、装修风格、家具等细节,就得由客户来负责决策和购买等相关事宜。
版权所有:HCR慧辰资讯TMT互联网研究部
上图源自慧辰TMT互联网研究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从图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当前国内云服务市场的参与者。
具体来说的话,在2009年就推出云服务的阿里云是第一个在国内布局云服务的企业,腾讯云紧追其后,于2013年正式对外发放,之后就是搭上“云服务热”的华为、浪潮等ICT厂商的入局。
此外,亚马逊、微软作为IaaS中唯二的两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云服务布局上也没能占到什么便宜。比如在2013年以“偷渡者”身份来到中国的亚马逊,由于“水土不服”,以及时机的落后等因素,至今的份额也没突破5%。
国内的云服务“蛋糕”是这样分配的
根据Gartner(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咨询公司)的数据表明,在国际云服务市场上,美国是领跑者,占据了50%的国际市场,其次就是占据23.5%市场份额的欧洲,而中国则以4%的份额位居第三。
虽然数据有点惨不忍睹,但我们要知道,相对于欧美云服务业务的较为成熟,我国的云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在云服务的企业应用上,我国的普及度并没有那么的高。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云服务份额还有上涨的空间,而这也就意味着国内云服务市场的诱惑之大。
2015全年中国IaaS市场概况
近期,IDC发布了《2015年中国公有云计算报告》,而以上就是报告中所总结的数据。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已经过去的2015年,占得先机的阿里云以31%的市场份额占据了“龙头老大”的位置,相比之下,微软等外企的市场份额就显得分外可怜,尤其是IBM。
不过,未来国内的云服务格局必将经过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亚马逊的身份转变而带来的。并且,这些变化不局限于IaaS,而是全面性云服务市场。
国内云服务市场将这样变化
变化一:云产品变得多元化
以国际视角来讲,亚马逊在云服务市场上绝对是“王者”一般的存在,这些单凭它31%的市场份额,以及多年的冠军蝉联就可看出来。
作为一个王者,亚马逊提供了大量基于云的全球性产品,其中包括存储、数据库、分析、联网、移动产品、开发人员工具、管理工具、物联网、安全性、计算和企业级应用程序。在这方面,阿里云也许有那份实力能够拿出来与亚马逊拼一拼,但是国内的其他云服务商就没那么有底气了。
随着亚马逊的正式“合法”落地,其所带来的危机感也将时刻笼罩在国内云服务商的心头。不过,这种压迫也是一种动力。对于这些云服务商而言,如果不想被入侵者所吞噬,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发自己的、具有独特性的云产品,以弥补自己在云服务类型上的不足。因而,随着各色云产品的推出,国内的云服务也必将呈现出多元化现象。
变化二:国际份额大幅增长
说到我国那可怜的只有4%的国际市场份额,主要还是限制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云服务产业链发展的不完善,另一个就是云服务客户的稀少。
亚马逊为什么会入局中国市场呢?主要还是看中了国内巨大的的隐藏市场。既如此,为了称霸中国云服务市场,亚马逊必会大力推广其产品,在现有客户至之,再将那些隐藏客户挖掘出来。而阿里云等国内企业也不会坐视不理,不管是不是为了对抗亚马逊,他们都会对国内云服务市场的版图进行多次的开拓。
久而久之,在版图扩充以及产品开发的双管齐之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增长。
变化三:三种云模式平衡发展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在云服务模式上,IaaS是大头,而PaaS却只占有了那么一丢丢,虽然这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常态,但是长此以往下去,总归是各市场隐患。不过,随着国际IaaS巨头亚马逊的加入,国内的IaaS模式也会渐趋成熟,而这之后的制胜点将会转移到其他的模式。
事实上,亚马逊早已经开始了其他模式的尝试,而阿里云此前也与SaaS云服务的SAP进行了战略合作,踏出了在其他模式的一小步。而在模式成熟之后,其他的云服务商要想突破,也唯有尝试其他的模式,如果有勇气的话,甚至可以抢在阿里云他们的前面,先一步其他模式的翘楚。
按照该趋势,虽然三种模式在短期内还会存在“病态”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三种模式的平衡是一定会出现的,当然,国际市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