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eam代理解决方案,让可用性永续

简介:

Veeam凭借面向虚拟化环境的行业领先无代理备份解决方案,赢得了市场美誉。然而呼吁Veeam推出非虚拟化系统备份产品的声音不绝于耳,基于市场的反馈,Veeam 决定推出Veeam Agent for Microsoft Windows(原名为 Veeam Endpoint Backup 免费版)以刺激业务增长。Veeam Agent for Microsoft Windows包含了许多呼声极高的特性,同时由于市场对于Linux系统备份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极为迫切,为此,Veeam尝试发布了Veeam Agent for Linux 的测试版。

在云时代,无代理备份可以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更快速的数据恢复,那么,作为一家深耕无代理备份的企业,Veeam为何决定推出基于代理的产品呢?这是由于硬件依赖性、服务器重负载或其他原因,并非所有工作负载都可进行虚拟化。在公有云中,Linux机器需要代理与其进行交互。简而言之,无代理备份适用于虚拟化环境,但对于物理服务器而言,代理解决方案则是首要之选。

Veeam Agent for Linux 是一种工具,可备份公有云中的物理 Linux 系统,如工作站、服务器或机器。与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和Veeam Agent for Microsoft Windows一样,该工具可创建以 VBK 格式存储的基于映像的备份。Veeam Agent for Linux 配有自己的快照和数据块变化跟踪 (CBT) 驱动程序,支持免重新扫描创建增量备份。

Veeam Agent for Linux 提供三个版本:免费版(Free)、工作站版(Workstation)和服务器版(Server)。

免费版 Veeam Agent for Linux 可为用户提供所有基本特性,如快照和数据块变化跟踪、所有级别的备份和恢复(用户界面和命令行)以及与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的集成,是家庭使用或一些非关键系统的理想之选。

工作站版(Workstation)的关键特性是,可为用户提供24.7.365全天候企业级支持以及免费版的所有功能。

服务器版(Server)是最高级版本。它包括用于应用程序处理的预冷冻和后解冻脚本,并支持多个任务。

Veeam Agent for Linux可帮助用户保护内部的Linux系统或公有云中的系统。这款独立产品不要求使用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不过可利用它的备份存储库。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存储 云安全 安全
云端数据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其可用性?
【6月更文挑战第23天】云端数据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其可用性?
73 6
|
存储 NoSQL 算法
互联网三高如何保障业务连续性
互联网三高(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中的高可用,看完本文相信能解开你关于高可用设计的大部分困惑
83779 37
互联网三高如何保障业务连续性
|
运维 监控 中间件
《云上业务稳定性保障实践白皮书》——三.故障管理体系——3.故障管理全流程——3.3.1故障发现
《云上业务稳定性保障实践白皮书》——三.故障管理体系——3.故障管理全流程——3.3.1故障发现
210 0
|
运维 NoSQL 容器
《云上业务稳定性保障实践白皮书》——三.故障管理体系——3.故障管理全流程——3.3.3 故障快恢
《云上业务稳定性保障实践白皮书》——三.故障管理体系——3.故障管理全流程——3.3.3 故障快恢
252 0
|
SQL 缓存 Cloud Native
如何在大促中做好系统高可用
本文就围绕大促来谈谈,如何在非预期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我们的系统工作在最优解?
如何在大促中做好系统高可用
|
存储 缓存 运维
高可用互联网系统稳定性建设实践指南
自己以及带领团队曾经负责较多不同的互联网服务系统,如几十万应用数&亿级流量的云计算平台、年营收将近千亿的广告系统、亿级用户千万级日活的用户系统、亿级交易额的交易系统、算法在线离线工程系统等相关系统或子系统,整体而言无重大故障,达到定级故障数也很少,线上稳定性保障在一个不错的水位上。阶段性总结下我自己从团队技术负责人视角做好稳定性建设的实践性思考和简要思路,为感兴趣的技术同学提供一个实践指南。 我的团队稳定性建设思路包括了3大技术要素:良好的系统架构和实现、完备的团队研发运维流程机制、技术同学良好意识和能力,以及1个业务要素:良好的研发项目管理。
高可用互联网系统稳定性建设实践指南
|
存储 缓存 监控
3+1保障:高可用系统稳定性是如何炼成的?
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架构设计有哪些?一个可持续保障的研发运维流程机制是怎样的?如何培养团队技术人员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作者以团队技术负责人的视角,从三大技术要素和一个业务要素,分享在稳定性建设上的实践性思考和简要思路。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3+1保障:高可用系统稳定性是如何炼成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