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称霸”在望

简介:

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已在中国诞生,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5月3日在上海发布的这个消息惊动了世界。

  这是一台什么样的计算机?传说中可“秒杀”现有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何时能走入现实?请看《经济日报》记者从上海发回的报道。

  中国量子:奠定“量子称霸”基础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当某个物理装置运算、存储和处理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国际研究热点,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为之设计了多种技术实现路径,其中,国际学术界在基于光子、超冷原子和超导线路这3种体系的量子计算技术发展上总体较为领先。也就是说,现在进展最快的有3类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超冷原子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计算机。

  我国科学家5月3日发布的量子计算机成果,其实是两个,分别属于光量子计算机和超导量子计算机范畴。

  在光量子计算机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领导的团队,研制出一种操控5个粒子(即5个光量子比特)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完成“玻色取样”任务时,它的速度不仅比国际同行之前所有类似实验的最高纪录加快至少24000倍,同时,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的运行速度快10倍—100倍。

  “玻色取样”是计算复杂度随着粒子数的增加而指数增长的一类数学问题,特别适合用量子计算机来计算。

  “与我们这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比起来,之前报道过的同类量子计算机只是没法实用的游戏机。”潘建伟说。

  5月2日,该研究成果以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审稿人评价称,中国科学家“建造出了第一代量子计算机,是量子计算机中的ENIAC”(ENIA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国际学术界将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超过现有经典超级计算机的目标,称为“量子称霸”。中国的这台光量子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模拟机,为人类最终实现“量子称霸”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玻色取样”任务中,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能处理约45个粒子。“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大约20个光量子比特的操纵,对玻色取样问题的计算能力就能超越现有最好的商用CPU电子计算机。”潘建伟说。

  在超导量子计算机领域,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超导体系,2015年,谷歌、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宣布实现了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纵。这个记录在2017年被中国科学家团队首次打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晓波、浙江大学教授王浩华的研究团队和陆朝阳、潘建伟等合作,自主研发了10比特超导量子线路样品,成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的超导量子比特的多体纯纠缠,并通过层析测量方法完整地刻画了10比特量子态。

  “简单地说,我们做出了10个量子的超导量子计算机CPU芯片,并用它演示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证明了通过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加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可行性。”朱晓波告诉记者,相关量子算法的成果已经过审,即将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致力于20个超导量子比特样品的设计、制备和测试,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发布量子云计算平台。

  量子计算:计算机中的“战斗机”

  如果把现在传统的电子计算机比作自行车,那么,量子计算机就好比飞机。量子计算机为何可以成为计算机界的“战斗机”?这与它的计算原理密切相关。

  现有的电子计算机,1个物理比特只能存储1个逻辑态——或者0,或者1。而量子计算机利用的是量子的相干叠加原理,可以制备在两个逻辑态0和1的相干叠加态,换句话讲,1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存储0和1。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量子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随着比特数的增加而呈指数级上升。量子计算机有N个比特,就可以一次对2的N次方个数进行数学运算,相当于经典计算机算上2的N次方次。

  量子计算计算能力随可操纵的粒子数呈指数增长,这可以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分解300位大数,利用万亿次经典计算机需要15万年,利用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只需要1秒。”潘建伟预测,2020年左右超导量子计算机就可以操纵50个量子比特,届时就可以实现“量子称霸”,在处理一些特定问题的能力上超越经典计算机中计算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机。10年内量子计算机将可能实现对100个粒子的相干操纵,届时它处理特定问题的能力就可以达到现有最强超级计算机的百亿亿倍,或者目前全世界计算能力总和的百万倍。

  正是由于量子计算的巨大潜在价值,欧美各国都在积极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同时,大型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软、IBM等也强势介入量子计算研究。

  中国科学家也加入了这场角逐,并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果,并对下一步发展进行了部署。

  潘建伟介绍,我国将要启动的人工智能2.0计划中,就有量子人工智能的专门部分,其技术基础就是量子计算机。而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过三五年努力,实现量子称霸,让量子计算机在某些特定问题上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展望未来:遇到难题交给“量子”

  在实验室里,陆朝阳带记者参观了光量子计算机。

  光量子计算机包含3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单光子源,在零下269摄氏度的低温中,这个设备通过激光激发量子点,每次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单光子,是国际上最高品质和最高效率的单光子源。“目前我们搭建的这个设备是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产生的单光子品质比国际第二名要高10到100倍。”陆朝阳自豪地说。

  第二部分是超低损耗光量子线路。单光子通过开关分成5路,通过光纤导入主体设备光学量子网络。

  第三部分是单光子探测器,探测矩阵中得到的量子计算结果。

  多粒子纠缠的操纵作为量子计算的核心资源,一直是国际角逐的焦点。在光子体系,潘建伟团队在多光子纠缠领域始终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并于2016年底把纪录刷新至10光子纠缠。光量子计算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综合性能国际最优的量子点单光子源,通过电控可编程的光量子线路构建而成。

  顾名思义,量子计算机需要对量子进行高精度调控,这需要极低的温度。目前发展最快的三大量子计算机体系中,光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室温下运行,但要在零下269摄氏度的低温中产生单光子;超导量子计算机的CPU芯片可以在常温下展示,但它的真正运行必须在接近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超冷原子量子计算机更不负其名,所需的低温是三者中最低的,最接近绝对零度。

  “量子计算机可以实用化,未来全世界会有很多台,但不需要家家都有。”潘建伟说,量子计算机可以和现有的经典计算机配合使用。以现有的手机终端为例,手机就是小型计算机,它要做成低温的量子计算机,会很难、也没有必要。“但你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用手机把需要完成的计算任务送到云端,让后台的量子计算机来完成。”

  潘建伟表示,传统计算机能算好的问题,量子计算机不需要再去介入。量子计算机瞄准的,是传统计算机不能解决的难题,“比如玻色取样对经典计算机太难了,量子计算机在这方面就显得特别强大”。

  当量子计算机实用化以后,它能解决哪些实际应用领域的难题呢?

  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药物设计、金融分析、石油勘探、人工智能、大数据……总之,那些需要超大计算量的难题,交给量子计算机就对了!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年05月04日
本文作者:佘惠敏
本文来源:人民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探索未来网络:量子计算的崛起
本文将探讨量子计算这一前沿技术,从其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到潜在应用进行全面剖析。我们将了解什么是量子计算,它与传统计算的区别在哪里,以及它在当前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将讨论量子计算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对量子计算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并思考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影响。
37 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数据挖掘
量子计算在天文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8月更文挑战第4天】量子计算在天文学中的应用有哪些?
71 0
|
5月前
|
算法 安全 程序员
未来之光:量子计算机的突破与挑战
【6月更文挑战第15天】在科技的浩瀚星海中,量子计算机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以其潜在的无限计算能力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本文将探索量子计算机的最新进展,分析其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展望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未来之光:量子计算的突破与挑战
【6月更文挑战第7天】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量子计算作为一场革命性的技术浪潮,正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本文将探讨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分析其对传统计算领域的潜在影响。通过具体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展现量子计算如何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同时讨论其在商业和科研中的应用前景。
|
5月前
|
存储 量子技术
未来之光:量子计算的探索之路
【6月更文挑战第3天】本文将带领读者穿越神秘的量子世界,探讨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当前技术挑战以及它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影响。我们将不采用传统的摘要形式,而是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概述文章内容,让读者仿佛亲身体验一场关于量子计算的冒险旅程。
|
运维 并行计算 算法
量子计算机:下一代计算技术的奇点
量子计算机:下一代计算技术的奇点
1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