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作百人抢
当“洋教书匠”也不易
我申请第一份教书工作时,正值美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较高的时期(作者注:1992年)。 许多老美都不容易找到工作,更何况我们这些刚毕业的老外留学生呢。记得开始找工作时,只要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聘用计算机学科教师的广告,无论工作是长期还 是临时,不管学校是大是小,有名无名,也不管是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更顾不得工资待遇如何,统统申请,生怕漏掉一个可能就业的机会。
在美国,申请资料寄出后,如果收到的是回信,那就算吹了,表示用人单位已有其他合适人选,给你回信表示礼貌性的惋言谢绝。如果接到电话,那就有戏。说明聘请 单位对你感兴趣,在电话中通常会商定下一步面谈等事宜。记得在找工作的四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有申请信需要处理,申请表格需要填写。几乎天天都守着电话,时 时盼着电话铃响。开始聘请单位来电话时心里紧张的都不敢接,生怕说错了话,或没有听懂对方的话就所答非所问而造成坏影响。可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甚至连同 学、朋友打来电话时,都听出我的声音不对劲儿,以为出了什么事呢。“吃一堑,长一智”,后来干脆假装家里无人,启动留言机,把对方的话录下来再说。记得有 一次录下了从德州某个大学人事部门打来的电话。我和妻子把这段录音反反复复不知放了多少遍,还请来留学生中公认英语出类拔萃的同学来听,愣是听不大懂对方 有浓厚南立口音的英语,最后只好请来班上一位从南部来的黑人同学,才破译了这段留言。
听懂了对方的意图,在回电话之前,把怎么说都写下来,反复朗诵,并背给妻子听,直到滚瓜滥熟,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为止。有时来电话的不是人事部门,而是系里 的负责人,回电话时必须格外小心。尤其是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更要注意,千万不能出错。因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申请教学工作,用人单位担心的不是业务水平和专 业知识,而是英语听说能力,开始找工作时没有经验,有一天早晨还睡得稀里糊涂,被电话铃吵醒。以为是朋友打来的,一接电话才知道是东部某大学计算机系主任 打来的电话。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与他交谈了十几分钟。从为什么申请他们学校到对计算机学科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想法和打算,他把我问了个底掉儿。最后对方 也意识到此时是中部时间凌晨6点 多时,才说了句道歉的话,说是以后再找我谈。结果后来便杳无音讯了。有了这次经教训后,我们坚决实行录音政策,即使半夜来电话,也由妻子先接,以防万一。 积累经验后,我把电话面谈中可能问及的二十多个问题,列了一个清单,输入电脑,并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也打入电脑,还请系里的教授过目修改。整天手执一份打印 稿,一有空就温习,对各别的词还注上发音。试图把它们都背下来,以便回电时流利作答。(待续)
本文转自高永强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yqgao/169938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