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创业公司说赶超特斯拉:他们背后多有中国资本

简介:


电动汽车公司Atieva副总裁詹金斯和CTO劳林森

距离特斯拉帕罗奥尔托总部几英里的地方,一家硅谷创业公司计划利用在美国设计和制造的一系列电动汽车挑战这家行业先驱。不过,它的主要支持者都来自中国。

Atieva高管接受路透社独家专访时表示,他们计划在2018年让该公司的高端电动轿车正式上路,此后于2020-2021年再推出两款豪华跨界车。该公司不仅要挑战特斯拉,还要对抗3家同样在使用硅谷技术的中国创业公司。

其中两家创业公司背后的中国互联网大亨与Atieva相同,这三家公司过去一年都在硅谷开设了技术中心。只有一家公司计划在美国生产汽车,它就是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

与这些公司不同的是,Atieva创立于美国加州,它在2007年末由特斯拉和甲骨文共同创办,并且招募了多位特斯拉前员工,其中就包括Atieva CTO彼得·劳林森(Peter Rawlinson)。


Atieva网站上展示的电动汽车轮廓图Atieva网站上展示的电动汽车轮廓图

秘密武器

由于第一款汽车还要再等两年才能正式投产,所以Atieva正在使用奔驰Vito商务车来测试动力系统:一对高性能电动马达、一套锂电池组、逆变器和控制器。

劳林森在特斯拉时曾经领导Model S的工程团队,他表示,Atieva的软件是一项“秘密武器”,可以将所有组件集成起来,并输出900马力的动力,驱动5000磅的四轮商务车。他将这款商务车称作“Edna”。

这套动力总成可以实现3.1秒的百公里加速性能,较速度最快的Model S略慢一点。Atieva希望到2018年在轿车上实现2.7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比12缸法拉利超级跑车还快。

Atieva的轿车开发代号是Project Cosmos,有点像奥迪A7的未来版。这款汽车的头灯很细,里面有数千个微型透镜,设计灵感来自昆虫。该车的仪表盘拥有三段式可配置数字显示器,可以通过语音或触摸进行控制。

Aiteva已经从融资数亿美元,其投资者包括日本三井和硅谷风险投资公司Ventrock,后者与洛克菲勒家族有关,而且曾经支持过英特尔和苹果等科技巨头。

市场拥挤

虽然当今的豪华电动汽车市场几乎被特斯拉垄断,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计划发布类似的产品,而Atieva便是其中之一。

戴姆勒公司的奔驰豪华品牌今年10月宣布,该公司将在2020年之前推出长距离续航电动汽车。其德国竞争对手大众和宝马也表示将开发高端电动汽车。

特斯拉并未对这些潜在竞争对手发表评论,但该公司不会坐以待毙。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ck)上月宣布通过增发股票融资14.6亿美元,并阐述了在2017年推出Model 3电动汽车的计划。

由于在豪华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因此特斯拉的股价得以提振。尽管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9%,但仍较3年前翻番。

生产计划

Atieva正在寻找美国工厂的选址,其生产主管布莱恩·巴伦(Brian Barron)表示,该公司将把范围缩小到两个地点,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确定最终选址。巴伦在宝马的多个工厂工作过20年,他表示,该工厂初期年产能达到2万辆,之后将逐步扩大到13万辆。

Atieva的两个最大股东都来自中国,分别是北汽集团和乐视的一家子公司,而乐视本身也宣布将生产电动汽车。

作为乐视的控制人,贾跃亭同时也控制着法拉第未来,这家电动汽车创业公司的美国总部靠近洛杉矶,他们还在硅谷与乐视旧金山技术中心共用办公楼。

第四家中国资本支持的创业公司是NextEV,他们在旧金山的新办公地点同样靠近乐视。NextEV由硅谷创业公司红杉资本支持,后者曾经在谷歌发展初期为其提供过资金。NextEV 2014年由易车网创始人李斌发起成立,获得了腾讯的资助。

Atieva设计副总裁德雷克·詹金斯(Derek Jenkins)表示,该公司将借助“加州基因”和“加州思维”与竞争对手保持差异。虽然并未提供细节,但詹金斯领导的团队曾经设计过最新的马自达MX-5 Miata跑车。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目录
打赏
0
0
0
0
26199
分享
相关文章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碳中和—美克生能源:数字能源及储能安全领域“双独角兽”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碳中和—美克生能源:数字能源及储能安全领域“双独角兽”
152 0
寻找硬科技 | 长江航天基金胡晓涛:投专精特新、硬科技,更要产业投资化
编者按: 创头条通过走访行业赛道明星企业、头部创投机构及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平台等,特推出了“寻找硬科技”系列,期冀呈现硬科技创新创业之现状,探寻硬科技投资之先进,助力硬科技行业之发展。 这是创头条“寻找硬科技”系列访谈第5篇,我们希望能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揭开创新创业的层层迷局。 1.我跟这些商业航天公司讲,我们既然穿了新装,就不要走老路,要走一条新路。 2.商业航天公司要更多地创新,寻求一些技术突破。成熟的技术体制内已经做得很好,再重复意义不大。 3.一个基金如果只是有钱,对企业是不够的。投专精特新、投硬科技更是如此。财务投资人向产业投资人转型是必然的趋势。
384 0
寻找硬科技 | 长江航天基金胡晓涛:投专精特新、硬科技,更要产业投资化
大众联手Mobileye进入以色列网约车市场,推进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商用
这一项目将于2019年初开始,在2022年将进行规模商业化。
507 0
近10家密集被投资!服务机器人成资本围猎风口,背后火了谁?
2020年的一季度已经过完,过去的3个月全球科技产业经历了非常魔幻的一个季度,这边全球智能手机2月销量暴跌38%,那边智能音箱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25.8%。不过行业发展有落自然也会有起,也有行业成为资本的宠儿,在寒冬里进入“吸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