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低价才是中国智能硬件的出路吗?

简介:

小米手环全球销量第二,然而名列第一的Fitbit,最低配产品的相对售价也是略高于小米的。你想过国内智能硬件为何如此“白菜”吗?

最近,IDC公布了全球智能手环出货量,Fitbit名列第一,小米第二。两家阶段性成果的公司,分别扎根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但产品定价策略却完全不同:前者产品售价在60美元-250美元,后者却只有79元人民币。

只有低价才是智能硬件的出路吗?2

(注:IDC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手环出货量)

最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呢?如果考虑到两国人民的实际收入,Fitbit的最低配产品,相对售价也是略高于小米的。

根据最近Movehub发布的全球不同国家“个人可支配月收入”数据,中国人的个人可支配月收入是1000-1500美元,美国是3000-3500美元。这就是说中国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大概是美国的1/3左右。

Fitbit最低配的产品是59美元,小米手环的价格是13美元,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4倍多,相对价格也要高于后者。所以,单纯的说国外用户的消费能力强,其实并不客观。

所以,除了我们常说的两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成熟度不同,用户消费能力不同,我觉得两国用户尝鲜成本不同,倒是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

只有低价才是智能硬件的出路吗?3

美国用户的尝鲜成本低包括了两方面:一是宽松的退货政策,一是繁荣的二手交易市场。

一、宽松的退换货政策

美国的退换货政策有多宽松,估计要让国人大跌眼镜了。看完下面几个极端案例,估计你就懂了。

在美国,商家一般都支持“无条件退货”。除了药品这样的特殊商品,一般在一定期限内都允许退货而且不需要说明原因。数码电子产品也是如此。所以,购买这些新奇类的产品,基本可以视为0尝鲜成本。大不了,我买了,不喜欢,30天内退回去嘛,怕啥。下图是网友的亲身体验。

只有低价才是智能硬件的出路吗?4

我也找了几个在美国的创业者咨询过这个事情,有不少人表示,退货率在20%以下都是低的了。

目前,这种无条件退换货的政策还不普及,退货时商家也往往会想方设法阻挠你退货。而国内做智能硬件的初创公司,基本也不可能有资金和资源支撑这种“愉悦”的无条件退货政策。

只有低价才是智能硬件的出路吗?5

二、二手交易市场繁荣

购买30天之后不能退货了怎么办?美国交易频繁的二手数码电子产品交易市场也是一个重要支持。

美国一直以来都有二手交易的传统。随着互联网兴起,美国也兴起了一系列二手交易平台,除了eBay、Amazon这样的电商平台,也兴起了包括Cragslist、VarageSale、OfferUp这样创业公司。

我简单浏览了下,在各个网站上都能看到不少二手的智能硬件产品。eBay上是不需要缴纳各种费用的,所以eBay上这种智能硬件产品的买卖也很活跃。

只有低价才是智能硬件的出路吗?6

目前,在eBay上可以搜到的二手Fitbit大约有1200个,是全新的产品的1/10。价格方面,二手的Fitbit Charge售价大约是在80美元左右,二手的Fitbit Charge HR是在125美元左右,价格大约都是全新的一半左右。

一方面,这使得国外的用户尝鲜经济成本相对较低,人们购买相关产品的意愿会增强。比如,你知道你花250美元买一个产品,如果不喜欢,可以125美元的价格卖出去,你的尝鲜成本大约是125美元,大概是一天的工资。

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可以购买到低价的智能硬件产品。而其中,很多可能就是其他用户买回去看了两眼不喜欢退回来的商品,成色还很新,价格却便宜很多。

上面这两个原因还很难具体量化,但不可否认,这两点确实使得国外用户的尝鲜成本大幅降低。

再回到中国本土,同样是Fitbit,你需要花1500元购买,但是你如果不喜欢可能只能送人,或者以800元左右的价格花费很长时间售出,你的尝鲜成本大约也是120美元,这大约是一线城市大多数人半周的工资,甚至会是三线以下城市年轻人半个月的工资。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手环在美国是“Fitbit”,到中国就只能是“小米”。也许,对这些智能硬件公司来说,低价,就不失为一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策略。


原文发布时间: 2015-07-30 17:23
本文作者: 小丸子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镁客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镁客网。
相关文章
|
新零售 人工智能 供应链
2021年成无人配送商用元年,群雄逐鹿谁能脱颖而出?
2021年成无人配送商用元年,群雄逐鹿谁能脱颖而出?
482 0
2021年成无人配送商用元年,群雄逐鹿谁能脱颖而出?
|
新零售 监控 物联网
公司楼下的瑞幸卖疯了,物联网+新零售背后的资本狂欢却要收场了?
昨天(4月2日)下午,根据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在审计公司截止2019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期间,一些问题引发了该公司董事会的关注。公司内部调查结果发现,瑞幸去年二季度至四季度,与伪造交易相关的销售额约为22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