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我国已迎来新一轮创业浪潮,孵化器作为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载体和新兴产业的主要源头,在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将孵化和创投相结合的新型孵化器,已成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力量和重要高地,完善的科技孵化体系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于吸引跨区域创业、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带动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创业孵化环境包括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和专家公寓等配套设施为主的硬环境,以及研发功能、商务功能、行政功能、各类技术服务平台等软环境。赛迪设计认为,作为创业孵化的引导者,政府应充分发挥“有形之手”作用,通过政策支持、服务覆盖,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孵化培育,从而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营造适合成长的孵化环境。
赛迪设计从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构成要素出发,围绕载体建设、资金保障、技术支撑、服务支撑、政策保障、氛围营造几方面形成了一套基于政府打造创业孵化环境的理论体系:
1.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孵化器,探索新型孵化模式,为创业孵化提供载体支撑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创投机构以及大型企业等社会力量采取公办民营的方式投资建设孵化器,如与清华启迪、36氪、车库咖啡、创新工场等专业孵化器运营机构合作共建创业基地或新型孵化器。同时也要支持大型企业内部搭建专业化孵化器,为内部员工和外部创业者提供开放式、协同式创新创业平台,允许企业内部员工在工作之余根据公司所属领域的技术体系独立开发细小的应用模块,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分散早期开发风险。
此外,传统的孵化模式已不再适应快速迭代的新经济时代,推动孵化器转型迫在眉睫。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专业服务型、创客孵化型等新型孵化器发展方兴未艾,政府应引导并支持孵化器探索“创业导师+持股孵化”、“平台建设+产业联盟”、“天使投资+创新产品培育”等新型孵化模式,以形成模式多元、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同时,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以及OVO智慧服务模式,打造线上虚拟众创空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通创业服务中间环节,实现信息流、资金流更高效、更直观、更精准的匹配,有效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投融资问题、财务问题、法律问题等。
2.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聚焦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为创业孵化提供资金保障
创业孵化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政府一方面要引导市场化金融机构作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做创业者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搭桥者和撑伞人,在保障创业者获得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健全科技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最大化降低商业银行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
政府也可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如采用担保费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除了债权融资,以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为主的股权融资也是初创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要充分利用创业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到创业投资中来,如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家从事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人取得的各类收入,在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时,可按认定项目的实际投资额享受税前加计扣除,天使投资人在投资分红、股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返还。同时,要建立风险补助和补偿机制,将多数盈利让渡给社会资本投资者。
3.搭建公共技术共享平台,加大公共科技资源分配倾斜力度,为创业孵化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获取科研资源时常常面临着成本束缚的现状,政府可牵头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整合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等机构的科技文献、科技信息、实验动物、仪器设备、实验室等资源,搭建公共技术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公共技术资源服务平台,孵化器在孵企业可以以较低成本使用平台上的各种科研设备等资源,有效破除小微企业面临的成本束缚难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侧重点在于技术创新链后端,在公共科技资源分配方面政府也要对新型孵化器予以适当倾斜,以弥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试和熟化阶段的所面临的资金薄弱问题,如设立中试平台建设资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以及搭建各种公共技术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4.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打通技术供需对接通道,为创业孵化提供专业服务支撑
政府应积极引导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入驻孵化器,并支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整合零散的技术供求信息建立技术供需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筛选、评估和归纳。同时,要创新技术交易模式,建立线上技术市场,举办线下技术交易大会、新技术产品化展览会等,打通在孵企业与技术供需方的对接通道。
此外,政府要引导并动员社会力量发展知识产权、研发设计、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法律财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制定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准入制度,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同时,整合各类创新服务资源,搭建创新资源和科技中介的对接平台,面向在孵企业开展科技服务需求调研并在平台上发布调研结果,并举办线下科技服务对接会,以实现科技服务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
5.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新型孵化器建设和在孵企业成长,为创业孵化提供政策保障
政府可采取税收返还、资金补贴、房租补贴等手段对孵化器建设进行政策支持,特别是对于“孵化+创投”、互联网在线创业服务平台等创新型孵化器以及大型企业内部设立的专业孵化器,要着重加大资金支持和场地补贴的力度。鼓励孵化器完善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入驻企业基本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和入驻企业信息报告制度及披露机制,引导孵化器规范化运营。
同时,对在孵企业也要给予政策支持,如给予入驻企业房租补贴,给予在孵期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成功上市的企业资金奖励,最大限度释放小微企业的发展潜能,帮助小微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对创新创业人才也要同步给予支持,为入驻孵化器的高层次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和办公用房,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租房补贴等。
此外,向为孵化器提供科技资源服务的技术转移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获得服务的在孵企业以及孵化器自建或合作共建的公共技术平台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构建开放性的公共科技资源共享体系。
6.举办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源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创业孵化氛围环境
良好的创业氛围能够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并进而激发人的创业热情。要营造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与文化氛围,政府应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不断注入活水与养料,才能培植有利于创业孵化的沃土。
一是政府可组织各种跨地区、跨领域的创新创业大赛,或牵头搜集目标产业领域专家、投资人、企业家信息,建立创业导师专家库,定期邀请创业导师进驻孵化器开展创业辅导和培训课程,通过一系列活动搭建起创业者与投资人、创业者与政府、创业者之间的对接平台,营造出包容失败、鼓励创新、吸引青年创业的浓厚氛围,并逐渐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业品牌。
二是借鉴硅谷、中关村等创新创业高地的发展经验,深化高校的创新源头作用,通过引进高校分院或研究生部,依托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成果,借助高校输出的人才与技术,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营造自由、开放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