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杨澜的一个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的副产品。这个纪录片访谈了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或商业组织。书中的内容推测是纪录片中的旁白与对话的记录整理,基本是科普性质的。
有点可惜杨澜浪费了不少跟大牛对话的机会,问题不够深入。就算从外行的角度也还是可以问许多更好的问题。对商业机构的访谈内容基本是这些机构的对外宣传稿,商业机构在市场中的实际战况基本不提。
书中有几幅杨澜的照片跟上下文无关应该去掉。
书中杨澜把自己在大学读艺术史的儿子的话跟专家们的话放在同一个高度了,不太合适。
总体评价3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少书中的许多大牛的照片还是同类书中很少见到的第一手资料。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图灵应该是有些洁癖吧,就找了根很粗的铁链子,把自己的搪瓷缸拴在了暖气片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的! P30
2:不管怎样,有了炸弹解密机,盟军时不时破译的密文,不是一两条,而是成千上万条。P33
3:这是一个有趣的发现,李飞飞说:“你如果让一个男孩学人工智能,你只要跟他说这个事儿很酷就可以了;但是你要让一个女孩来的话,你就要告诉她,人工智能能够让你的祖父母生活得更有尊严。” P67
4:2012年,邓力公开发表了一篇名字很长的论文……,这篇论文成了第一篇正式把深度学习应用到语音识别上的研究论文。有了深度学习这个工具,语音识别终于实现了突破,到了2016年,各大公司纷纷宣布一一机器在语音识别上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人类的平均水平。P82
5:李开复联系上黑白棋世界冠军布莱恩·罗斯(Brian Rose),问对方有没有兴趣跟机器下棋,没想到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一对弈的结果是第一盘,冠军以56:8输了,第二盘他就决定放弃了。P83
6:我问他这个设计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萨瓦雷斯说,最困难的部分是机器人需要了解这里是一个人,还是一棵树,或者要能了解那里是人行道还是马路。P114
7:说着,沃里克摇晃了下他的左手,"上一个实验,让我差点失去手的功能,这个实验涉及大脑,会严重得多,但是——这就是我的下一步!" P155
8:牛津大学计算机视觉教授菲利普·托尔(Philip Torr)和他的伙伴们研制出一款电子视觉辅助设备——仿生盲人眼镜Smart Specs,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能够彻底为盲人解决行动独立性甚至阅读的技术,引起业界轰动。P159
本文转自左其盛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zuoqs/p/7877632.html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