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无人机市场的带动下,水下无人机也开始崭露头角。而此时正值飞行无人机多事之秋,水下无人机的机会或许就在眼前!
在去年的CES展会上,无人机可谓出尽风头,智能避障、跟拍等功能以及小巧便携的设计吸引了不少眼球,更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引领了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在飞行无人机的光环下,水下无人机也渐渐开始崭露头角。
2016年,就在市场的推动下,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潜行科技”)成立了,它由一群曾在知名企业深耕多年的科技人士联合创立,致力于水下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此次,镁客网采访了潜行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洋,探讨了一些关于水下无人机的内容。
天上飞的够多了,水下还有很多机会
当前,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在30亿元左右,而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在市场的诱惑下,不少玩家纷纷加入这场无人机游戏。而根据统计,仅仅在中国,从事无人机行业的企业就有300家之多。此外,在2016年,共有约24家无人机企业获得了融资,其中,包括零度智控、零零无限和极飞在内的中国企业有13家,国外则有11家。
根据这些企业的融资情况,无人机市场是的确很火爆。不过,再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不管是做无人机硬件,还是做无人机解决方案,或是为无人机提供相关服务,这些企业所瞄准的几乎都是飞行无人机,使得有限的天空越发拥挤。
不同于这些企业,早在创业之初,潜行科技就明确制定了自己的产品方向——水下无人机,并为此不断进行测试和优化。对于当初为何这么坚决的选择水下无人机,潜行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洋表示,这主要出于两点的思考,一个是市场因素,一个是产品本身。
在市场方面,相对于玩家众多的飞行无人机领域,目前水下无人机的玩家还很少,市场也没有进行过多的开垦,可以说,水下无人机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都是非常可观的。其次,在产品本身,众所周知,在相关技术和续航问题上,飞行无人机依旧没能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给产品本身性能的发挥带来了一些限制,且“炸机”等情况的存在也给人类增加了一个潜在危险因素,而到了水里,不管是技术难度还是危险性,相对而言都会有所降低。
做产品,了解用户需求很必要
借助于团队成员在水下运载器和智能机器人的产品开发经验,潜行科技在水下无人机的研发工作还是相当顺利的。目前,其GLADIUS水下无人机的速度最高可达2m/s,可潜至深度100米水域,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手机+APP的方式操控无人机前进或是360度花式翻转,并在手机端实时观看摄像头所拍摄的4k超高清视频,也可以一键分享到朋友圈。当然,鉴于ROV的“束缚”,GLADIUS的后面也不可避免的拖了一条长达25或100米的“尾巴”。
对于一个产品能否获得成功,本身的性能的确很重要,但更大的前提和决胜点则在于用户需求的满足度。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智能穿戴产品了,我们必须得承认,能够实时监测人体数据的智能穿戴产品性能还是不错的,它的“鸡肋”主要坏在它只是对数据的一个浅层的监测,并不能向用户提供任何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帮助或建议,如此一来,被用户所“抛弃”也只是早晚的事。
据杨洋称,他们曾对用户进行市场调查,以此把握用户需求的“痛点”所在。此后,再加以结合多方面的考量,潜行科技将市场同时定位在B端和C端,在B端市场,用户可以在GLADIUS上加载声纳探测等设备,进行科考搜救、船体检查等任务,至于C端市场,就如同飞行无人机,以拍摄功能为主,辅以海钓等有趣的服务。总而言之,用杨洋的一句话概括GLADIUS水下无人机的研发目标:第一要轻巧便携,第二要便于操作,第三则要满足用户的当下需求,包括性能、性价比等等。
目前,虽然玩家不是很多,但是已经露面的无人机也不算少,有的甚至已经进入了商业化阶段。纵观关于那些无人机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其功能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差别主要体现在智能程度、操控和体验的突进等等,比如与VR设备相连接,体验海水的沉浸感之类。不过,说到底,用户最关心的还是自身需求的满足,在此之后,多一两个加分项当时是最好的了
飞行无人机市场膨胀,今年是水下无人机的产品元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无人机行业的火爆发展有目共睹,但却在年末来了几个大跟头。近期以来,自亿航曝出“裁员”消息,无人机行业的坏消息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接着一个,不是这个裁员,就是那个转型,最狠的是公司直接倒闭,令人唏嘘不已。
在不少人为无人机行业唱衰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则是理性的看待。对于这些消息,杨洋平稳的称这只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并对以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表示:“从本身来讲,无人机市场就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并且,在技术、续航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飞行无人机的市场是很难扩展的,从而市场也不会显得太大,也就不会容纳这么多的玩家,必然会淘汰掉一些人。经过这样一轮洗牌,之后的无人机行业将会发展的更为稳妥,生存空间也将变得更好。”
事实上,无人机行业的此种情况的发生其实早有征兆。据Venture Pulse的报告,在无人机市场的融资上,2016第二季度共获得约1.06亿美元的投资(共计13笔),而与之相比,第三季度只获得5500万美元的投资(共计8笔),规模缩水近一半,这些数据无一不在现实无人机市场资本寒冬的即将来临。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谓的无人机市场多指代的是已经“红海化”的飞行无人机,水下无人机仍然是一个“蓝海”,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预测一下,在洗牌之后的飞行无人机市场渐渐稳定之时,水下无人机的爆发是不是也是时候了?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水下无人机制造商的杨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认为,今年将是水下无人机的产品元年,预计会有5~6款产品进入商业化。至于爆发的时间,因为市场仍需要培育,所以市场爆发应该是明年发生的事。
为什么会有此断定呢?杨洋也提出了自己的两点依据,一个是产品本身解决了续航(GLADIUS无人机续航时间3小时)和安全(炸机)的问题,运行中能有所保证;另一个则是国家政策的推动,相比于处处受限的飞行无人机,因为国家海洋战略等因素,水下无人机的政治环境则宽松的多。
结语
目前,在飞行无人机洗牌的同时,水下无人机市场的争夺战也在悄然开启。在今年的CES 2017展会上,臻迪科技展示了自家新产品——水下无人机PowerRay小海鳐,而另一台水下无人机“FiFish飞行鱼”更是获得了CES 2017创新大奖,而在此之前,还有更多的水下无人机也进行了发布。从这种种迹象来看,在飞行无人机玩家渐渐增多,以致于市场无法容纳之时,水下无人机已然成为了无人机制造厂商的另一个目标。
纵观当前的水下无人机产品,我们发现,大多产品都处于研发或是众筹阶段,比如即将于3月初在海外上线众筹的潜行GLADIUS无人机。从这一情况看,水下无人机产品之间的差距还仍未过于明显,一切还在起跑线,也说明了市场的尚未成熟。如果可能的话,或许我们还能看见另一个独角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