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主办的2017第20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以下简称“学术月”)在北京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采用主论坛+分论坛(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环境修复学术论坛、人工智能与创新应用发展论坛、2017京津冀智能产业高峰论坛,以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停车规划技术研讨)的模式,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上午9点,在市科协领导热情昂意地致辞声中学术月拉开序幕。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薛其坤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姚建铨院士等专家在现场同来自各学会、区科协、企业科协等基层单位人员千余人进行学术交流。
当天下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指导,北京电子学会主办,北京电子学会计算机委员会、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承办,以“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为主题的人工智能与创新应用发展论坛圆满召开,为科技交流学术月活动增添了魅力色彩。
大会现场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名誉理事长陈正清先生、北京电子学会秘书长孟康生先生,以及北京电子学会计算机委员会秘书长、《UPS应用》&机房360网总编何春华女士等领导亲临会场并致辞。这场盛会共吸引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媒体近200人,围绕人工智能的焦点话题、核心技术以及未来的趋势,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变革。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名誉理事长陈正清先生致辞
北京电子学会秘书长孟康生先生致辞
北京电子学会计算机委员会秘书长、《UPS应用》杂志社&机房360网总编何春华女士致辞
人工智能与创新应用发展论坛作为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主题大会的中一个分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北京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营造学术创新氛围,更好地引导与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创新和应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有助于行业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服务的变革和发展。
主攻遥控遥测、特种机器人和物联网领域的,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杨晖先生带来《IDC运维机器人》的主题报告,认为IDC机房的基础运维工作可以由IDC机器人替代,因其永不疲倦的连续作业性能,可以极大节省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消除运维失误,基于人工智能还可以进行定期巡检,IDC机器人的时代已来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杨晖先生
对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颇具建树的,来自科大国盾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秘书长钟军先生带来题为《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及其在中国发展历程》的报告,对国内外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做了分享,并针对典型项目及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
科大国盾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秘书长钟军先生
长期从事能源体系(其中包括当前碳基能源体系、清洁能源转化材料体系及替代能源体系)基础研究工作的,来自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温晓东先生(助理研究员任鹏举先生代),作了题为《机器智能助力下的能源催化材料及过程研究》的报告,通过开发机器智能平台,实现了对铁基催化材料的形貌结构的预测,以及催化过程的深入认识。结合该课题组的相关实验验证,进而指导和完善了实验研究,同时也提高了理论工具的预测效率及准确性。此外还针对下一代工业铁基催化材料的开发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鹏举先生
拥有多年机器翻译应用探索经验的,来自小牛翻译北京分公司CEO宁义明先生带来题为《机器翻译应用中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简述了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能让机器从错误中进行反馈学习,接入已有应用等的相关模糊翻译技术,同时还与嘉宾们分享了小牛翻译团队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并针对实际应用中的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小牛翻译北京分公司CEO宁义明先生
在系统与控制、导航与制导方面针对无人车、机器人及无人机有深入研究的,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马宏宾先生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奇点还是支点?》的报告,他认为智能一切,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技术伴随着长期的幻想、思辩、曙光、争议、沉淀,又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将有可能深刻改造每一个行业,创造巨大的时代机会与产业机会。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马宏宾先生
在这场“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的学术盛会里,专家学者报告的精彩演绎博得了与会嘉宾们的赞誉。在这场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变革的对话中,传承和弘扬了人工智能科技的科学精神,激发行业精英的创新与创造热情,共同实现造福人类的远大抱负。
技术改变世界,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梦想之一,将是未来三十年对人类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技术革命,也将是对人类现有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的彻底颠覆。此次圆满落幕的人工智能与创新应用发展论坛,既是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盛会,也是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盛会。借助这个平台,为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为各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