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赢思软件创始人袁辉
CNET 科技资讯网6月12日报道(文/王丹)喜欢用MSN或其他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的用户都知道网络机器人,那个每天忠实等候在你聊天联系人名单上,专心致志回答你提问、但往往又不能给出准确答案、总是绕着弯子和你耍贫嘴、让你又爱又很的小家伙,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机器人。而袁辉的小i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袁辉和同伴们2001年便创立了赢思软件公司,不过,那个时候的想法并不是做机器人软件,而是追逐掌上电脑的“黄金潮”。创业头两年,仅有几个员工的赢思软件靠为联想和惠普掌上电脑开发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而生存了下来。那两年,业内人士都知道,掌上电脑基本上成了一个过渡产品,并且的确很快就过渡到了智能手机,而中国的3G上马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不上3G,数据业务无法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应用,于是一些植根智能手机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商被迫提前离开。
赢思软件恰好又是其中之一,转而开发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软件,“不过一开始只是为了做着好玩”。
但这位曾经供职于用友、微软,然后又从微软离开的年轻人注定了要与微软较劲。2004年1月,赢思软件在MSN Messenger上推出小i机器人;2004年4月,赢思软件成为 “腾讯QQ”互动空间的第一个合作伙伴以及平台的参与建设者,小i机器人开始与腾讯QQ的互动空间捆绑;2006年12月,嬴思软件成为雅虎中国战略合作伙伴,Yahoo Messenger内置小I机器人。
解开IM 情结
回顾小i发展历程,很多个里程碑式的迈步,都是在即时通讯这个狭窄、但是亲和力极高的领域里走出的,所以今天,无论赢思软件首席执行官袁辉如何去解释和纠正,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这个可爱的小小机器人,就是他们MSN、QQ或者Yahoo上面熟悉的一位联系人。
但事实上,赢思软件已经发展为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络机器人平台,小i机器人不仅可以运行在即时通讯,还可以运行在WEB以及移动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信息、服务、娱乐、电子商务等。同时,赢思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以及政府提供客服机器人平台。2006年5月,小i机器人为微软机器人大赛提供开发平台;2006年11月,嬴思软件成功举办了中国Windows Live Messenger 机器人大赛。
到2007年4月,小i机器人用户量已突破2000万。
可是,2000万用户还没有给赢思带来实质性的收入。2004年6月,IDG注资赢思;2007年1月,五家投资机构再次注资。风险投资支撑着小i在互联网上走向家喻户晓,但摆在袁辉面前的任务永远是一个:盈利。
袁辉说:“我们当然希望能够上市。但目前要做的,还是做好技术,打好基础”。那么,这个“基础”指的是什么呢?
淡出应用
4月,在接受CNET采访时,袁辉重新解释了赢思机器人的生存之道,他说:“从中国互联网规模来看,一亿多网民我们2000万太少,我们才刚刚上路。领先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决定怎么走,但缺点是没有竞争。赢思的定位并非应用集成商,而是机器人平台提供商。因为走在最前面,我们也不知道机器人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所以,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提供给大家更多的价值,包括内容提供商,应用提供商,股票信息提供商等等。”
“国内很多机器人,后台都用的小i,我们希望逐步淡出在应用市场上的位置,更多地提供强大的机器人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面可以不断产生出商业模式。我们不希望只有赢思一家,希望在智能机器人行业有巨大潜力的情况下,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壮大。”
而袁辉承认,除了网络游戏和SP电信增值服务以外,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收钱很难”。所以,赢思开始了海外合作的尝试。
国际化?
袁辉说:“国外有很多机器人的行业应用案例,比如传统的客户服务,80%是简单重复的常规为题,就可以让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回答。”而“当我们进入海外市场,商业模型定位就非常重要,在国外我们会采用合作模式,跟很多不同领域的公司,如人工智能、语音转文本、内容等,都有合作机会,我们可以采用灵活的合作机制,来保证获得机会。”
微软中国在线服务集团产品经理冯华则对CNET说:“当时我们在筛选国内的平台供应商的时候,是否可以做国际化的平台也是衡量标准之一。”
不过,CNET News.com资深记者Michael Kanellos认为,赢思软件的模式是好的,可是智能机器人在美国已经不是一项门槛高深的技术,赢思一旦进入国外市场,首当其冲就必须面对众多智能机器人技术提供商的竞争。这是袁辉开辟海外市场必须跨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