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到人称“北京硅谷”的望京,都会被迅速迁移过来的互联网logo惊讶到,而已经立在这里十年的LKK设计大厦,反倒像个中年大叔,沉稳中带点故事。走进大门,右侧一整面墙上挂满千奇百怪的奖杯奖牌——“红点奖”、“iF设计大奖”、“红星”等等,每一个都是设计师们的奢侈梦,但在这里,它们被挤挤挨挨、漫不经心地摆在一起。
见到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北京)贾伟设计顾问总经理孟宪志的时候,他刚刚结束洛可可设计学院的晨课,坐在我面前,鸭舌帽以及同色系的围巾,从着装上就容易分辨出他的职业。
工业设计绝不仅是“美容师”
“洛可可一直被误读为纯技术性公司,但其实它提供的是整体线服务”孟宪志说。
一只最著名的杯子——55度杯子就是洛可可的杰作。但人们只看到其外观设计的精巧,却忽略了冰山下的运作。从品牌预设,到产品设计,再到实现生产,最终互联网营销,洛可可提供了一条龙式的设计服务。明星产品就这样被“包装”出来了。
因此,通常的说法,认为工业设计是外观造型美化师——“这是错的,起码是不全面的”,孟宪志认为。
按洛可可公司的规范流程,从前端的使用体验到后端的产品实现,再到后面市场上销售,都要负责。设计公司给企业的价值不单单是外观上的改变,而是整个产品概念上的改变,最终让产品在市场上赢得更大价值。
唯创新不败
这个世界上做杯子的有千万个企业,为什么偏偏某一个会成为爆款?
“关键在于创新”,孟宪志说,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一个系列工程。技术上是否独一无二?外形上是否推陈出新?一切的成功都源于设计者的内心。
孟宪志进一步解释道,创新之所以是中国工业的弱项,根源在于整体思维习惯。不是设计师不愿意创新,而是甲方太“现实”。设计师想把产品设计得尽善尽美,但大多数的甲方客户仅仅受现实利益驱动,要快,要省钱……按这个思路下去,中国人会一直使用低配、简陋的低价产品,却把高利润让位给懂设计、包装和营销的西方产品。这或许是中国设计的产品缺乏“工匠精神”的内因之一。
设计师面临的终极问题
在孟宪志眼里,一个设计师面临的终极问题,是商业、设计和审美的三者关系。
设计,针对的是使用功能。设计师要做出市面上强烈需要的产品,要能大卖,满足“众乐乐”的概念。要理解与设计相对的一个词,叫艺术,这叫“独乐乐”。
而商业,正是市场对产品设计的反馈。这个设计是否成功,都得拿市场来衡量下,能不能卖,最终是消费者用钱包来回答。
审美,简单讲就是就是大众爱不爱,有多少人爱。比如说苹果手机漂亮,小白领喜欢,中年人也喜欢,说明这种审美有共性,超越年龄和阶层。
“审美和商业、设计三者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 孟宪志总结,设计师自己觉得很得意的作品,也许卖不好,因为没有从市场角度去考虑,这就不叫好的设计作品。而好的产品必须满足两个特性:
一个是体验性。产品是因为解决人的某种需求而生,必须给人很好的体验。而当今世纪,正是一个体验的时代。
第二个是专有属性。你有一个产品很好用,但满世界都有,你这个就不稀罕,价值就不存在。所以一个好产品,必须有“自己的语言”。
孟宪志说,让好产品改变生活质量,是洛可可的第一诉求,也是他们作为设计师的第一诉求。但洛可可公司的优越之处,在于不满足功能优势,而把人类的情感,和最佳的体验融入其中。
“这是我和其他设计师的梦想,汇合起来,就是洛可可的梦想”,孟宪志说。